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这天晚上等余舟酒醒得差不多时, 已经是月影西移,整个村子都是静悄悄的, 连狗吠声都没有。

好在早就料到这个结果, 在吃晚饭之前, 他跟锦川就都洗漱过。

因而把锦川抱床上去之后,他就只烧了点水给两人擦了脸跟手就睡下。

已经固定的生物钟一时不会改变, 即使前一天比往常要晚睡得多,第二天卯时一到, 余舟就又清醒了过来。

他依旧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只是平时会跟着醒来片刻的锦川没有任何动静。

余舟回身掖好被子,在心里笑了下,看来昨天那点黄酒, 对锦川来说还挺有威力的。

一直快到辰时, 锦川才拧着眉一手揉着太阳穴一手扶着门框从正屋出来。

余舟刚好拿了东西要去先生家,见状放下东西把人扶到桌边坐下,又倒了杯热茶放到锦川的面前, “昨天就不该让你喝那么多酒。”

他当时也是没想太多,只觉贺云旗送的螃蟹好吃,而且不吃完的话, 这东西放一夜也不能吃了,就没阻止锦川多吃。

但螃蟹性寒, 而且锦川本来就体寒,余舟看他吃几个螃蟹,就给倒了几杯酒。

哪曾想锦川这么容易醉, 而且还是宿醉。

锦川两口把热茶喝完,嘟囔道:“还不是你给我倒的。”

说完顿了一下,他有些迟钝的脑袋终于转过弯来,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余舟:“你怎么还没去先生那里?”

“刚要去,”余舟不放心地伸手在锦川额头上探了下,“我去把粥给你盛出来?”

“现在没胃口,等会儿想吃了我自己去盛,”锦川任余舟把手放在他额头上,只道,“而且我是喝了酒不舒服,又不是发烧。”

说完他拎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又倒了杯热茶。

余舟见他倒茶的手还挺稳的,而且马上就要到去先生那里报到的时间,便叮嘱道:“你吃完东西再去休息会儿,有什么事情等我回来再做。”

锦川略迟钝地点了下头。

余舟离开的时候,看他仍坐在桌子边不是太舒服的样子,终究是不放心,在先生家上完课后就匆匆借口有事离开,还被文先生调侃说昨天过节都没吃满足。

才从先生家出来,余舟就看好几人用箩筐挑着谷子往大槐树下走,便赶上一个问道:“叔,这是官府的人来收田赋了?”

“是啊,你也赶紧回去把谷子都挑大槐树下去,”被询问的人道,“衙役大人就只今天一天赶了马车来收我们村的,今天没交齐就要自己送县衙去。”

“我现在就回去准备。”余舟点头应道,脚步却并没有加快多少。

他家里就两亩水田种了稻子,两亩旱地中的一亩之前种了油菜跟麦子,剩下的一亩被他种了起码半亩的红薯,其他的便是玉米蔬菜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田赋只收稻子或者银钱,若是交稻子的话,他家那两亩水田产的稻子,估计有一多半要作为田赋交上去。

余舟跟锦川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朝不保夕的日子,所以现在收了那点早稻在家里,两人都舍不得交出去。商量了一番之后,便决定还是交银钱。

虽然说起来是一样的,有银钱照样能买得到粮食,但有足够多的谷子在家里放着,这种安全感还是不一样的。

余舟绕过槐树下挤在一处的村里人,以及来收田赋的衙役。走到家里后,发现自家院子的门居然从里面上了闩。

他先是一惊,因为正常情况下,除非是两人一起去镇上这种小半天不能回来的地方,才会给门上闩,不然就是去地里,门也只是虚掩着而已。

余舟抬起的手正要落到门上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又收了回来,颇为无奈地摇了下头退到门边等着。

站了片刻后,院子里便有脚步声朝门边走来,紧接着是门闩被放下的声音,然后门被拉开。

锦川看到余舟站在门口,不由怔了下,“你怎么不敲门?”

余舟不答反问,“数好了?”

锦川闻言有些诧异,紧接着明了,点头低声道:“数好了,我拿了五两银子出来,等会儿交完田赋应该还能剩下一些。”

“四两左右就够交完一整年的天赋了。”余舟刚才从大槐树旁边过的时候,听到村里人在讨论旱地跟水田的田赋,稍微算了下,他们家两亩水田加两亩旱地,要交的田赋换成银子,应该在三两多不到四两。

自从成亲之后,家里的银钱就是锦川在管,他把大头都另外收了起来,只余几百文放柜子里平时用,这会儿把门锁起来,就是去藏钱的地方拿交田赋的钱。

藏钱的地方余舟也知道,锦川每次晚上当着他的面数完之后,也会美滋滋地告诉他家里现在有多少钱了,所以听到说拿了五两,他回想了一下上回听到的存款数额,便随口问道:“家里还剩下五十两左右?”

锦川道:“那处只有五十两整了,散碎的还有一两多一点,我都拿出来了,放柜子里平时用。”

“会越来越多的。”余舟道,他现在每个月还是会给书肆写一本话本,新的旧的加起来,每月至少有一两多的分成,好的时候甚至有二三两,完全够两人的开销还有剩。

而且现在已经收了早稻,每月最大的消费买粮食的钱也省了。

锦川道:“我知道的。”

家里的钱都是他在管,余舟每次从镇上回来,就会把赚的钱给到他,而且他自己也还在绣东西挣钱,家里钱的增长速度他还能不清楚吗?

