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第143章 赌约达成

第143章 赌约达成

  老朱带着一众应试举子下田劳作的事,终究是如他所愿的传遍了天下。

  报纸发行虽局限直隶。

  但天下漕运行商皆绕不开此处,自然就在两月之内,通过悠悠众口,将天子重农的刻板认知传扬大明。

  到这时,距离报纸发行已经过去两个月了。

  从最早一批抵京的举子到达之日起算,整整三个月的轮转辛劳,着实是替朝廷六部五寺解决了诸多“疑难杂症”。

  除了要求的老卒卸甲还乡的迁户和安置,老朱早已批复,只是受限于人手或银两不足积压在六部的奏书和预案,也几乎处理一空。

  见此,老朱也难得宣旨,下令罢朝三日。

  给连轴转了三月的朝堂众臣们三日的休沐假期。

  毕竟如今送到御书房借的奏书,有八成都是朝野各省府上奏,请求拨人的。

  实在没什么看头。

  只等敲定这些应试举子各自的去处。

  这批从老朱转到六部,又从六部一股脑安排地方处理的诸多奏书和预案,自然就有人帮各省府操办了。

  而就在所有应试举子试用期满,通过考核的这天。

  朱标按常升的建议下达诏令。

  在东宫中,为所有应试举子设下庆功宴。

  时隔两三月,再次在东宫齐聚时,这帮来自天南地北的应试举子们的脸上都挂上笑容。

  他们穿着都差不多的常服。

  虽然还有多人互不相识。

  但经过了同样的磨难与考验,彼此之间都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大多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地域和性格的隔阂了。

  虽然他们的脸上都还带着些稚嫩。

  但相较于两三个月前的自己,他们都清楚,自己和过去是怎样的天壤之别。

  当他们抵达晚宴的会场时。

  看到的是这样的模样。

  东宫里最大的空地上,中间堆砌了诸多的土灶,上置不少碗碟和几盆调教,周围以许多木架将空地分隔,上置如水产市场般的运输用木箱,里面切切实实的装着不少海产。

  但也有一大批的木架上,摆放着许多蔬菜。

  众多举子们看的都觉眼熟。

  仔细一瞧。

  这不就是他们自己种下的那些蔬菜吗?

  不过相较于两个月前,他们此时都能坦然面对,甚至上前看看这菜新不新鲜。

  而朱标也在此时走了出来。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3166

  “免礼。”

  朱标站在专门为他垒起的的高台上,看着下方的举子们,举着一个铁喇叭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

  在场的举子们脸上都浮现出了一抹笑容和敬意。

  三个月时间。

  他们每个人都曾与太子殿下接触,也常常同太子殿下一同下田耕作。

  更时时受到太子殿下的鼓舞和关心。

  这让这些举子们在了解太子殿下秉性的同时。

  不仅折服于他的人格魅力,更折服于太子对每个臣子都给予了尊重,甚至有错也不苛责,而是鼓励与帮助弥补的宽阔胸怀。

  “一晃三月。”

  “孤还记得诸位第一次到东宫面试时窘态。”

  “到如今,只需再稍加磨砺,你们都可称之为朝廷肱骨,中流砥柱了。”

  一番感慨和激励的话语。

  直听的下方的举子们心神摇曳。

  也不知是那个举子带的头,就听有人喊道:“愿为太子殿下效死!”

  “对,愿为太子殿下效死!”

  整整三个月的接触。

  再加上此时的氛围感染,这些举子们这会当真是愿意把心剖出来给朱标以示忠心的。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

  也不去计较他们言语中犯的忌讳。

  别说是在东宫。

  就是当着老朱的面这样喊,老朱也只会笑呵呵的点点头,不会记怪。

  朱标按了按手,让大家伙的情绪稍稍冷静下来。

  “孤不需要你们效死。”

  “大明也不需要。”

  他话语一顿,对视着所有举子很是语重心长的说道:“孤要你们好好活着,好好品味着三个月里处理过的奏书,遭受过的磨炼。”

