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穿越重生>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236章 游学散心

第236章 游学散心

  “放心,不会有事情的,那一伙海盗就在那边猫着,等本王安排妥当,就让希文带人过去,剿灭海盗,大功一件。”平南王想了想:“赵家镇那边让他们看着点,不要欺负了小河。”

  “他都不认我们了。”平南王妃是生气赵仁河母子俩翻脸不认人,平南王府都低头示好了,他们竟然无动于衷。

  “是我们对不起人家母子俩,这一点,老三做得太过了,你说的分家,我想了想,分了吧,不过要一视同仁,我打算跟祖父学,等希文有了战功,就退位让他继承王位,我跟你去祖父养老的安乐居,安享晚年。”

  “好啊,让小海成为世子。”平南王妃一下子就焦急了:“到时候,我们也含饴弄孙,嗯,跟祖父一样,还得看着下一代,再下一代成家立业,但是不能都住在王府里,容易生事端。”

  还记得全家住在一起的时候,多闹心。

  现在府里头就该分家,都分出去,就留下嫡支一脉,挺好。

  “我们给二房多分点银钱好了,三房、四房跟五房,只分家产的十分之一,合起来也有十分之三了,二房独占十分之二,给大房一半的家产,剩余的只有嫡支和继承爵位才能拥有的东西,都不得算进来。”

  平南王妃刚才想说什么,但是听到后来就闭上了嘴巴。

  家产,可不是祖产。

  平南王府里有一半的东西,是只能“王爵”才能拥有的,包括历代皇家的赏赐在内。

  能“分”出去的无非是那么一点子家产而已,平南王妃不在乎,给小儿子多点自己的私房钱就行了呗。

  而且分出去了,也不用再操心嫡长子会为难,不用担心嫡长媳主持中馈的时候,看儿子孙子们不顺眼……是其他房的儿子孙子。

  平南王府这次很有眼力见儿,没有再派人来送什么贺礼。

  反倒是赵仁河,接到了赵希伊跟马静送来的“断亲书”!

  这是将自己跟平南王府的那点藕断丝连也给斩断了,因为三太太听说平南王府还给赵仁河送礼,她就不平衡了,然后发现,只是自家跟赵仁河断了,平南王说起来还是他的祖父呢。

  这层亲戚没断开!

  义绝书只是说,他们父母没有教养赵仁河的义务了,赵仁河也没有孝顺他们的义务。

  还没断开这血脉亲情。

  于是,大过年的,都没过正月十五,赵仁河就拿到了断亲书。

  他非常痛快的签字之后,又去了平南县衙,大过年的断亲,县衙里干了一辈子的积年老吏都没见过这种事情。

  赵仁河又不怕麻烦的去了一趟府衙,将此事敲定砖脚,免得他们后悔。

  来办事的是马静派来的人,自然更是巴不得,俩人一拍即合,办事办的利索无比,那人也没打听别的,办完了事情立刻就启程回去报喜了,所以赵希伊他们错过了很多事情。

  有了“三书”的保证,赵仁河可是大松了一口气。

  放妾书,义绝书,断亲书。

  他彻底跟平南王府没一点干系了。

  以后平南王府再上门来叨扰,他可就真的不客气了。

  而且赵仁河留了个心眼儿,他让人将这些东西弄了六份。

  一份自然是给带回去的,一份留在县衙备案,一份留在府衙备案。

  一份他直接就让人送去了平南王府!

  剩下一份他留着,最后一份,他送到了舅舅那里,请师爷爷帮忙收藏起来:“这是六份原件之一,放在我那里我都不敢保证能万无一失,放到您这里,我就放心了。”

