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寒门村夫> 第222章 交税

第222章 交税

  谢启和申穆很快就赶回了府衙后院,这时景平几人已经换好衣服洗漱完毕了,就等谢启了。

  谢启以极快的速度回房换上了官服向着府衙内走去。

  今儿是一年一度秋收之后交粮税的日子,也是整个大梁王朝的大日子。

  整个大梁王朝四分之三的经济都来源于税收,而这些税银几乎都是通过州县一两一分收上来的。

  而且官员的政绩考核跟税收的好坏挂钩,要是百姓们交上来的税不够,官员们也会失去相应的升迁机会,而且还会被罚俸一年。

  前任知府印兴发一直升迁不了就跟绵州府内的税收有很大的关系。

  绵州府地处偏远,又以深山居多,可供种植的土地只占那么一小部分,再加上绵州府的人口不丰。

  年年考核政绩的时候,绵州府的税收都是垫底的存在,所以这升官自然是难上加难了。

  大梁朝官府每年征税分为两个阶段,即农历二月至四月为第一阶段,被官方称为“上忙”。

  但那个时候谢启还在京内参加科举考试,这上忙是由屠成仁代劳的,他也没见识过。

  而五六七月份是农忙的季节,官府为了不耽误农时,这段时间都是停止征收税额的,好让百姓们有足够的秋收时间。

  第二个阶段就是秋收过后的八至十一月份了,被官方称为“下忙”。

  不过经历了战乱过后的绵州府,今年绵州府的秋收是格外凄惨,不少农作物都被诏国的士兵践踏过了,抢救回来的不多。

  而第一阶段“上忙”的税收额度是屠成仁征收的,加上秋收的粮税的话离及格线还差得远。

  要想达到及格线的话,想必要不择手段进行催征了。

  看了眼手中的《赋税全书》谢启就觉得头大,他们现在收上来的税可是跟《赋税全书》里的内容差远了。

  《赋税全书》:州县官征收赋税的重要依据。里面记载十分详细,包括了各个地方的成年男丁数量,土地面积,地丁银,漕粮以及其他杂类税收数目等等......

  本来绵州府的百姓就少了许多了,要是这税收再一重的话只怕是还要少些人,到时候他这绵州府知府都要当个空壳了。

  横竖都达不到及格线,那还不如少收些让百姓们喘口气。

  想到此处,谢启咬了咬牙提笔将粮税的额度稍微降了那么一些。

  皇帝都得了这么多好处了,今年绵州府的税收少一点他也不会介意吧。

  他也看透了,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是个老铁公鸡了。

  到时候皇帝要是问罪的话,他哭穷反手问皇帝要钱修城门就是!反正绵州府穷也是事实!

  想着想着,谢启逐渐理直气壮了起来。

  提笔在纸上写下了税收的额度之后,谢启便起身来到了衙内的广场上。

  此刻衙内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官员和衙役们。这些都是要被谢启派出去监督征收粮税的。

  具体的征税办法虽然每个地方都不同,但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是派一名或者两名衙役包分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就是一里,一里就是110户人家。

  看着广场下方的官员和衙役们,谢启轻咳一声之后便开始了他的训话。

  当听到各自的征收份额时,衙役们都惊呆了,怎么比往年少了这么多?

  尽管衙役们十分疑惑,谢启也没解释,要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就不好了,于是轻咳一声道:

  “肃静!还不赶紧散了办差事!”

  听着谢启的训斥声,衙役们这才回过神来,向谢启行礼告退过后便向着各自负责的村落赶去了。

  虽然谢启安排好了衙役前往每个县衙去监督百姓纳税,但他还是有些好奇纳税是怎么个流程。

  于是在办完了衙内的一些简单事务之后,便向着衙外走去。

  横竖也没什么事,他便带了几名随从骑着马去各个县城里巡查一下收粮税的情况。

  谢启第一站来到的是素有“绵州府粮袋子”之称的灵山县。

  虽然灵山县也靠山,但它的耕种面积可比其他两个县大得多了。不仅如此,灵山县的土质也比周边县城的土质好上许多。

  由山林开辟出来的田地每年也能收获不少的粮食。

  今天是交粮税的日子,也是百姓们的大日子。灵山县可是格外的热闹。

  等谢启一身便服带着随从来到灵山县的时候,街上早已人满为患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盛况。

  街上有挑着粮食准备缴纳粮税的百姓,也有不少百姓牵着自家孩子出来闲逛,更多的则是半大小子们在街上穿梭。

  难得现在闲下来,而且今天是纳粮税的日子不用交入城费所以百姓们大多都拖家带口的来县城逛逛。

  再加上今年少了这么多税,百姓们实在是太激动了。

  见街上有些拥挤,谢启也没多作耽搁,直接前往收税的地方赶去。

  大老远的,谢启就看见挑着担子排队等着交税的百姓了,而旁边还有不少百姓的家属站在官差们的不远处围观。

  因着谢启穿的是便服,官差们忙着将粮食称重,也没注意到他,谢启也就隐在人群中看热闹。

  大梁王朝的律法中,男子年满十八岁者才算成丁,而成丁则需要纳粮两石,娟两丈和绵二两。

  由于绵州府的经济不是很景气,谢启也就做主免去了娟和绵只收粮税。

  以往绵州府每逢交粮税都是用斗来量的,十斗为一石,一个成丁往往要量二十下才能完成交税。

  又麻烦又黑心。

  毕竟平的一斗和满得冒尖的一斗差距还是十分大的,二十斗下来收上来的粮食可远远超过了两石。

  不少官府都是这样做的,交完了朝廷的税收之后,多余出来的粮食就进了自己的腰包了。

  百姓们对于这些行为都是敢怒不敢言。

  谢启知道这其中的关键之后,便让衙役们直接用石来量了,省了不少事。

  确认了框里的粮食没有霉烂空壳等现象之后,衙役就会将纳税人的身份和户籍条子给高声唱出来。

  而旁边的记录官则在对应的户籍文书上记下一笔,这样就代表着这家人的粮税正式纳完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