  “然后赴任地方。”

  “去看看你们任地的百姓,去看看他们过的日子,然后好好的想一想,你们是否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

  “相信即便只是让百姓每餐有条件多吃半两米。”

  “或让百姓每家能添上一件衣。”

  “哪怕只是让他们的茅草屋里不再漏雨。“

  “只消如此,孤便代这天下的百姓,谢过诸位父母官的恩泽了。”

  当全场的举子们看着太子殿下眼含热泪,在高台上依次转向,向着自己深深稽首时。看書喇

  在场的举子们无不深有感触,动容的跪地立誓到:“臣,定不负太子所望!”×3166

  这一幕。

  直看的不远处偏殿窗后的老朱笑咧出大牙。

  一旁的常升也不由“啧啧”了两句道:“姐夫这帝王心术如今可算是越发烂熟于心了。

  老朱听的不爽,登时转头喝道。

  “呸,什么帝王心术。”

  “你姐夫这明明就是天生贤王,可比尧舜!你再给咱编排一个试试。”

  常升翻了个白眼扁扁嘴。

  不去和老朱争论这点没营养的事。

  看着一番君臣约定之后,已然正式开始的东宫烧烤自助晚宴,常升若有所指的提醒到:“叔伯,如今朝堂一口气增补了近三百人手。”

  “剩下这些人发到地方。”

  “不说都能当一方知县,但当个县丞,代知县也是绰绰有余的。”

  “加之这些官员全部都是中枢培养出来。”

  “在远近亲疏,奉公守法,政令执行的效率上,他们都远强与之前的官员,只是还需熟悉各地环境,再稍加磨炼。”

  “如此,朝廷已不缺什么人手了吧。”

  老朱敏锐的眯了眯眼,警惕的问道:“你小子又打什么鬼主意呢?”

  常升竖起一根手指摆了摆。

  “您别忘了,个月之前,咱叔侄俩立下了君子赌约,如今侄儿都在限期内一一达成。”

  “还帮着处理了不少事情。”

  “眼看朝廷用人紧要,侄儿可是特地等到东宫试科举告一段落才重提此事。”

  “否则,半个月前,侄儿就该拉着姐夫出宫了。”

  老朱刚想开口不认账。

  常升就提前打断施法到:“当初这个约定是咱们叔侄俩在婶婶面前定下的,之前走私案所剩的二十五万两,您自己签了收条。”

  “报社这三个月进项被您划拨了三十万两的记录,东宫也有账可查。”

  “这些我都已经给婶婶看过。”

  “叔伯别不是不想认账吧。”

  “你!”他不熟悉的他说不出话的感觉,时隔两个多月又回来了。

  老朱一手指着常升,半天却也想不出什么耍赖的说辞,只得强使绊子道:“你和标儿要做什么咱不管,但太子身为大明国储,岂能随意出京。”

  说罢,老朱就拂袖而去。

  只留身后脸上挂笑的常升。

  望着已经开始飘香的东宫晚宴,常升扭身就走。

  下值!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从寒门新郎开始
  2. [历史军事] 这个衙门有点凶
  3. [历史军事] 潜伏在女帝宫廷的假太监
  4. [历史军事] 大宋小商圣
  5. [历史军事] 亮剑:老子是丁伟
  6. [历史军事] 大明最后一个军阀
  7. [历史军事] 绝世高手
  8. [历史军事]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9. [历史军事] 抗战之烽火漫天
  10. [历史军事] 1635改变世界
  11. [历史军事] 清正史编代
  12. [历史军事] 盛唐风流
  13. [历史军事] 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
  14. [历史军事] 穿越之偷天换日
  15.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当驸马
  16. [历史军事] 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
  17. [历史军事] 逆流启明
  18. [历史军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19. [历史军事] 谍影霸主
  20. [历史军事] 我的老板是曹操
  21. [历史军事] 猎户家的小妻宝
  22. [历史军事]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
  23. [历史军事] 寒门小甜妻
  24. [历史军事] 三国之问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