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古代言情>将军背后的腹黑质子【完结】> 第11章 王丞相———王修己

第11章 王丞相———王修己

  朝中,法纪整顿一事已经不是殿上觐见了,整个一剑拔弩张的局面,苻氏旧臣树大根深。他们的利益是既得利益,已经吃到嘴里的肉,就没有吐出来的道理。

  现在这样整顿贪污不行了,没人敢受贿了,谁不怕被鞭刑、谁不怕陈尸闹事,现在斗争就是个如火如荼。本来是苻氏与王丞相的矛盾,这日子长久慢慢演变成苻氏与新晋进入朝廷的汉家臣子的矛盾,大殿上又有人再告王丞相,说的也是极为刻薄了。

  “王丞相此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残忍暴虐,陛下不该听信谗言听之任之,这大魏江山是高祖皇帝打下来的,是我苻氏一族,戎马半身打下来的。这些臣子刚入我朝,陛下就任由他们指点我们大魏江山,这是不祥之兆啊!”

  父皇勃然大怒,说话的是当今玉珩的一位远房哥哥,玉珩的同辈苻定已,说这个话他是够资格的,但是玉珩猜测这话不是他说的,应该是有人教的,因为这话说的太好。

  必然是准备多时的,只是这话说的太直接了,教的人肯定是不想公然站出来直接与父皇起冲突,但是苻氏一族有年轻人可以说啊!

  所以借人之口说出来。玉珩没有猜错,这多天里苻氏勋贵早就多次商议了,只是今天苻定已说了出来而已。其实背后真正说这话的是玉珩的伯伯和多位长辈,不过不是亲伯伯是父亲的继后,当今皇后的哥哥,督天下诸军事的苻则柯。

  父皇当然知道,自古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其实也不尽然。得江山就非常的难,打了多少年的仗,多少场仗,死多少人。数以万计肯定是不够的,以十万计,几十万计的将士,一具具尸体足够铺平多少个长安城,才能得下今天魏国江山。

  这还只是时当今乱世中小小的一片疆域,当年确实是高祖带着苻家,带着铁血男儿们打下来的。

  苻氏一族在打江山时,确实是流血牺牲,立下汗马功劳的,可谓是家家戴孝,才有了今天的长安城和大魏。但是魏国不能故步自封,从小小的一支力量,不断学习汉家制度,在沿袭汉、晋治国制度,才能使一国得以延续,才能不在这乱世里被燕国吞并!

  父皇言语极为严厉“国之重臣岂是你等,可以随意攀咬的,廷尉应该怎么罚。”

  站出来的是廷尉王太则,是王丞相向陛下推荐的人才,一路提携成为九卿之一的高官。廷尉掌国家法度“此事没有证据、随意攀咬、构陷朝中重臣,应使大杖,杖则50。”

  你可真是敢建议啊!杖责,分大杖、法杖、小杖,大杖是用又宽又重的木板,法杖用的略轻些,小杖是荆条,大杖击打犯人臀部那绝不是简单的打伤。

  30基本就是重伤,熬过50的不多便是没死下半身也是废了,100就是往死里打的程度,没准备让这个人活着离开刑场,便是万幸活过来也是废人一个。

  廷尉是掌管法度但是量刑的时候可以自己掂量着量刑啊!此人上任不足两年,虽然苻定已不是重臣,但是血缘关系是硬硬的啊!就算是丞相举荐的你,你又不是丞相,后面打击报复你咋办呢?

  玉珩心想这个人……怎么说呢?

  真是执法公正、体面无私了,丞相推荐的人都和丞相品性差不多,又勇又敢说又敢做,幸好父皇不断的招纳贤才,引入了很多这样的汉人才子,如果一味都是苻家人……,幸好国家有这样刚正的人。

  父皇一听大仗50也觉得太多,估计是把人打废了,毕竟是自家实在亲戚,上次就死了个自家亲戚,回宫后不知道太后、那些个叔伯亲戚又要来说多少话,听多少唠叨?