  “当我这里是什么地方?”孙应嘉特别口嫌体正直,嘴上说着嫌弃的要命,身体却很诚实的将东西收了起来。

  赵仁河给舅舅家早就送来了年礼,他因为守着妻孝的关系,也不宜在这里多停留,所以很快就回去了。

  他不方便出面,年礼都是赵瘸子挨家挨户送去的,加上九皇子李钊就在他们家,旁人也不能去,去了光是检查就要过三关,年礼更是被翻的乱七八糟,生怕有人对李钊不利。

  而且赵仁河还在妻孝当中,众人又要隐瞒势力,故而只是送了普通的年礼,看着花团锦簇,没有过“死门子”。

  就是没有不跟人来往的意思。

  李钊其实也就在这里过了十五,才离开赵家,但是留下来人,保护赵家,但是赵仁河觉得,好像是保护他那小侄子,他儿子似的。

  不过这样一来,赵氏一族再也不敢上门来骚扰他们家了。

  在开春之后,播种之前,何大根跑来了:“我都准备好了,咱们可以去游学了,虽然只在附近走一走,但也比在家里闷着强。”

  “行,我也该打点一下行装。”赵仁河道:“你看我们带谁出门合适?”

  “就我,你,还有两位武师父。”何大根道:“两位武师父也想出门走一走,他们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张三跟李四这一对儿,本来伤痕累累,甚至都影响到了他们的寿元,本来想着回来就等死的,后来被海福龙介绍给了自己的侄子,在平南王府开始就在调理身体,后来赵仁河出来之后,也没断了给他们调养,加上孙应嘉后来给配了药丸子,这些年调养下来,彻底的好了。

  寿元无碍,身体好了,俩人对徒弟们就更好了,加上赵仁河要出门走走,觉得是要去散散心,这才申请要同行,在附近转一转。

  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

  在平南府城里,一座清净的二进小院里,李四正在打点行装:“三爷也是够倒霉的,亲事亲事不舒心,媳妇儿娶进来,生个孩子还难产,最后还死了,是得出去散散心,这也太憋屈了,大过年的不说年礼,来了个断亲书,要我,我也得憋屈。”

  “我们不是跟彼此的家里都断亲了吗?还提这个做什么。”张三看他将东西打理成包袱:“别带太多的东西,我们骑马呢。”

  他们都是军伍出身,出门不爱坐车,都是骑马的,其实他们更喜欢乘船。

  “带多点吧,方便路上用,其实也没几件衣服。”李四又把药丸子装了个小盒子:“再说了,三爷肯定坐车走,到时候放他车上去。”

  他们在聊天,赵仁河也在跟何大根聊天,何大根在朝他吐苦水,老娘的逼婚,让何大根非常苦恼:“我娘不知道为什么非得要我赶紧成亲,可我也没有相中的姑娘家。”

  因为赵仁河的不幸,其他人都成亲了,现在只有几个是单着的,其中就有何大根。

  别人都是没爹没娘,没人催。

  何况自己也没有心上人,随着眼界的开阔,他的想法也更多一些,想跟兄弟们一样,找个合适自己的女子成亲。

  看看宋大千,如今跟喜枫的日子过得特别美好。

  再有刘大柱,也跟喜丹在一起,喜丹的肚子都大了,立秋就该生了。

  其他的人也都各有归属,他因为有个母亲在,怕婆媳关系不好相处,倒是没有女孩子跟他看对眼儿。

  在外人眼里,无父无母不是好事儿,可在他们这个小圈子里,却是择偶的条件之一。

  且他们都是跟自己人能说得上话,要是娶了或者嫁了外人,那规矩就跟世间一样,还有什么趣儿?

  后宅里,更是如此。

  海夫人自从名正言顺的成为了五品宜人之后,阖府都喊“太夫人”喊得响亮,这日子过得越发的舒坦了,如今正抱着孩子逗乐。

  孩子已经七个多月,正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像是在学着说话那般。

  小小的孩儿,穿着一身宝蓝底菖蒲纹的小衣裳,因为天气热所以露出了小手跟小脚丫儿,白白嫩嫩的样子,四肢圆滚滚的十分可爱。

  “我大孙子真可爱。”海夫人忍不住亲了孩子一口,笑着道:“将来大了,肯定是个帅小伙子!”

