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哥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第229章 报纸诞生那不得不说的原因

第229章 报纸诞生那不得不说的原因

  辩论还在无营养,但热闹的继续。

  “身为亲王,操持经商贱业,与民争利,当禁止。”

  “我这不是操持贱业,我是在为国做事。因为我的商业帝国的运转,让南方的过剩的粮食,由原先的糙米一石,只能卖两钱银子,而且还滞销没有销路,造成谷贱伤农。我将它贩运到西北,结果现在,南方恢复到了正常年景的四钱银子,保证了农民有正常的收入,缴纳了国家的赋税。而北方在去年的时候,因为天灾人祸几乎颗粒无收,西安和太原的米涨到了每升2.5两银子,也就是25两银子一石,弄得中产之家纷纷破产,富贵之家,嗷嗷待哺。

  而在我进行了这种商业运转之后,现在的西北粮食价格,又回归到了正常的每石一两二钱。这样活了多少人?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说瞎话吗?

  我这哪里是与民争利,我这是给天下百姓送福利。

  我给南方的穷苦百姓带去了利润,我给北方的百姓减轻了生活成本。

  如果诸位大佬,也能做到这一点,我倒是鼓励你们用这种办法与民争利,将百姓买不起的东西价格都降下来。”

  人家秦王说的是事实,你还真就没有办法反驳。但明明看他赚的盆满钵满,明明就是与民争利,但又为何做到了这种效果呢?

  这些熟读圣贤书的人,就真的搞不懂了。

  “你穷兵黩武,肆意的扩充军队,意图不轨。”

  “西北动乱无比,已经彻底糜烂,我养的这些军队是为了平乱。我的军队又没吃你家大米饭。如果按照你们的道理,为了平乱西北,需不需要养兵?

  不说我新招募的这些将士,就是原先西北三边以及内地的官兵数额,需不需要保证?那好吧,你们给我拿钱来。”

  一提要钱,大家当时就头疼无比,严重的表示,要钱钱没有,要命舍不得,爱咋地咋地。

  “本人用自己赚来的钱,养活了这一支精兵强将,如果你们认为我意图谋反,那我就用在国家上,我现在就领兵杀进河南,剿灭高迎祥十三家七十二营。”

  一提这事,所有的官员就立刻反对。

  你已经占据了西北,你还要把手伸进中原,那怎么了得?不许,绝对的不许。

  各种各样的弹劾真是层出不穷。

  而朱由检又摆事实讲道理,驳斥他们哑口无言。

  这一番隔空互怼,一直是朱由检处于被动,这让他感觉到有些憋屈。

  既然舆论战已经开打,风气以成,天下百姓每日翘首以盼等待连载,而那些饥寒交迫的驿卒,更是指望着这刊发的邸报,来给他们带来一笔收入,以便让他们可以从一天两顿稀粥,变成可以加上几个窝头的局面。

  而这个时候,东林却哑火了。

  这怎么行,大家都还等着呢,有的是等着继续思考,有的等着朱由检又有什么惊人之语,有的还等米下锅,这怎么就偃旗息鼓啦?

  好好的一个网文,怎么能太监?这会让书友抓狂,责编出离愤怒的。

  好吧,你哑火啦,那我搞事情吧,咱们得继续不是?

  于是,在朱由检的授意下,一项名不见经传的漕河总督,赵四海这个朱由检狗腿子,突然蹦出来,上书弹劾东林抑制商业误国。当再开海禁繁荣大明,引进国外银子,来缓解大明通缩,来解决大明财政收入,不得不一半银子一半实物,耗损过大的弊端。

  好了,找到话题了。

  论坛吗,必须有人搞事情找话题才热闹。

  既然你放出狗腿谈海禁,那我就反击你朱由检。

  于是,一篇弹劾朱由检纵容陕西巡抚洪承畴,西南四省张慎言不顾国法,擅与外邦私通贸易的折子,登上大明邸报。

  然后为了把事情搞大,也可以说为了把事情搞的更热闹,天启难得的加了编者按,编者按上说——朱由检,你命令张慎言洪承畴,自辩吧。

  玩了,完啦?这编者也太敷衍了吧。

  但字越少,事越大。

  朱由检立刻撸胳膊挽袖子,组织了自己手下精兵强将笔杆子,开怼。

  首先,张慎言上书自辩。这老头乐啊,自己正好不能名正言顺的划归天机府呢,这送刀子的来啦。

  于是,张慎言痛苦的自辩,臣为朝廷之臣,本非秦王之属,如此污蔑臣心,臣当何去何从?看書溂

  这一自辩,倒是打醒了朝堂诸位,不好,这次矛头对错了方向,这是将自己人,推给了敌人。

  刚出来解释。

  结果张慎言一个但是,彻底的让他们绝望:“但是,既然朝堂已经将臣划归秦王所属,划归天机府名下,那臣就勉为其难,反正给秦王当差也是当差,给朝廷当差也不差,那我就就近方便了。

