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穿越重生>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187章 乐器行一日游

第187章 乐器行一日游

  他们实实在在的玩了一天,下午因为赶不回去了,就只好在此地住了一夜,幸好赵仁河怕时间不凑巧,将休沐日凑到了一起。

  加上府学的休沐日是每个月三日,就是为了方便某些学子来回家里的,毕竟到了他们这个秀才的功名上,有不少人都成家了。

  为了方便,有走读的,也有在书院里住宿的,赵仁河虽然年纪幼小,但是他走读,每日车接车送,加上出身,众人都不太敢惹他。

  他自己也跟众人和平相处。

  加上其他人也在书院里,这帮人形成一个小团体,在新生里还挺有名气,另有赵氏族人,以及赵仁河的两个哥哥也在书院里读书,但是赵仁河跟他的小伙伴们可都是上舍的廪生。

  也就是所谓的“尖子班”,最好的先生,最好的宿舍,都是他们的,待遇好啊。

  其次是监生,前面提过,监生其实就是花钱进来的有钱有势的人,他们不一定会认真读书,但是绝对会有机会读书。

  因为童子试关卡重重,有否其他途径入仕呢?

  其实,应试者老是不经过童子试、科考的,也能参加乡试。

  方法是参加所谓“纳粟入监”。

  这个制度始于明代中叶,一直行至今。

  “纳粟入监”就是花银子捐一个监生,取得乡试入场资格(更多的是,有钱不学的人捐监后并不入场应试,因为一考试就露馅儿啦)。

  这个途径,往往被看轻,花钱买到的“监生”是很不受读书人待见的。

  但也总有意外:明代罗圭七次应考都不能通过童子试,捐监后却在乡试、会试中连获第一名。

  这样的人不是有钱就是有权,当然要住的好,吃得好,睡得好了。

  但是一般都是来混日子的,没几个真心读书。

  主要是跟这里的学生们打好关系,不少人都是奔着结交关系网来的。

  再其次就是普通的生员,考试普普通通,学问勉勉强强,就赵仁河两个嫡兄那样的,能考就考,考不过就混日子。

  再往下就是增生了,然后是附生,前面都有介绍。

  尤其是赵仁河这个小三元的案首,他虽然不在书院里头住着,但是却有单独的一间南北通透的房舍,内里装修的很好,还有湘妃竹的帘子,红松木的床榻。

  他午间就跟奶兄弟在这里睡一觉。

  充作他书童的何大根平时也能蹭着他的光,在他们教室的北窗下听一听这里先生讲的课。

  其他人没这个待遇。

  赵仁河就琢磨给他脱籍的事情了。

  “我不着急!”何大根道:“你可别动作太大,让老爷知道了,非得扒了你的皮不可,还有,大爷跟二爷也都在隔壁上课,只是没有理由和借口来这边找咱们的麻烦,但早晚是个事儿啊。”

  就自家太太的脾气,何大根不得不防。

  “可你总这样也不是个事儿啊!”赵仁河还挠头了:“这一年大二年小的,早晚是要脱了这奴籍,好歹娶个清清白白的良家女子,给何家传宗接代,你母亲每日看着你,就不提这事儿?”

  何大根都十六了,按照府里头的规矩,二十岁之后,不论男女都要成个家,没人管是没人管的,何大根又不是没人管,李奶娘精明着呢。

  “我娘不着急,你着什么急?”何大根道:“你把他们都弄成了良籍,本身就够冒险的了,我可以再等等,男子不怕年纪大,我就是三十了照样能娶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回来,给我生七八个娃儿。”

  “那是你未来的媳妇儿,不是老母猪,还七八个娃儿……。”赵仁河拍了拍他厚实的肩膀:“算了,等我能出去的时候,带你母子俩一起走。”

