第66章 苻北荣

  这个天下,不是你足够强大打下别国来,就是别国特别强大打下你来。魏国现在势力薄弱,自顾不暇。

  但是慕容逸却不是,慕容逸扫平燕国一切内部力量一举称帝的时候,拓跋楚燃就知道他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慕容逸,和慕容逸的关系就是看谁能灭了谁?

  慕容逸绝不会和他共存的。而后的多年里,代国和燕国不知道打了多少场仗?

  慕容逸先是派将军,后来派了儿子,可惜的是当年金刀计,王丞相害死了慕容泽,那个燕国最杰出的年轻将领,军功卓著、在军中声望极高。

  而后来慕容逸的儿子、下属里也再没有出现这般优秀的将才,足智多谋、机敏善断、横扫万军。楚燃想到这里,真是要给王丞相上柱香了,给自己帮了这么大的一个忙,那么早之前就帮自己扫平了对手。

  没有合适的将才,只能自己上战场,但此时的慕容逸早就不是当年的慕容逸了,这些年过去,垂垂老矣,“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现白头”。

  将军拼杀战场,怎么可以垂垂老矣?拓跋楚燃知道是慕容逸亲自前督战,准备安排退兵返程。慕容逸是玉珩父亲那一代人中的翘楚,盛名一时,军事才能非一般人可比。

  当年若不是玉珩父亲以仁政治天下,哪有他的活路?如今称王称帝。

  反而是他的玉珩,英年早逝还那般年轻,黑发垂落于自己胸前,这么多年过去,他都能记得挨着玉珩的脸,冰冷的尸身寒透人心。

  也是在抱着玉珩尸身的那一天一夜里,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他所有的恨意、决绝、野心、残忍,都是在那个夜里翻涌而起。

  那是在玉珩拜为镇国大将军领军攻打燕国之前,玉珩说“我不能造这样一个大大的盛世,但是我父皇可以,我自当尽己所能辅助我父皇,让这世间得一个太平,便是粉身碎骨也是不惜的。”

  玉珩,如果那是你的心愿,那这也是我对这世间的雄心,粉身碎骨自是不惜的。

  如果此时王丞相还活着,应该也能一眼看出拓跋楚燃身上的王皇之相,此次的拓跋楚燃已经不是王皇之相、紫气缠身了,是天子气萦绕全身、上天庇佑。

  慕容逸年老带病出征想的是一决胜负、以绝后患,但是尚未走到战场,经过安城的土地,他想起自己的儿子,就是死在这片土地上的。

  他那个善于决断、果敢睿智、俊朗不凡的儿子,死时才28岁大好年华。听人说那孩子死时,身重多刀,痛苦而亡,血染红了好大一片土地,后来问了燕国的俘虏,知道是重了王丞相的金刀计,但那时王丞相是丞相,位高权重,他只能隐忍的活着。

  所以回到燕国称帝后,他马上追封了慕容泽为太子,献贤太子,可惜的是这位当世枭雄、王皇之相的豪杰,还没有到战场便病逝了,死在出征的半路上,“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听到慕容逸的死讯,拓跋楚燃是喜悦的,发自内心的喜悦,这说明燕已经没有强敌了。又是多年战火,而后是强攻,燕灭。

  这个地方这么多年终是归了代国,学玉珩的父亲得天下,定不能学玉珩的父亲失天下,前车之鉴。此次灭燕,皇宫中无论远近、不分亲疏、不讲年龄,只要抓住尽数屠灭,死灰绝对不能复燃。

  --------------------

  三年后,兵马南下直到代军打到魏国荆州,此地的领兵是荆州刺史苻北荣,因为此次已经开始南下,往魏国的皇都长安打。

  拓跋楚燃自然是要亲自督战,他不是武将不能如玉珩一般上阵拼杀,但如此大事他要亲临战场。他当然知道此地带兵出战的是苻北荣,拓跋楚燃的命是苻北荣救的,救了多少次,楚燃记不清了实在太多。

