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86章 出鞘(上)

第86章 出鞘(上)

  凤阳是老朱家的龙兴之地,也是大明的中都,对于明廷而言,有着相当特殊的意义。

  当初农民军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带军攻克凤阳,瞬时就让崇祯震怒,毕竟在这个迷信的时代,龙兴之地被破坏,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弘光以后,凤阳不复明廷之手,北、中、南三京全部丧失,这也是朱由榔即位时,许多江南士绅已经失去了对明廷信心的原因,毕竟只听说过偏安江南一隅,还能苟延残喘,没听说过跑到两广还能打回来的。

  而此时,满清抛出的条件不可谓不大方,让出荆州,意味着湖广北部的战略要点,除了襄阳外,都归入明军掌握。

  让出淮河以南,尤其是凤阳,且不论地理战略的让步,在政治上,就已经是巨大牺牲了。

  这很容易使一些本来就不大支持北伐,或者说,由于崇祯以来朝廷屡战屡败,对于明廷信心不充足,担心北伐失利,希望延缓几年的朝中官员和士绅们,理由更加充足。

  毕竟能直接通过谈判议和得到的东西,为什么非得打呢?

  这些人倒也不会直接反对北伐,而是反对“准备不充分”,他们常引用的例子,就是东晋的元嘉北伐和南宋的孝宗北伐,都属于准备不充分,仓皇上马,最后一无所获,甚至还有所损失。

  很快,就有礼部的一个郎中带头,出列向朱由榔表示“祝贺”

  “恭贺陛下光复中都,上慰宗庙啊!”

  紧接着七八个想拍马屁的官员也纷纷出列,朝天子陛前恭贺。

  但为首的五位阁臣和都察院老大王夫之却一动不动。

  朱由榔自己也只是略微点头,毫无回应,让几名官员都有些尴尬。

  而后他转过头,笑着对图海道

  “看来多尔衮下了血本啊,这番条件,在你们朝中,怕也是不少人反对吧?”

  图海回应

  “确实如此,摄政王为了两国交好,不惜顶着朝中许多王公大臣的压力和反对,才提出了这两个条件。”

  朱由榔长叹一声

  “对啊,自甲申以来,朝中不少忠臣自北方流离南下,却将自家家眷丢在了北面,如能换回这些人,也算对得起他们的忠心。”

  “荆州是江汉重地,如能得之,长江中游的防线便能固若金汤,不必害怕清兵南下。”

  “自古守江必守淮,若能得淮河以南,便可稳固东面防务,再加上川陕已落入我手,江南从此无兵戈之患,更何况还有一个大明的龙兴之地在。”

  天子一字一句地细数着满清提出的条件,让殿下臣工不知所措,莫非陛下真的打算议和?

  倒也不是也受不了,毕竟东征收复江南才过去三年,可能朝廷的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呢?

  唯有为首的内阁宰执们知道详情,静静等候。

  “不过,可惜啊!”

  朱由榔话锋一转,突然叹息道

  图海有些茫然

  “陛下还有何疑虑?”

  朱由榔淡淡说道

  “可惜,我大明将士,已经出发了!”

  图海闻言,先是一愣,而后急忙道

  “陛下莫非说笑?我两国尚在谈判之时......”

  “朕有说要跟你们谈吗?”

  朱由榔直接打断

  图海这才反应过来,对方此时还只是接见了满清使团,可还没派官员和自己谈判啊。

  朱由榔也不卖关子,解释道

  “江淮,我光复后军将士已经自滁州北上,进逼凤阳,这时候,怕是已经打起来了。”

  直到此时,图海已然不抱希望,反而平静下来

  “如此说,陛下已经不打算议和,执意开战了?”

  朱由榔正色回应

  “朕与尔等之间,别无他路,唯有一战。”

  图海还是有些不甘心

  “难道就无半点平息兵戈之可能吗?”

  朱由榔面无表情

  “也行,告诉多尔衮,解散八旗,把那小皇帝送过来,自己再找个地方自裁了,就可以不用打。”

  言道此处,图海也无言以对,附手告辞。

  而刚刚听到朱由榔似是有意议和的陈之遴,本来峰回路转,心中宽松下来,结果又听到这番对话,顿时觉得自己小命危矣,害怕朱由榔一个不爽,把他砍了,连忙跪地求饶、涕泗横流。br>
  “陛下明鉴,臣,臣当初也是被迫从贼,心中无时无刻不思念大明啊!”

  朱由榔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你说你无时无刻不思念大明?”

  “千真万确!”

