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叛逃

  陛下看着此人,如此处境下还能不磕头求饶,不痛哭流涕,所有表现也确实是当世枭雄所有,他在燕国没活路,方才投奔于我,如此人才只因为孩子叛逃、只因为莫须有的王皇之相,就一定要置他于死地?确实也不是仁君所为,得天下者应有容人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度,投奔自己的名将、良才无错杀死,终非有道明君所为,终非儒家大道传承。

  父皇帝王威仪,“你子叛逃,而你现在才得到消息,此时逃出京城,时间上可见,你并不知情。你是你,你子为你子,一代武将、叱咤风云,不该因你子叛逃而连累你殒命,在大魏好好待着,忠于大魏,我不为难于你,回去吧!”

  此话一出连慕容逸自己都觉得是刀下留人了,一身冷汗打湿衣襟,生死一念间,此时他也承认为什么燕国毁灭,主昏君奸,如何能不灭国,而魏国短短时间迅速崛起,君主承袭汉家法制治天下、丞相文武全才、文能安邦、武能治国,苻鸿义却从不怀疑丞相,在外带领大军作战,毫不担心功高镇主,这对君臣,一个英明神武、一个鞠躬尽瘁,燕国亡的不冤枉。

  邸城燕国皇都,城池下慕容泽回来,因是夜里城中宵禁、城门封闭,只能等到第二天解禁城门大开,负责城门守卫的将领是认识慕容泽的人,只是这个俊逸的武将,一直是高高再上,往日侧马去京郊大营,但是今天,他不是叛逃了吗?怎么会回来?立马摁住,捆绑、下狱,几时慕容泽也知道,自己必是被人陷害了。

  燕国皇室认为慕容泽叛逃燕国已为大罪,但念其后悔返回,又是慕容皇室成员(非皇帝三族),便也没有安排处死于柴市,只是发配流放苦寒之地掌恒山,永世不得召回。

  但是慕容泽知道如果自己不回魏国,不为父亲证清白,就这样在燕国待下去,他的父亲、他的家人后果难知,每每想到父亲、夫人,想到他们会因自己而死就心焦如焚,京师、晋阳、邸城路隔千米,战火纷飞根本不可能通到信,谁会给他传递消息?这就是为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天天打战,只要分开就很难知道对方的消息,知道了也可能是对方活着时传过来的,你收到信那人已死去多时。

  一定要回去,这就是慕容泽的想法,一定不能让父亲因自己连累而死,押解过程中慕容泽发现一个机会,想趁着士兵松懈逃掉,但是现在的他没有长枪在手、没有一身银甲、没有高头大马,没有了一切,皇室成员、贵族身份、将军职位、戎马一生不过28岁,他比玉珩大一些,但是玉珩,但是他……

  他已被羁押多日,体力自也是下降了。兵士又多,一边逃一边打终是被士兵斩于乱刀之下,鲜血从胸前汩汩流出,染到他倾世独绝的脸上,打湿他的黑发,如此一个人才智、品德、胸襟……这般悄无声息的寂静死去,一片落叶飘下,径直落在他的身畔,阳光大好、晴空万里。

  慕容泽的消息,日久天长先传回的是战场,日久天长慕容安还在等着,等着魏军粮草不足自己退兵。

  听到慕容泽的消息,玉珩是黯然的,英雄惜英雄的悲伤,如此一个人几辈人中才出一个的优秀将领,一个面若冠玉、容貌当世无双的贵族,一个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威风凛凛的将军,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死于乱刀之下,没有战死沙场、没有马革裹尸、没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他才28岁,时光大好、惊才绝艳的一个人就这般的死了,玉珩扪心自问,如果提前知道,他会怎么做?会不会拦住慕容泽的去路,也许会吧?也许不会?慕容泽才华横溢,日久天长,确实不知他会如何,他又有那样一个父亲。

  此时已是入夜,望向圆月时,盼望人归来,突然就很想楚燃,楚燃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无论他的父亲是谁?无论他将来如何?都是自己会不惜性命也要保住的人,我出来这么久,带过去的信楚燃有看见吗?他会怎么想……相思入骨岂不知。

  世事如棋局局新,他们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前路漫漫,命运如何,无人知晓?

  慕容安还是抱着他的战略就是等着,等着是不行的,他们燕国确实等的起,但是魏国等不起,这要等多久、半年、一年这样等下去,确实是粮草吃完了就得回家了,这不是王丞相和玉珩所为。

  白日,军帐中玉珩和王丞相在讨论战略。“这个位置是燕国的粮草存放点,为今之计,只能派千余骑兵死士,火烧粮草了,不然对方一直不出战……”

  见玉珩没有说话,似是愣住了,玉珩想起慕容泽也说过,燕国屯粮一定是这个位置,又想起那个芝兰玉树的年轻才俊,也是在这地图上,说过自己的打法,但是这么年轻就死了,真心惋惜这样一个人才的死亡,真的识英雄、重英雄的怜悯。又想王丞相绝对不是一个心机深沉、歹毒如斯的人,他大刀阔斧的治理长安城、整个魏国的风气,连皇家子弟都敢陈尸闹事是何其的勇猛,为魏国广纳贤才也从无嫉贤妒能之事,怎么会?想的出如此毒计。