  大战还未开始,苻北荣送来战书和一个木质长盒,战书里没有一句侮辱。

  “拓跋楚燃,我真没想到,送我上路的人会是你!也好,终是万里江山,得见故人。”

  ……

  “我自知此次必然无法胜过你,你带兵15万压境,打我荆州2万人马,朝堂上一片纷乱,我不会有援军。”

  ……

  “当年是玉珩将军给我说,让我一定要护好你,那时你还小,我就这样接下这个军令。当时哪能想到今天?那时玉珩将军亦是少年英姿,如今却青山埋忠骨,世事怎么这般难料……”

  ……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还是将军教出来的,将军教扶你长大,心心念念望你平安,如今你来攻魏,你有没有想过,他会怎么想?”

  ……

  “这个世上不是什么事情,你知道不会赢、你知道一定不行,就可以不去做的。譬如保家卫国,大丈夫应以国家为先。”

  “长安城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玉珩将军出生的地方,你竟然去攻长安,你没有在那生活过吗?那里没有属于你的美好回忆吗?曾经的所有你都忘记了吗?”

  “这个世上有些事情,能让你不畏生死,好男儿赤胆忠心,何惜性命!”

  “锦盒里的东西,是这许多年里,玉珩将军寄给我的信,我一直妥善保存是对将军的悼念,这些东西现在交给你也是对的,城破以后,战火纷飞。我怕这些东西无人在意,现在交由你保管。”

  楚燃打开是很多的书信,一封封是每一个时期,玉珩对苻北荣的交待。

  “北荣亲启,楚燃我已保下再无性命之忧。不日,将有一队人马押解楚燃回京,随信送达的还有部分金银,你记得好好款待押解人员,切实做好打点,他现在身份完全不同以往,形同俘虏,切勿令楚燃在回城途中受到欺辱,到达长安后一切有我。”

  “北荣亲启,楚燃即将归代州,此事与他也是一件益事,我已为他求了官职任太守,如此他便是你的属下,你定是会照顾他的,他有了官职便有了俸禄也可生活无忧,方便他孝敬母亲。你要顾他安好。”

  “北荣亲启,得知代州今年是个极冷的寒冬,因代国国破,我屠戮了他一族,他就一直糟践自己,身体没有大好,冬日易受寒,万一他受寒,你去探望,就当是代我探望,勿提我,他会不喜。”

  ……

  “北荣亲启,当今陛下、我的哥哥对我甚是忌惮,苻玉珩现已不是将军,自保尚且无力,你虽已不在代州,但还是望你能对拓跋楚燃给予照拂,使他不至于难以自处。”

  苻北荣,拓跋楚然是肯定要保下的,这个人于他有大恩。捉住苻北荣,让他做俘虏,让他投降,让他不死保他一命,像当年玉珩救自己一样。

  但是他也知道这是痴人说梦,苻北荣铁铮铮的一条汉子,就是你拿刀砍了他的腿脚,都不会叫出声的人,他怎么会投降?他会战死但是一定不会降。

  这才是玉珩会把他安排给自己的原因,因为这个人的心里没有盘衡、没有算计,满腔是对玉珩、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一腔热血。

  方会全心全意护住楚燃,一次次拿自己的命保护了拓跋楚然。拓跋楚燃终是明白,有些事情你必须要去做。

  攻城开始,床弩、云梯车、井阑、攻城车,自汉、三国、晋起所有的攻城武器,都用在这片荆州城下,没有其他必须破城。有战士摔下城池又有战士攻上去,苻北荣站在城墙之上,看着潮水一般的人涌上城楼,源源不断。

