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穿越重生>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289章 钊王变昭王

第289章 钊王变昭王

  “那这样的赏赐,给两个王府的确是够了,我再加上点皮子和布匹,看着光鲜一些。”王旭有些难以启齿,他想问,这三车东西价值几何?

  “你别想那么多。”赵仁河却道:“直接拿去就是,不要钱的,这在夏天,一吊铜钱能买一大车。”

  “可现在不是夏天啊!”王旭苦笑道:“我不能这么占你便宜,被九殿下知道了,我就惨了。”

  “拉倒吧,你要给钱就生分了。”赵仁河道:“我跟你们可不客气。”

  王旭只好跟九殿下说了,李钊想了想:“给京里头,送一份,多一些,弄得好一点。”

  “这……行吗?”王旭犯愁了:“这千里迢迢的?”

  虽然说东北离京城不远,可也有段距离,一路上颠颠簸簸,能行吗?

  “千里迢迢的才显示出我的孝心。”九殿下淡淡的道:“只送西瓜跟香瓜。”

  没有人知道,他的好父皇,是喜欢吃西瓜跟香瓜的人。

  皇帝不能有太明显的喜好,但是母后跟父皇过了一辈子,自然知道他的一些小习惯,爱吃,就是一个习惯。

  但是又不能被人说贪吃。

  所以,每次父皇去母后那里,才会放开了吃西瓜,吃香瓜,母后就吃别的水果,这样的话,缺少的水果一样多,也就没人知道,父皇爱吃什么了。

  “这不太好,不如照样来双份的吧?”王旭道:“单送两个的东西,不太合适。”

  “你看着办。”九殿下低头看图纸。

  他已经霸占了赵仁河的书房,看的是赵仁河这个新家的图纸,设计的很别致,不止有地龙,火墙,还有下水道,这个下水道不能直通城外,但是下水道出口那里,昼夜都有人牵着马车,接脏水,往外运送。

  还有赵仁河那个窗户,设计的很好,花不了多少钱,却能让屋里头亮亮堂堂的,还能在屋里头看到外面。

  夏日里直接卸下去,蒙上纱窗,防蚊虫。

  温泉庄子那里的大棚设计的也很有趣,是斜坡的,里头种植的西瓜和香瓜,还有黄瓜,竟然都是吊秧儿。

  他不是不知道农桑的纨绔子弟,从打六岁起,每年都要跟父皇屁股后头下田耕作,每年的勤耕礼,都是父皇带着他们一群男孩子去干活儿。

  而每年的桑蚕礼,都是母后带着一群妃子公主的在养蚕织布,实际上那点蚕吐得蚕丝,也就能织个手帕。

  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种植方式,吊秧儿的,一棵秧子上,会结个三五个瓜,平时就算是爬蔓的种植方式,也不一定有三五个瓜这样,一般有一两个就挺好了,虽然味道不是很正宗,但是大冬天的吃这个,是一种奢侈。

  想到这里,他就顺手,拿了一小根黄瓜啃,赵仁河说这是什么水果黄瓜。

  不当菜吃,当水果吃,只有巴掌大的小黄瓜,每天都给他提供一盘,大概是六七根。

  还有只有龙眼大小的西红柿,小巧玲珑的,更有草莓这种少见的东西。

  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倒腾出来的,这些天吃饭,也是花样百出,甚至还有南边的菜肴,东边来的海物,红烧刀鱼,干炸带鱼,番茄鲭鱼。

  总之,这段时间的饭菜是花样百出,其实九殿下也吃的非常开心,只是他不说而已。

  赵仁河十几车给九殿下准备的礼物送出去。

  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反正过年的时候,没有消息传回来,新年自然是在赵家过,赵仁河发现,这几年,九殿下一直跟他们过年。