  你们弹劾我遵照秦王令旨私通南方属国,我冤枉啊,我不是私通,我是尊照天机府的律法办事啊。就比如,我为保持对蠢蠢欲动的土司的震慑,为大明守护南疆安全稳定,所以,我极力维护一支强大的五万的南方军团。为此屡次上书朝廷请拨军费,结果次次落空,我有某某日上书为证明,我有某某人回复为凭。

  于是,天启下旨,邸报扩版,加印,但不加价。咱们以量取胜。

  大家更加踊跃购买,毕竟读完内容,这东西糊窗户也满不错的吗,上厕所也好用。这钱,不浪费。

  张慎言继续上书,既然国库不拨付军饷,那好,我自筹可以了吧。

  自筹的办法就是将大明多余的物资,贩运到南方诸国去。

  我这是走陆路,自古的茶马古道,和你海禁有毛线关系?大明虽然明令禁海,你明令禁止陆路了吗?

  法无明令禁止既为合法,所以我合法经营,没错,为国敛财养兵不寒颤。

  然后,洪承畴上书驳斥对自己的弹劾。

  自古就有丝绸之路,就是沟通东西要道。没有这条路,你们餐桌上哪来的西红柿黄瓜,哪里来消暑圣品西瓜,哪里有酸甜可口的葡萄,来解你口腹之欲,让你生活有滋有味?

  在大谈特谈自古以来之后,拿出来有利的证据。往来沟通,才使得强汉辉煌,大唐光芒遍及天下,才能使得我们先祖洪武爷的凡日月照耀之地,皆备大明恩德的初衷得以实现。

  再说了,没有贸易的时候,西域诸国为了获取中原物资,而缕缕犯边,让朝廷无力应付。而朝廷却无钱养兵防御。那我赚蛮族外邦的钱,来武装军队,防备外邦,这难道不是先贤说的,就食于敌的教导吗?

  于是邸报风向大变,开始热烈的争论对外开放贸易的优劣好处,那每日争吵的热火朝天。就此,为未来朱由检再次开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未来大明的资本主义萌芽,起到了催生的作用。实业兴国,贸易兴邦,走向国际的理念,已经悄悄的埋进了人心。

  这就是朱由检掀起这场辩论的真正目的。种子已经埋下了,那么发芽的时候还晚吗?

  于是天启高兴的再次做出新的编者按:“刚刚开始是朝堂和秦王辩论,现在是朝廷和天机府辩论,不够热闹。来,开放天下言论,谁都可以向本邸报投稿,说出自己的想法,朕下特旨,言者无罪。”

  这一下彻底的热闹了。天下士子本来就以谈论国事忧国忧民为己任,但限于莫谈国事而不敢谈,因为没有官职而无处可谈,这下好了,皇上下旨言者无罪了,那就谈吧。

  谁还没有个想法呢,万一刊登出来引起关注,说不定就一步登天,最少投稿多了,还能大出风头,搞出名气来不是?

  于是各种想法纷纷出炉。

  你说为反击对外贸易之论,我就说为反对反对对外贸易之论的之论。

  然后他跳出来,为反对反对反对对外贸易之论的之论的之论,然后——最终标题都比内容长了。

  然后,就发展到人身攻击了,比如说那个坚持海禁的那谁,他从他儿媳房间出来,被儿子追打八条街,那不得不说的事。

  还有那个坚持对外贸易的那谁,他的小妾和马夫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看辩论还能看花边新闻,大家购买邸报的热情更高了,一时间邸报大印销量大涨,天启和驿卒们赚的是合不拢嘴。

  但弊端也出来了,那就是朝廷正经的公开公文没有板面了,官员们想看朝廷的公文信息,得在这海量的信息里仔细的寻找,一不留心,落了。

  怎么办?

  这次不用朱由检这个灯塔了。天启决定,将专门另开一种,按照皇弟的意思,就叫《大明朝闻》报,朝闻道夕死可矣吗,一天出一期,来吧,掏钱问道吧。

  报纸正式问世了,辩论依旧延续。只要一个话题稍微冷落了,朱由检就发动手下笔杆子,立刻再鼓捣出来一个。反正只要你弄出一个话题,以辩论不能输的东林来说,那就必须接招。

  这就无形中,为大明朝闻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稿件。

  而无形中,隐藏暗处的朱由检也在慢慢的将自己的治国理念推向社会,让社会贤达在辩论中有所领悟他的好与坏。

  而天下百姓,合上报纸一个个扪心自问,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先天下人的耳目被蒙蔽啦,要是这个亲王依旧监国,那该多好啊,那帮发动军事政变的朝臣,简直一个个就是祸国殃民的佞臣贼子,当诛杀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