  玉珩也看出父亲的想法,“儿臣认为,苻定已是初犯,说话之时必也是冲动,绝无攀咬之意,应酌情轻判。”

  父皇听了这句话,问廷尉“轻判是如何?”

  “轻判也需30。”

  朝上自然是各种声音,求情的、说不能打的,说没错的,种种、种种,父皇不与理会。

  “回廷尉狱领罚吗?”

  “不,就安排在广明门外,廷杖处之。”众臣现在所处的是前殿,也就是前殿外的大广场上,百官上下朝的必经之地,此地处刑可见父亲就是想震慑百官,不允许再有人污蔑、弹劾、攀咬王丞相,为丞相立威。

  让苻族权贵不敢、不能再这般轻蔑王丞相,那王丞相自然就能在朝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此大魏才能疆山稳固、长久。

  回了宁安王府,这许多日楚燃确实是好多了,孩子就是孩子,恢复起来还是快的,头皮里的伤因为有头发遮住,看不出来。额头上的就不行了,红色的痕迹非常明显,玉珩在宫里找了平复疤痕的药膏,天天的给楚燃涂抹,别人他也不放心。

  把楚燃叫到自己面前,自己坐在榻上楚燃比来时又高了些,轻轻地一点点的上药,。这个漂亮的小男孩,还没有到弱冠的年龄是不用束发的,不过也没有按照汉家发式扎,遵循的是代国风俗是将头发半束,用一个玉簪挽在脑后,虽小小年纪头发也是黑长了。

  小脸比刚见面时略略显出大人气了,脸部的棱角已经开始显现,眉眼端正尤其是眼睛笑起来弯弯的,孩子气实足,皮肤白皙却不是女性化的柔美,带着一种英气。

  鲜卑族有血统优势天生就漂亮,楚燃又是皇室,皇家血脉,祖祖辈辈的漂亮人一辈一辈的基因融合,确实是天生就五官极美。右侧脸颊上有一个小小的酒窝,酒窝不该是左右两侧都有吗?为啥他只有一个?

  玉珩一直觉得,男子的脸是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对于男人重要的是品性、能力、与他是军事能力、单兵搏杀能力。战场上搏杀时血溅到脸上,一张好看的脸根本没有用,生死相搏靠的是武力、是拼杀。

  所以他一直也没有非常在意楚燃的容貌只觉得是个好看的孩子,但是现在看来,生出巨大的惋惜。

  这么好看的小脸,疤痕好像是收了一点,但是红痕确实惊人,抚痕膏是宫中美人们用的,应该是有奇效的吧?只能这样了也没办法了。

  轻轻地点在红痕上,薄涂一层再缓缓的揉开,两人在玉珩自己的寝室中,阳光从窗口宣泄进来,满室都是温柔,一片光亮中是一个俊美少年和一个半大孩子。

  府中园林,风吹过松柏,松柏不动如山,吹过繁花,繁花浅咛含笑。

  朝堂上,本以为因为当场廷杖了苻定已,朝堂上的纷争该结束了,不想总有人这么执着还是不依不饶,而且不依不饶的人还更多了。这次是玉珩的亲叔父苻以,估计也是被上次的处罚真心气到了,才会如此硬气。

  “陛下,王丞相所做之事,天怒人怨,已招至天下百姓厌弃。长安城中,路边老弱妇孺,三岁孩童都在唱,修己修己,修人不修己,天怒人怨终灭魏的童谣。可见此事已经昭然天下,陛下应趁早剪除丞相等人,护我魏国万年江山。”

  这首儿歌玉珩也是听过的,确实满长安都在传唱。这是古代搞谣言传播的老操作了,就像每一位了不起的皇帝都会说自己天生异象,母亲生他的时候二十个月生不下来,怎么可能呢?

  二十个月母亲、孩子都早死了,坟头的草都两尺高了。说皇帝出生时,宏光万丈,周围八千里可见,怎么会呢?是太阳掉下来了吗?

