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贸易顺差

  南方需要北方的铁料,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年代,南方还没有发现大型的铁矿。这些铁矿都在北方。

  而由于这个年代运输不发达,造成了物资贸易的不平衡。

  南方在为一把镰刀而发愁,但北方各地的钢铁厂,却在为卖不出去铁料而濒临倒闭。

  大明的铁料多不多?

  大明的钢铁产量已经是世界的首位,到天启五年,官府记载每年生产出来的铁,已经达到了在这个年代恐怖的九千五百万斤,折算成石,接近九十五万石,是这个时代欧洲产铁量的总和还多一点。

  这么点钢铁在后世不算什么,还不如一个稍有规模的小钢铁厂的产量呢,但在这个年代钢铁最大的吞金兽,铁路和建筑还没有出现,所以这个量就相当的恐怖了。

  有这样的产量,其实还要归功于魏忠贤。

  魏忠贤为了收取矿税,同时也为了满足越来越大的战争需求,将原先铁的出产,由官营直接放开允许民营。

  刚开始的时候,看到有利可图,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多出来的铁厂,是按照生产出铁的产量,向兵部和工部按比例缴纳实物征收税赋的。

  但精明的魏忠贤却发现,那些铁厂缴纳上来的铁,质量参差不齐,废品居高不下,明显是那些铁老板在糊弄自己。于是他就又颁布了一条法令,那就是以银代铁,一个铁厂不管你生产多少,给你一个定额的税收银子,然后将这笔银子划拨给工部和兵部,你们需要什么样质量的铁料打造武器装备,你们自己去买,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办法。

  刚开始的时候,大明的财政还算过得去,采购量非常大,那些投入铁厂的人见有利可图,分分新建或者是扩建。

  结果随着财政越来越窘迫,朝廷已经装备不起将士们的武器装备了,于是官府的采购就连年的萎缩。

  现在许许多多北方的铁厂,都陷入了半饥半饱的生存状态。

  然而由于南方现在还没发现高品位大型的铁矿,南方几乎不生产钢铁,而又因为南方天气潮湿闷热,铁器生锈腐烂的快,消耗量又极大。

  但是所有的商人们,又都不愿意贩卖这种在他们眼中,比别的产品利润要低得多的产品,再加上运输成本过高,就出现了现在的状况。北方铁厂奄奄一息,出现滞销,而南方的百姓却无铁质工具可用。

  赵四海认为这个商机不错:“我的团队从南方运过来粮食,空回去也是一笔费用,如果装上铁料贩卖过去,虽然利润并不丰厚,但架不住咱们往来的次数多运量大,就能够弥补一些我们采购粮食的资金缺口。”

  这就有了配货站的意思了。

  “而我真正手中最赚钱的法宝,却是我的磷肥。”

  听到这个名词,大家就再次糊涂了,你什么时候有这个叫做磷肥的赚钱法宝了?我们怎么不知道。难道你们一家四口,在床上鼓捣出来的吗?

  于是朱由检就询问兼管矿山的徐光启:“老大人,我们矿山上已经积攒多少磷肥了?”

  徐光启就愣了一下:“磷肥,什么磷肥,难道王爷说的就是你为了安排灾民就业,做出来的那些石粉吗?”

  朱由检就笑着说道:“老大人,那可不是普通的石粉,那是磷肥,那东西放在水里过一段时间会溶解的,那可是庄稼的好肥料,被人称呼为是庄稼的血液。以后你用在甘薯上,我保证比不用的,增产一倍。”

  “没听人这么称呼过呀。”

  朱由检就一捂脸:打脸了不是,后世这么称呼,但这个世界的人还不知道这个东西呢。

  不得不继续科普化肥和农业,那不得不说的,说不明到不清的关系。

  一阵口干舌燥说的大家一头雾水之后,最后做总结陈词:“只要庄家使用了这个磷肥,就会长得茁壮茂盛,就会根红苗壮,苗壮秧好,秧好果大,增产增收。据我保守的估算,只要使用了我的肥料,一亩地最少能增产三成,乃至更多,真是名副其实金坷垃啊。”

  赵四海听着眼睛雪亮:“如果这个东西真的有这么好,南方一年三熟,更有那生长期更短的蔬菜,如果我们推销得法,他们必然踊跃购买,一炮打响。”

  “新鲜事物,一时间大家不能接受,所以推销是个关键事。等一会儿散会了,我在专门给你和你的伙计们,讲受一种推销的办法,保准你一战成名。”

  “这么好的东西,每亩地要用多少?价格如何?百姓能不能负担的起?”

  这才是真正的商业人才,一下子就抓住了产品推销中的几个关键点。

  “要想实现三成增产,大约每亩地使用十五到二十斤。”

  “价格几何?”

  就看向了徐光启。

  徐光启早已经烂熟于心,张嘴汇报:“咱们主要的费用是人工和工具的消耗。按照咱们现在的成本算,一斤磷肥,只要一文钱。”

  赵四海算了一下,“如果真有那样的效果I"

  “一定有,而且用在瓜菜上效果更显著。”

  “那么卖到五文钱是没有问题的,百姓还是乐于接受的。”

  “如果扣除中间商的利润,我们搞批发,能卖出多少钱?”

  赵四海信心十足的道:“只要推销出数量,中间商赚一文钱,他们绝对会满意的。”

  他的话音一落,屋子里立刻蛙声一片了。

  这也太暴力了吧,即便扣除运输费用,一斤就能赚上三文钱,一五一十,十五二十。——

  徐光启按住准备要脱靴子数脚趾头的诚义伯:“算了,我已经算出来了,一石我们可以赚三百六十文,我现在库存有快接近五十万石,那就是说,这一批,最少就会实现十二万银元的利润。最少能和下一批粮食的价格持平。而随着百姓的接受,销量会突飞猛进,实现与南方的贸易顺差,不是空想。稳定住粮票,已经成为现实。”

  朱由检就高举双手大声疾呼:“为此,大家不必寻死觅活了,而是要吃香的喝辣的好好的开矿吧,为了表现咱们的富有,我号召大家出门对外介绍的时候,都骄傲的说一声,我家有矿。”

  于是整个大堂蛙声一片。

  矿山要扩建,再招募人手,机器?不用,就用人力,咱们要将我家的矿,打造成纯粹的劳动密集企业。

  机器要用,但不是在其他,而是周妃三姐妹的印刷厂,要大印特印粮票,我有底气了,我还怕什么超发啊。

  手中有钱了,就要拿出去花,怎么花钱,朱由检开始打起了小九九。他要把空手套白狼沉淀下来的一百多万的银元,花到刀刃上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