  有代军冲上了城楼,有人不断的来到苻北荣面前,不知拼杀了多久,苻北荣摔下城墙,跌进这城墙下的死尸堆里,继而又被别的死尸覆盖……

  翻找到苻北荣尸体的时候,有人通报了拓跋楚然,他们二人已是多年未见,复见只能是跪地,轻轻合上苻北荣未闭的双眼。

  苻北荣死亡已久一腔热血都流尽了,唯一颗赤胆忠心留在这具躯体里。这样的人只有血流尽了,才会停了为国尽忠的心,不好男儿为家国,不惜命。

  仁德明君死了、治世贤臣去了、善战的将军埋于黄土。他、他们都随着王朝的崛起而崛起,随着王朝的覆没而覆灭,一场繁华、碎落一地。

  “厚葬于他,善待他的家人”,唯此,只能唯此……

  姚复安得了长安城的财富,长安城的财富是从各个地方带回来的战利品,可谓是夺天下之财了。

  而后招兵买马、兵强马壮,魏军数次攻打都没有打下来,一个是魏军军事力量弱,分崩离析,一个是当时的朝中大臣、当朝的小皇帝心思都不在报仇上,打了数次都打不下来也只能放弃了,后来姚复安称了王。

  不曾想这个姚复安却是好命,好的不得了的命,你说说人生多可笑,玉珩的父亲一代明君山河破败病逝了;玉珩的哥哥是姚复安命令兵士缢死的,毛皇后也是姚复安杀的,两个孩子一同惨死。

  慕容泽绝世之才早早死在烂泥里;苻北荣一腔赤胆忠心,死在城楼之下;玉珩少年将军、天潢贵胄,死的那般寥落,因为魏国内乱也没人在意玉珩的死,这样一位陛下嫡子竟没有赐予任何谥号、追封。

  于当时的整个魏国而言,玉珩死的悄无声息,就像没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一般。

  玉珩的死,可以说就是姚复安导致的,如果没有这个人重伤玉珩,玉珩根本不会伤、更不会死。

  但是这个姚复安背主、叛国、弑君、夺城、烧杀劫掠,他却过的非常之好,特别之好,要多好有多好。与燕国战事多年,拖了拓跋楚燃的时间,在楚燃打过来的那些年里姚复安就先死了,死的何其及时?

  而且他死的非常好,姚复安的晚年甚好,称王富庶之地,坐享荣华富贵、娇妻美妾竟得善终。

  睡着睡着就突然离世了、寿终正寝、风光大葬,虽然当世实行薄葬,主张厚养薄葬,就是生的时候让他过好,死后不太在乎厚葬,不需要陪葬大量金银。

  但是他烧杀了整个长安城,抢未央宫中无尽财宝,夺天下之富,风光大葬,陪葬品无数,陪着他到另一个世界享福去了。真心是好好笑,太可笑,笑的人眼泪都夺眶而出了,怎么这么好笑呢?

  天下怎么有这么好笑的事情,忘恩负义、弑主求荣的人,居然是善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天下?道义在哪呢?

  背主、叛国、弑君的人,他善终了,而豪杰都英年早逝,或死于忧国忧民、或死于深深懊悔,或死于刀剑之下,死的都悲惨寂寥,但是姚复安背主、叛国、弑君、夺城、烧杀劫掠却寿终正寝了。

  实在是太好笑了,真的太好笑了,怎么就这么好笑呢?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王顽皮,姚复安肯定不会给他一品大员的位置,因为这个人品质太差又能力不足,最后两人有了矛盾,王顽皮想逃回魏国去,被姚复安命追兵擒获,当场斩杀也算是报了毛皇后和两个孩子的仇了。