  刚说完嫡亲兄长,嫡亲兄长那边就有事情了。

  大哥赵清,被赵希伊定亲了,定了的媳妇儿是平南府新任知府林韶,林致远的嫡出大女儿。

  二哥赵泽,也定了亲,定的是广城府新任知府贾明,贾崇真的嫡出三女儿。

  两个儿子,都娶了知府的女儿,还都是嫡女。

  赵珠也定亲了,她定亲的人家,是绍兴知府沙琥,沙明玉的嫡次子,沙林,字子轩。

  都是知府的官职,正五品跟从五品的人家。

  “三太太这是挑的好人家啊!”众人纷纷叹息,以前三太太看的可都是四品以上的人家,现在再看看定亲的人家,儿媳妇还好,都是嫡女,可女婿,却是个嫡次子。

  跟赵梦的夫婿没法儿比。

  定了亲,不代表婚事就顺利了。

  何大根回去两次,就带了消息回来:“听说三太太跟人家吹牛两位少爷的学业上进,亲家公那边就说了,等考中了进士再完婚,要来一个”大登科后小登科”呢,三太太就同意了,三老爷在家都骂了她三天了!”

  “是该骂,我那两位兄长,大家都在书院里头读书,什么样儿你们不知道吗?书院里半年考试他们俩的成绩都在中下游,如何能中举?”赵仁河摇了摇头:“就算是头悬梁锥刺股,那也只能逼着他们来,中举吊车尾可以,进士及第就……难了。”

  “没关系,我们只当看戏,三太太还是有点子手段的,她相看的人家姑娘年纪都还小,能等个二三年。”何大根如今也跟侯大宝似的,喜欢八卦消息了:“有的是时间,呵呵呵……。”

  “嗯,他们有时间,我们没有,趁着年轻,赶紧考试。”赵仁河看着外面蔚蓝的天空:“早点自立才行。”

  但他还是需要时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仁河也开始学习更深奥的东西,君子六艺里,有曲乐一篇,赵仁河小时候没少去蹭学习班。

  因为声乐学习班,头三期都是免费的,他就什么都试学了一下,最后发现,感兴趣的一个都没有。

  倒是各种乐器他玩了个遍。

  从古典乐器,长笛、短笛、古筝;到西方乐器的长号、短号、风琴等等。

  不过呢,都是一瓶不满半瓶子咣当。

  只会揍个小曲儿,无法达到熟练或者精通的程度。

  赵仁河挑了好几天,也没确定下要搞个什么乐器。

  “要不,你出门去乐器行看看?”书院里的山长,是一个叫孔峰,孔友佳的六十岁老头儿,据说是孔府上的旁支。

  老头儿虽然花白的胡子,满脸的褶子,跟孙应嘉同岁但是看着像是两代人。

  但是他乃真正的鸿儒,起码也是一个国学大师级别的存在。

  一身书香气,气度儒雅,目光慈和。

  “山长,学生也不知道要学什么乐器,以前跟同窗们在一起学习乐器,培养气度,但是什么乐器都能拿到手里头,但却不感兴趣。”赵仁河自己也挠头:“外面的乐器行,乐器比较多吗?”

  “是,听说外面的乐器行的乐器比较丰富,还有外洋来的西洋乐器。”孔峰摸摸胡子:“我们还没人会那东西呢。”

  “那学生去看看,万一学生看上西洋乐器呢?”赵仁河乐了:“我们书院的人还没有会玩西洋乐器的呢?”

  “那老夫跟你一起去看看,西洋乐器啊,老夫也没见人演奏过,港口有一些西洋的水手们倒是演奏过,可总觉得那些五大三粗的人,弹奏出来的调子,不太合适。”孔峰山长也是人老心不老,竟然真的跟赵仁河一起,带着好些个学子出门,一群人去了本地最大的一处乐器行。

  那里的乐器的确很多,也有西洋乐器。

  但不多,可赵仁河也看到了熟悉的乐器,竟然有小提琴、管风琴和圆号,以及一些,赵仁河也认不出来的西洋乐器。

  乐器的发展史,赵仁河知道一点,一些乐器在古代和现代是两个样子。

  所以他能认出来的,不多,也就那么两三样。

  不过对于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其他人只是好奇的看了看西洋乐器,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这些东西要怎么玩儿。