  和太聪明人的在一起,就是有这样的悲哀,一点点情绪流露出来,对方就能猜测出你的想法,“那慕容逸,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我不说王皇之相,他现在是落难,迫于无奈委身与我魏国,他雄心壮志,这样的人焉会屈居人下?”此时陛下没有因叛逃罪诛杀慕容逸一门,王丞相和玉珩已经知道了。

  “当今陛下,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海纳百川、汇天下人才,这没有错但慕容逸却绝对不可留下,他只是一时攀附,不过是蛰伏等待时机,你父皇太过仁义留着他们终将养虎为患。”

  停了一下又说“对威胁魏国的人、对威胁陛下的人、对威胁皇权的人,就是他们伪装的再好、隐藏的再深,只要我能找到机会,这样的计谋我还会再用,我耐的下心,除掉他们,还有羌族终也是大患。”不是慕容泽不优秀、不是王丞相太残忍,不过是各为其位、各尽其忠。

  魏军安排一队骑兵死士偷袭了燕国的粮草囤积处,火光冲天,火势之大连皇宫中都可以看到。粮草被烧,燕国皇帝慕容淮,就觉得慕容安不会打仗,是,慕容安不会打,你就会打了?要求当时就出兵,粮草都烧了现在出兵?燕国的军事操作真是“神助攻”,怎么说呢?到底是来打仗的,还是来帮魏国的?如果慕容泽带兵,怎么会不重兵把守看好粮仓,如果慕容泽打这场仗,魏国都已经败北而返了,也许王丞相都生擒,玉珩都战死了呢!如果,没有如果,慕容泽死了,那样优秀的人确确实实死在最好的年华里,死在烂泥之上,不可能不惋惜。

  燕军所列阵势为10人一列,洋洋洒洒铺开十几里,15万人可以列出多少个方阵?魏国重铁骑、轻骑,玉珩、姚复安、……苻氏多个将领,新投奔而来的武将,冲撞阵列、斩杀无数,马匹、战士、长戟、盾牌、拼杀、鲜血、头颅……最终化成几十万的尸体躺在这大平原之外,一具一具都是尸体,负责清理战场的士兵都没有下脚的空地,只能站在尸体上一具具的往旁边挖好的万人坑里扔,这么多的人尸体不快些处理会带来大瘟疫。

  一天前,他们还活着,在说话、在吃饭、在太阳光下行走,这一切都没有了在今天划上句号。负责清理战场的士兵毫无表情,见怪不怪这就是他的工作,这样的战场、这样的死尸,他见过太多,远远的喊了一起干活的士兵。

  “你说,这次尸体是不是多了点?”

  “费什么话,快点收拾,还要去吃饭。”

  想起吃饭是要快点,麻利的开始扔尸体。

  -------------------

  燕军溃败,主帅慕容安骑马只带了几十人逃回邺城而后坚守不出最终城破,屠灭燕国皇室,着急找的不是皇室的金银财物而是燕国会要(这个名字,各朝不同,我用的不太对,翻资料没有明确说这个叫什么?)一本记录燕国有多少人口,人员分部概况、人数统计的典籍。大喜,燕国的人口居然这么多,古代的城市都不大,绝没有现在的百万、千万人口,主要还是连年战乱、人很难活下去,小孩子又难以长大,看了燕国会要简直是大喜。这么多的人口,人是第一生产力,会给魏国带来多少财富?这是赵国、霍烨匈奴这种小国做不到的,这一切要感谢的是燕国国君和带兵主帅以及燕国皇室,这种大国不是从内部呜呜泱泱的败了,任谁的铁骑都是踏不破的。

  玉珩返回魏国,父皇加封丞相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冀州牧、镇守邺城,留下督燕国各州、郡的治理,这片土地太大又刚刚打完仗,百废待兴。王丞相是治国的能臣,负责治理燕国旧地待一切恢复,方可返回。各城池中留守了一定量的兵力,此战高捷,近两年时间,从离开到踏上长安的这片土地,玉珩心里只有一个人,默默的问了自己一句,他好些了吗?有没有放下,哪怕那么一点点?他会不会担心我?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以身为饵]冥王深陷反派温柔乡【完结】
  2. [古代言情] 蒙尘珠【完结】
  3. [古代言情] 诡异融合【完结番外】
  4. [古代言情] 只想做普通人【完结】
  5. [古代言情] 荆棘玫瑰【完结】
  6. [古代言情] 战神跌落神坛后被标记了[ABO]【完结】
  7. [古代言情] 找错反派哥哥后【完结】
  8. [古代言情] 我直播算命爆火【完结番外】
  9. [古代言情] 一生一世一浮屠【完结】
  10. [古代言情] 竹马小夫郎【完结】
  11. [古代言情] 重生成帝王的掌心宠【完结番外】
  12. [古代言情] 情杀仇【完结番外】
  13. [古代言情] 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完结】
  14. [古代言情] [星际]上将的崽崽竟是人外触手系【完结】
  15. [古代言情] [穿书]帝师为后【完结】
  16. [古代言情] [穿书] 撩了疯批反派后我跑路了【完结】
  17. [古代言情] [穿书] 师尊,您徒弟还没开窍呢【完结】
  18. [古代言情]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完结】
  19. [古代言情] 雌君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大师兄选择去修无情道【完结番外】
  21. [古代言情] 小夫郎是赚钱能手【完结番外】
  22. [古代言情] 星际大佬氪金养我【完结番外】
  23. [古代言情]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
  24. [古代言情] 一只狐狸【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