  至此玉珩父亲那一辈的人,或病逝、或战死、或善终全部死绝了。这个天下是拓跋楚然、苻玉珩、慕容泽……这一辈人的,只是他们中太多人英年早逝、忠骨埋他乡。

  江山代有人才出,也要活下来才能争江山。

  五年后,未央宫,前殿之上

  长江以北虽未尽得却也是囊中之物,拓跋楚燃在长安城未央宫中称帝,坐在这个龙椅上,这把龙椅,魏昏帝曾坐在上面把玩他舅舅的头盖骨,玉珩的父亲曾坐在这指点江山。

  现在是他,那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定不能学玉珩的父亲以仁政治天下,前车之鉴。

  玉珩还活着的时候,楚燃问过他,为什么苻玉凡会如此恨他,玉珩对苻玉凡伤他之事一个字未提,只说了是父皇生了易换太子的想法,楚燃便知道了李公公的存在。

  这许多年过去李公公已经告老还乡,幸而未死,拓跋楚燃命人将李公公在家乡杖刑了,没有数量,杖刑至死,打的李公公碎成烂肉一块,此事报给拓跋楚然时,他正在宣室殿里。

  苻氏一族,全部发配西北苦寒之地,终生不得离开圈禁之地。已是拓跋楚然在这些年的征讨中,最优待的一族了,终是留了活路。

  李庆兹他还和之前一样善于筹谋,知道来的是拓跋楚然,就觉得自己曾经救过他,一心认为自己能在代国谋得高官,但拓跋楚然是拓跋楚然,不是仁厚的宣昭皇帝。

  这样的乱世里仁义是杀死自己的利剑,李庆兹这个人心机太深、心地太恶,根本留不得。

  不过念他确实救过玉珩,其数子一同发配,终身不得复返长安城,却放过了他的其他亲眷。如果当初他没有救拓跋楚然,他现在有没有可能依旧锦衣玉食的活着?

  如果不救苻玉珩和拓跋楚燃,就让他们死在霍烨匈奴,他和玉珩是不是就不会受这许多的折磨?这世间没有如果,已经发生的事情,就不要猜测如果。

  “飞鸟尽、良弓藏、矫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看着玉珩的父亲起大楼、宴宾客、大楼塌。天下已得,那很多人就必然会和慕容逸、姚复安一般。至此开始不断剪除朝中武将力量,几年间多家将军府被血洗。

  无故牵连人数之多,人数之众、人人自危,下狱、斩首、柴市口如当年王丞相治理长安城法纪时一般,接连有人死去。负责用尘土、灰烬覆盖血渍的小史,提了多少桶灰烬都盖不尽这斑斑驳驳的血迹。

  未央宫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长安城的人杀了一茬又一茬,没有了齐兹柳的夫人,还有别人的夫人,没有了齐兹柳的孩子,还有别人的孩子。

  只有未央宫巍峨耸立,阙楼直插云霄,见证这皇权更替,见证这长安城,几百来的悲苦;见证长安城无数百姓,他们流不尽的眼泪。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以身为饵]冥王深陷反派温柔乡【完结】
  2. [古代言情] 蒙尘珠【完结】
  3. [古代言情] 诡异融合【完结番外】
  4. [古代言情] 只想做普通人【完结】
  5. [古代言情] 荆棘玫瑰【完结】
  6. [古代言情] 战神跌落神坛后被标记了[ABO]【完结】
  7. [古代言情] 找错反派哥哥后【完结】
  8. [古代言情] 我直播算命爆火【完结番外】
  9. [古代言情] 一生一世一浮屠【完结】
  10. [古代言情] 竹马小夫郎【完结】
  11. [古代言情] 重生成帝王的掌心宠【完结番外】
  12. [古代言情] 情杀仇【完结番外】
  13. [古代言情] 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完结】
  14. [古代言情] [星际]上将的崽崽竟是人外触手系【完结】
  15. [古代言情] [穿书]帝师为后【完结】
  16. [古代言情] [穿书] 撩了疯批反派后我跑路了【完结】
  17. [古代言情] [穿书] 师尊,您徒弟还没开窍呢【完结】
  18. [古代言情]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完结】
  19. [古代言情] 雌君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大师兄选择去修无情道【完结番外】
  21. [古代言情] 小夫郎是赚钱能手【完结番外】
  22. [古代言情] 星际大佬氪金养我【完结番外】
  23. [古代言情]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
  24. [古代言情] 一只狐狸【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