  此次过年是搬来新家之后,第一次过年,所以菜品丰盛,整个赵府灯火通明,通宵达旦。

  赵仁河给南边的年礼在年前就启程了,丁大力亲自带人去送的,所以过年了,海夫人将孟小雅母子俩接来一起过年。

  丁勐跟小虾米在一起玩儿。

  海夫人跟孟小雅聊天,照顾一群小孩儿,这群小孩儿里头,有下人家的娃儿,有发小家的孩子,反正十几个,很热闹。

  赵仁河拿了一碟奶香小馒头进来,小孩儿们都欢喜的扑上去,他们一点都不怕赵仁河,反而伸着手要馒头。

  “孩儿们,孩儿们啊!”赵仁河“山大王”一般的坐在了地摊上,这地龙上铺着席子,席子上铺着地毯,地摊上铺着很大的羊皮褥子,一群小孩儿坐在上头,赵仁河也坐在了上头,挨个给发奶香小馒头:“一人一个啊,不许多吃,一会儿吃年夜饭该吃不下了。”

  赵仁河不止招自己儿子喜欢,其他小孩儿也喜欢他。

  但是这会儿,九殿下进来了,他一来,小孩儿们拿着小馒头就老实了,坐在一边,警惕的看着九殿下,仿佛他下一秒就会冲上去抢走他们的小馒头一样。

  赵仁河哭笑不得的将孩子们放在那里继续玩儿,自己拉着九殿下去了书房,在那里,跟管家,王旭,他们四个一起玩起了牌。

  这一年,新的家园,新的环境,新的一年开始了。

  正月十五之后,丁大力回来了,同时带回来了一个消息:“四房的人因为没了三个大男人,四房老爷过年带着妻子去了岳父岳母那里,结果路上遇到了山匪,全都没了。”

  赵仁河张大了嘴巴:“啊?”

  “五房也是拖家带口,但是过年放烟火,烧着了自己家,一场大火,连人带房子都成了灰烬。”

  赵仁河都傻眼了!

  这也太倒霉了!

  不过二月二之后,九殿下又去了兵营,赵仁河则是趁着尚未开化,开始组织人手,修复农具,另外,他还买了不少耕牛,并且改进了农具。

  南方的水田没办法,但是北方的旱田,一马平川,两头牛,拉着改进的六头犁,上头加一个撒种子的漏子。

  后头加个合犁,从开垦,到撒种子,到填埋,一气呵成。

  速度超级快,这种组合的耕犁首次出现,赵仁河试验了好几次,才算是最后定型。

  他忙着春耕的事情,九殿下忙着军营里的事情,辽阳大营的人只有一万多点。

  在明朝的时候,辽阳大营是辽东都指挥使司。

  明朝洪武四年,明太祖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六年六月置辽阳府、县。八年,将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司。

  治所在定辽中卫,辖区相当于赵仁河前世的辽宁省大部。

  洪武十年,府县都罢黜,只留下卫所。

  从那以后,明英宗正统年间,因东部蒙古兀良哈诸族南移,明朝渐渐丧失辽河套地区的统治;明熹宗天启元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五年间,辽东全境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统治的后金所兼并。

  但是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儿,大清没有就此崛起,而是大顺朝的鸿基皇帝异军突起,将此地又给收了回来,将后金打了个稀里哗啦,尤其山海关大捷,将后金打的一蹶不振,至今都未尚未恢复元气。

  战斗胜利后,大顺朝在此地驻守的辽阳大营,有五千六百名悍卒,主要是守土戍边,辽阳府只边境最大的一个府城,下辖四个县,八个村落。

  只不过,辽阳府是在最前边,紧挨着辽阳大营的地盘,辽阳大营就在长城之内,守着辽阳关口。

  关外就是女真、鞑靼、朝鲜的三地交界处。

  还有一些赫哲族、鄂伦春族等等小部族存在。

  北边还有一座长白山,这地方的防守有些薄弱,而且这是个三不管地带,虽然有悍卒,但是硬件设施不好,九殿下一来,就参考了赵仁河给自己家的图纸,别的地方军营都是帐篷,东北这边不行,太冷了,冬天睡帐篷会冻死的,所以九殿下一来就要修缮军营。

  全都盘上火炕,大火炕,不能烧地龙,那也烧不起,但是可以烧火墙,另外,从吃得到穿的,从训练到巡边,都必须重新规划。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来了圣旨。

  首先是给九皇子的,他的“钊王”皇帝说封号太犀利了,不妥当,给改了个封号,“昭王”,同音不同字。

  九殿下接了圣旨,也没有多欣喜,倒是来宣旨的内侍,是皇上身边服侍的人,见九殿下收了圣旨,就赔笑脸道:“万岁爷很是惦念您,您看什么时候回京?”