  小孩子越来越可爱,别说海夫人,就是赵仁河这个大老爷们儿都喜欢的不得了。

  时不时来看看的李奶娘更是如此,对自己儿子考科举的事情都不关心了,反而关心起了儿子的婚事:“也不知道要找个什么样的女孩子,这段时间一直在给他相看,就是不同意,看不上,还要张罗着出门去游学。”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我都是内宅妇人,不如外面爷们儿有眼光,他们总得自己愿意才行,你看看小河,要不是被太太摆了一道,至于有了儿子就没了媳妇儿吗?我说太太怎么那么好心?合着这女孩子身子骨儿不成,一命呜唿了,可怜丢下我孙儿……唉,都是命。”海夫人提起这个就很怨念。

  三太太全家都去了西北,连带着儿子跟儿媳妇,就留下俩小妾在王府里,占着三房的院落,当个看家望门的,比狗都不如。

  “那也不能总是单着啊。”李奶娘貌似很着急的样子:“要不,夫人给看看?有认识的合适的女孩子。”

  一旦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关心的就不是什么美颜打扮的了,而是孩子们的婚事。

  无奈的是,何大根一直是拒绝的,被李奶娘逼急了,连出门游学的招数都想出来了,虽然走的不远,可的确是躲出家门去了。

  “你啊,太着急了,我家要不是因为赵希伊跟马静的关系,我能让我儿子这么早娶媳妇儿吗?”海夫人现在已经能直唿赵希伊跟马静的名字了:“何况他才十九岁,不到及冠的年龄,都是个武举人了,一身武艺,我儿子可不及他这个奶兄弟,不过兄弟俩,一文一武,多好,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海夫人现在抱着大孙子,又有尊荣,心境平和的很,而且眼光也越来越看的长远了。

  她多少号知道儿子那一圈小势力,一个个都是出色的孩子,日后的成就,肯定低不了,有人成亲,却都是在那个小圈子里找的另一半,何大根这个有点麻烦,因为李奶娘。

  在没有摸清李奶娘底细之前,估计没有那个小圈子里的姑娘会嫁给何大根。

  这话李奶娘听了,心里着急可脸上却不宜再显露出来情绪,只能忍下了这股子焦急,改为看孩子。

  六七个月大的孩子,已经学会坐着了,只要他坐在那里,就笑呵呵的看着所有人,赵仁河每次看到,都觉得幸福的不得了。

  管他是谁的儿子,现在这就是老子的儿子!

  可爱的小奶娃娃谁不喜欢?哪怕是睡觉的时候,赵仁河看着都觉得好,小家伙儿的吃穿用度很奢侈,但是没办法,他亲叔叔就在跟前看着呢。

  光是珍珠爽身粉,就十斤八斤的送,用的配方据说是宫廷里的秘制。

  九殿下李钊每个月都要来看看,只是这个月没来,说是出门办差去了,回来再看孩子。

  赵仁河趁机收拾东西也出门去走一走,散散心。

  “我也不走远,就在附近走动走动。”赵仁河逗弄着小奶娃娃,又跟亲娘与奶娘道:“散散心而已,大根哥跟我一起。”

  “那你们俩早去早回。”知道儿子郁闷,海夫人没有反对,李奶娘就更没有理由反对了。

  只是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穿越重生]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2. [穿越重生] 蜀臣
  3. [穿越重生] 大唐开局圈地为王
  4. [穿越重生] 一品财缘小厨娘
  5. [穿越重生] 佛系选手的穿书日常【完结番外】
  6. [穿越重生] 大明烟火
  7. [穿越重生] 李治你别怂
  8. [穿越重生] 雏鹰的荣耀
  9. [穿越重生] 锦衣
  10. [穿越重生] 隋末扬旌
  11. [穿越重生] 演武令
  12. [穿越重生]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13. [穿越重生] 海上升明帝
  14. [穿越重生] 大明小学生
  15. [穿越重生] 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
  16. [穿越重生] 从李元芳开始
  17. [穿越重生] 骑砍三国之御寇
  18. [穿越重生] 红楼如此多骄
  19.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熊孩子
  20. [穿越重生] 活埋大清朝
  21. [穿越重生] 大魏春
  22. [穿越重生] 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23. [穿越重生]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24. [穿越重生] 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