余舟把装着笔墨的篮子收好后,就道:“走吧,我们先去看看陈婶家的东西准备得怎么样了,等会儿跟他们一起过去槐树下。”

两人才走到陈家院子门口,就看到陈叔跟陈丰正一筐筐地从堂屋里把谷子搬出来,院子里也堆了不少的谷子。

看到余舟跟锦川进来,陈婶子便笑着问道:“舟小子跟锦川来啦,你们家的谷子准备好了?”

“我们家就那点地,收的谷子差不多刚够自己吃,”余舟道,“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交银钱。”

陈婶子道:“那可得不少的银钱。”

余舟耸了耸肩,无奈地道:“也总比现在把谷子交了,到时候没得吃了又去买要好。”

“也是。”陈婶子点了点头,虽然他知道余舟家跟村里大多数人家里不同,大家煮饭时都会加点玉米高粱之类的杂粮,余舟家永远是白米饭,自然要比大家吃得米多一些。不过人家余舟跟锦川都能赚到钱,那就是他们的本事。

再说余舟,大约扫了眼院子里谷子的数量,看着还在往外搬的陈叔跟陈丰,不由有些奇怪,“婶子我记得你家的田地,上半年不用交这么多谷子吧?”

“我们打算把下半年的也一起交了,到时候晚稻成熟了就可以留给自家吃,不用上交,”陈婶子笑着道,“毕竟晚稻要好吃点。”

但是全都交早稻的话,要多交一些。不过这话余舟心里清楚,没有拿出来说,就像陈家人知道他交银子也没多说一样。

毕竟两家都有自己的打算,谁也不嫉妒谁,也就不会在意那么多。

陈叔跟陈丰把要交的谷子全都搬到院子里,余舟又帮着计数算数,把要交的数量确认好后。

一直在角落里看着的陈大娘就道:“舟小子等会儿过去大槐树下时,帮你叔挑几担谷子过去。”

“这哪需要您提啊。”余舟笑着道。

陈大娘含笑点头,“你交银钱的话,不急着跟大家交谷子的一起,等大家交完了再交也不迟,反正衙役那里不担心放不下。”

“好。”余舟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最好是落在最后面不要被人看到。

说着陈叔跟陈丰就挑了谷子往外走,余舟也选了一担挑着跟在后面。

走到门口的时候,余舟听到陈婶子在院子里长叹了一口气道:“上半年的收成交完田赋后,就没剩下几担谷子了。”

余舟脑补了一下锦川闩着门在家里数银子的模样,也跟着叹了口气,对跟在身边的锦川道:“我会努力先考个秀才的功名,这样我们以后就不用交田赋了。”

像文先生,村里人都急着往外挑谷子交田赋的时候,他还能悠闲地在家教学生写字。

锦川怔了一下,接着笑道,“那我们还要多买几亩地才行,秀才可是能免交十亩地的田赋呢。”

“行,多买点。”余舟道,“我们自己种不过来的就租给村里人种。”

“好。”锦川笑得眼睛都弯了。

日子如流水,转眼便到了九月九这一天。

余舟穿着锦川准备好的新衣裳,背上吃食跟装水的竹筒,一大早就去村口跟余温良汇合。

结果余温良比他更早,十二三岁的男孩子,背着个背篓腰背挺直地站在树下,表情严肃,目光定定盯着出村的路。

余舟上前在他肩膀上拍了下,“想什么呢?”

“没想什么,”余温良迅速摇了摇头,“小舟哥哥,我们走吧。”

余舟沉吟了一下问:“你不会是在紧张吧?”

余温良脚下趔趄了一下,抿了抿唇没有说话。

余舟安抚道:“不用紧张,到时候有我在,而且贺兄也会来,他很厉害的。”

余温良不认识贺云旗,但前些日子也听爷爷提起过,思考了片刻后,便轻轻点了下头。

从余舟他们村到青岩山脚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两人脚程又快。

本以为去得够早了,结果有人比他们还要早。

余舟扫了眼已经到场的人群,没看到贺云旗跟小竹的身影,就打算找个角落先等着。

结果带着余温良才走了几步,旁边原本凑在一起讲话的人群里走出一人,摇着扇子拦在他们面前:“哟,这不是余舟吗?你背个背篓是来这青岩山——”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了片刻,等把周围人目光全都吸引过来后,才缓缓吐出那两个字,“砍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穿越重生]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2. [穿越重生] 蜀臣
  3. [穿越重生] 大唐开局圈地为王
  4. [穿越重生] 一品财缘小厨娘
  5. [穿越重生] 佛系选手的穿书日常【完结番外】
  6. [穿越重生] 大明烟火
  7. [穿越重生] 李治你别怂
  8. [穿越重生] 雏鹰的荣耀
  9. [穿越重生] 锦衣
  10. [穿越重生] 隋末扬旌
  11. [穿越重生] 演武令
  12. [穿越重生]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13. [穿越重生] 海上升明帝
  14. [穿越重生] 大明小学生
  15. [穿越重生] 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
  16. [穿越重生] 从李元芳开始
  17. [穿越重生] 骑砍三国之御寇
  18. [穿越重生] 红楼如此多骄
  19.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熊孩子
  20. [穿越重生] 活埋大清朝
  21. [穿越重生] 大魏春
  22. [穿越重生] 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23. [穿越重生]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24. [穿越重生] 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