  “这边的事情刚展开,回什么京?我皇兄找到了吗?”九殿下板着脸,说话能噎死人。

  “可是您这大索天下,不也没找到太子殿下吗?”内侍苦着脸:“万岁爷看着您送来的西瓜,上头结了两个西瓜,眼泪都掉下来了。”

  万岁爷这是看到西瓜想起了自己嫡出的两个儿子。

  觉得给嫡出次子的封号,不合适!

  就给改了,用了寓意更好的“昭”字。

  另外就是昭亲王府的建设,皇上也亲自过问了好几遍,内务府的人本来想偷工减料来着,这下子也不敢煳弄了。

  “我不甘心。”李钊淡淡的道:“我皇兄是皇太子啊!”

  内侍苦口婆心的劝了一番,可他愣是没听进去,内侍也在心里叹气,回去得跟万岁爷说,王爷这是心结,解不开的心结啊。

  不过,内侍又去了赵家。

  是田公公带着他进来的:“这就是赵家,这是赵仁河,解元公。”

  “咱家贾璐,见过解元公。”贾璐公公非常客气,一甩拂尘,微微弯腰。

  “您客气了,请进,请进!”赵仁河不知道这位贾璐公公来意为何,只是接待他们去了书房。

  两个公公一个举人老爷,能谈什么呢?

  田公公跟赵仁河比较熟悉,就提了个要求:“能带我们去看看小少爷吗?许久不见了,怪想念的。”

  田公公是见过小虾米的,但是平时并不常来。

  “哦哦,好,请。”赵仁河带人去了后院。

  海夫人知道来的是个公公,也没什么别扭的,叫大孙子给两个公公问好,看着活泼健康的小虾米,贾璐公公笑眯了眼睛。

  这位贾璐公公貌似很喜欢小虾米,不止抱着孩子不撒手,还给了小虾米不少好东西作为见面礼。

  田公公也带了一些小玩意儿给小虾米。

  但是海夫人却有些皱眉,孙子讨人喜欢,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九殿下喜欢,和两个公公都喜欢,是不一样的。

  田公公喜欢那是因为九殿下的关系,可以说是爱屋及乌。

  为什么素未蒙面的贾璐公公也会如此喜欢孙子?

  这位贾璐公公在赵家住了三天,就启程回京复旨去了。

  留下一头雾水的海夫人,抱着大孙子看了半天,也没觉得大孙子有什么不妥。

  招皇子喜欢就算了,怎么还招公公喜欢呢?

  而赵仁河随后就忙了起来,他的田地多,佃户少,种地省事,种完了地,还得继续在蔬菜大棚上抓挠。

  他打算趁着天气好,先把一些蔬菜苗子培育出来,然后等种完了地,就将这些已经长的很大了的蔬菜苗子栽种下去。

  这样的话,他们家的蔬菜就比别人家的能早成熟那么七八天。

  尤其是辣椒,赵仁河决定大量种植,还有蒜,这也不能少,另外需要商队在秋天的时候,去买一些姜回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穿越重生]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2. [穿越重生] 蜀臣
  3. [穿越重生] 大唐开局圈地为王
  4. [穿越重生] 一品财缘小厨娘
  5. [穿越重生] 佛系选手的穿书日常【完结番外】
  6. [穿越重生] 大明烟火
  7. [穿越重生] 李治你别怂
  8. [穿越重生] 雏鹰的荣耀
  9. [穿越重生] 锦衣
  10. [穿越重生] 隋末扬旌
  11. [穿越重生] 演武令
  12. [穿越重生]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13. [穿越重生] 海上升明帝
  14. [穿越重生] 大明小学生
  15. [穿越重生] 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
  16. [穿越重生] 从李元芳开始
  17. [穿越重生] 骑砍三国之御寇
  18. [穿越重生] 红楼如此多骄
  19.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熊孩子
  20. [穿越重生] 活埋大清朝
  21. [穿越重生] 大魏春
  22. [穿越重生] 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23. [穿越重生]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24. [穿越重生] 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