  赵仁河非常自信的走了过去,拿起了小提琴,他想给他们演奏一曲《梁祝》,这个经典啊。

  但是当他将弓弦放上去,一拉……“咯吱”的声音,特别像是毛驴放屁的动静。

  他这动静太突出了,瞬间,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孔峰山长摸着胡子,差点儿揪下来自己心爱的胡须:“赵河,你要是不会的话,就别摆弄了。”

  声音好难听啊!

  连乐器行的掌柜的都道:“这是洋人们玩的东西,我们就是图个新鲜,才进来一批货,但是一直卖不出去,实在不行,我们就打算送去港口那边,看那些洋人要不要。”

  国人根本不会摆弄这东西。

  “不是,我就是试一试。”赵仁河满脸通红:“我调试一下。”

  他还真的会调试小提琴,这可是童子功,但是可惜啊,众所周知,调试乐器要不断地发声,这动静可不怎么好听。

  他又解释不了,最后一咬牙:“这个小提琴,我买了!”

  众人的表情,一言难尽。

  赵仁河低头,他只是买了一个没有调试好的小提琴而已。

  然后他就看到了二胡,这个好,他会拉《二泉映月》!

  “这个……你要不试试?”众人看到他又看上了个拉弦的乐器,不由得嘴角抽了抽。

  “我试试。”赵仁河就真的坐在那里,动了动手指,紧了紧弦,想了一下,没有拉《二泉映月》,而是改拉了一曲欢快的《赛马》。

  《二泉映月》曲风有些悲伤,还是《赛马》好一些。

  果然,拉完之后,他赢得了掌声!

  “这首曲子从来没有听过,叫什么?”孔峰山长非常喜欢这个曲子:“充满了张扬的活力。”

  “这个叫赛马!”赵仁河笑了:“乐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现得惟妙惟肖。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赛马盛况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只可惜,这里没有群马的嘶鸣声。”

  “好曲子,我们在海边见过大海,却没有看过草原呢!”

  “果然是首好曲子。”

  “是小河案首自己做的曲子吗?”

  “哦,这个不是。”赵仁河摇头:“是一位叫黄海怀的老先生创作的,我听过好几次,他是北边的人,见过辽阔的草原,这次是来看大海的,很有意思的一位老先生,只可惜,他不几日就离开了这里,回老家去了,听说老家是在关外。”

  众人纷纷惋惜,但这首曲子,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

  倒是别人也有相中的乐器,丁大力这样的壮汉,竟然喜欢吹笛子,他中气十足,一口气能吹好几个曲子!

  宋大千喜欢葫芦丝:“这个东西很有趣。”

  赵仁河看他竟然拿了葫芦丝:“这个我也会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穿越重生]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2. [穿越重生] 蜀臣
  3. [穿越重生] 大唐开局圈地为王
  4. [穿越重生] 一品财缘小厨娘
  5. [穿越重生] 佛系选手的穿书日常【完结番外】
  6. [穿越重生] 大明烟火
  7. [穿越重生] 李治你别怂
  8. [穿越重生] 雏鹰的荣耀
  9. [穿越重生] 锦衣
  10. [穿越重生] 隋末扬旌
  11. [穿越重生] 演武令
  12. [穿越重生]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13. [穿越重生] 海上升明帝
  14. [穿越重生] 大明小学生
  15. [穿越重生] 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
  16. [穿越重生] 从李元芳开始
  17. [穿越重生] 骑砍三国之御寇
  18. [穿越重生] 红楼如此多骄
  19.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熊孩子
  20. [穿越重生] 活埋大清朝
  21. [穿越重生] 大魏春
  22. [穿越重生] 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23. [穿越重生]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24. [穿越重生] 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