  “那好吧,放心,朕会把你放回去的。”

  陈之遴闻言哑然,一时不知如何回复。

  接着朱由榔又对图海道

  “我原以为北边都是些只知搏杀弓马的蛮汉,没想到也有文武宜章的人才,回去吧,好好准备一番,届时战阵之上,让朕看看,你们满洲的青年俊杰,到底有多大本事。”

  随后瞿式耜出列,将一封绢帛写成的战书递给图海。

  这时所有人都明白,天子和宰执们,怕是早就已经决定好了。

  图海只得拿起绢帛,作礼后准备离去,正当要走时,又实在忍不住,回过头问了朱由榔一个问题。

  “外臣不明白,陛下为何就如此坚定呢?”

  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中,不乏坚毅果决者,但他们的决策,大多是出于对自己统治的考量,比如当年北伐的刘裕,虽然势如破竹,却更多是为了自己篡位做准备,并没有真的打算恢复中原。

  图海精通史策,对于此时的明廷,其实拖两年更加有利,毕竟南面的经济优势是在不断累积的。

  朱由榔淡淡回应

  “黄羲之说朕并非受命于天,而是受命于民,说得不错。”

  “若非当年尧山、军山湖无数军民舍生忘死,朕还不知道在哪喂野狗呢,他们之所以愿意为朕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不是因为朕是什么天命所眷,而是因为朕抗清!”

  “若与北虏媾和,朕百年之后,以何面目,相对尧山、鄱阳军民?”

  这就是朱由榔坚定抗清的原因,否则老百姓,士人,军队凭什么支持你?因为你是皇室?别开玩笑了,顺军、西军杀的宗室王爷还少吗?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朱由榔抗清!

  因为坚定抗清,和明廷血海深仇的顺军、西军余部才愿意投入麾下,因为抗清,他的军队才能在一路上获得当地士民的支持与拥护。

  可以说,抗清这杆大旗,才是朱由榔真正的合法性来源。

  就像当年朱元璋给自己找的合法性支撑,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图海退下后,瞿式耜接着拿出一封圣旨,正式宣告北伐。

  “慨自辽东倡叛,神京陆沉。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踞中原。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凡有血气,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

  “本朝奉天倡义,代罪吊民,卧薪尝胆,法古用兵。生聚教训,已逾十年。正朔难偏,仅存一线。兹者亲统大师,首取燕云,出生民于水火,复汉官之威仪。”

  言罢,朱由榔突然站立身来,面前琉冕摇动,拔出腰间天子剑

  “锃!”

  一声划过,锐利的锋刃竟是将身侧一具香炉分作两瓣。

  咔嚓之后,滚落在地。

  “朕意已决,再有言和者,斩!”

  ......

  兹令光复大都督府同知,武威郡王李定国,为征虏大将军,领光复左军、后军,自江淮北上,进克齐鲁,同时统筹各路北伐大军。

  枢密使李过为副将军,领光复前军、中军,自武昌北上,剑指襄樊、河南。

  文安之挂征虏大将军府长史衔,督理光复右军、骑军,并督抚蒙古诸部,自关中东出,直往河东、河南。

  郑成功加征东将军衔,以水师,从辽东方向侧击满清后背。

  天子朱由榔亲自坐镇东路。

  北伐不是一般的局部战争,而是全面冲突,除了军中将帅外,大量文官也要随行,负责后勤和督抚事宜。

  西面文安之军政一把抓自然不用管,郑成功那边战斗规模不大,又有朝鲜作后方,也无需多费心,有陈贞慧加冒襄即可。

  但中、东两路还是需要一番部属的。

  最后,由堵胤锡出镇湖广,随李过一同北上,王夫之出镇江淮,随天子和李定国一同北上。

  其余六部之中也有大量官员随行御驾,基本每个部门都得出一个侍郎、郎中。

  同时等秋闱以后,吏部方面已经储备了一批预备官员,只等北伐光复就地后,马上就地重建政权。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威远侯府
  2. [历史军事] 姐夫帮你打天下
  3. [历史军事]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4. [历史军事] 豪门龙婿
  5. [历史军事] 我祖父是朱元璋
  6. [历史军事] 暗斗
  7. [历史军事] 1627崛起南海
  8. [历史军事] 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
  9. [历史军事]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10. [历史军事] 荣耀大秦
  11. [历史军事] 宋朝小厨神
  12. [历史军事] 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13. [历史军事] 农女致富记
  14. [历史军事] 逍遥驸马爷
  15. [历史军事]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16. [历史军事] 太子妃请自重,我是太监啊!
  17. [历史军事] 大唐长生家族
  18. [历史军事] 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
  19. [历史军事] 离石游记
  20. [历史军事] 就想安心种田,咋就那么难
  21. [历史军事] 娇养反派后我和魔尊HE了
  22. [历史军事] 明灯易学实录
  23. [历史军事] 潜伏从伪装者开始
  24. [历史军事] 锦衣千岁:三日内,大破五十万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