  但是古人非常信这个,因为这是天象,所以很多歌谣、谶语都会起到作用,现在看来不过是有人花了钱,找人四处扩散,拿钱的人多了,扩散的多了,形成了蝴蝶效应,最后就可以杀死谣言中的这个人。

  玉珩自也知道,这歌谣从何而来,花这么大的力气,动用这么多的人,造这么大的声势,搞的满长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要借着歌谣、谶语将丞相至与死地。就像当面魏昏帝斩杀大臣以应天象一样,就是王丞相不死,也绝对是要降职、下放。

  王丞相跪下,声音洪亮有万钧不可敌之感,“陛下,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臣所作为,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庭上的汉人文臣都知道此话引自《春秋语》,意思就是一句话的褒奖胜过皇上送的衣服;一句话的贬低,比把一个人拉去柴市口公开处刑还丢人。

  我现在声名在污泞里无法自辩,但是我所做无愧于天地,好与坏自有后世评说。

  这歌谣王丞相也是听到过的,自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说的如此严重,群众运动做到这,死倒不至于,贬职是一定的了。

  “修己修己,修人不修己,天怒人怨终灭魏”,父亲重复了这句歌谣。

  “魏,灭不灭不在于歌谣在于朕,在于治世之臣,在于众卿。尔等不思忧国忧民、振兴朝纲,却为自己私利争斗不停,今日竟要至王丞相于死地,终是留你不得了。”

  没有问询廷尉,着卫士将苻以带出去当庭处斩,就斩于苻定已上次廷杖的地方,两个人,一个廷杖、一个处斩,父皇护着王丞相,支持汉人大臣的做法,已然不可动摇。

  处斩于前殿广场上,就是告诉所有百官,再有对王丞相存异议者,妄图杀了他的人,都是一死以处之。

  而后,朝堂再无异议,一切都风平浪静,至少表面没一个人再说、再提、不说一团和气,至少是相安无事。

  治安整治一事,长安城内再无阻拦,皇亲国戚、士族大家、豪门富贵,一个个都屏息凝气、安守本分、遵纪守法的活着。

  对他们而言也是这几年间,头一次这么老实。死,谁不怕啊?不能为所欲为了,不舒服但是比起死,老实的活着还可以喝酒、吃肉、看歌舞,日子还是能过的很好。至此,治安整治推广至魏国所有州、郡、县,魏国一国,风气大好,乱世用重典,果然是行之有效。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以身为饵]冥王深陷反派温柔乡【完结】
  2. [古代言情] 蒙尘珠【完结】
  3. [古代言情] 诡异融合【完结番外】
  4. [古代言情] 只想做普通人【完结】
  5. [古代言情] 荆棘玫瑰【完结】
  6. [古代言情] 战神跌落神坛后被标记了[ABO]【完结】
  7. [古代言情] 找错反派哥哥后【完结】
  8. [古代言情] 我直播算命爆火【完结番外】
  9. [古代言情] 一生一世一浮屠【完结】
  10. [古代言情] 竹马小夫郎【完结】
  11. [古代言情] 重生成帝王的掌心宠【完结番外】
  12. [古代言情] 情杀仇【完结番外】
  13. [古代言情] 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完结】
  14. [古代言情] [星际]上将的崽崽竟是人外触手系【完结】
  15. [古代言情] [穿书]帝师为后【完结】
  16. [古代言情] [穿书] 撩了疯批反派后我跑路了【完结】
  17. [古代言情] [穿书] 师尊,您徒弟还没开窍呢【完结】
  18. [古代言情]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完结】
  19. [古代言情] 雌君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大师兄选择去修无情道【完结番外】
  21. [古代言情] 小夫郎是赚钱能手【完结番外】
  22. [古代言情] 星际大佬氪金养我【完结番外】
  23. [古代言情]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
  24. [古代言情] 一只狐狸【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