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第91章 抽奖,卡特琳娜!百姓们的震惊

第91章 抽奖,卡特琳娜!百姓们的震惊

  就在朱和埸还在为装备问题发愁时,系统读懂了他的想法,于是新一周的奇迹市场一改往日尽是垃圾的状况,给他带来了久违的惊喜。

  “金属定装弹半自动生产线一条,月产量50万发,售价500000两白银。”

  玛德!

  朱大皇帝看着这新一期的商品后,差点就爆了粗口。

  毕竟出了这么久的垃圾后,总算是来了次金色传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平均需要2.5万发子弹才能够在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平均需要2万发子弹才能够杀死一名敌人,在越南战争中,平均需要5万发子弹才能杀死一名敌人,到了伊拉克战争中,这一平均消耗量已经上升到了10万!(大毛二毛,这次百分百继续刷新记录)

  虽然,在这个大玩排队枪毙战术和集体自杀冲锋的年代,干掉敌人消耗的子弹数量,肯定远远用不了那几场战争那么多。

  但这也可以看出这50万发子弹产量的不足。

  而且战争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最佳催化剂,同时也会迅速革新战术战法。

  在明知是送死的情况下,排队枪毙战术将会迅速消失,而与之对应的便是干掉一个人所消耗的子弹数量急剧上升。

  这样一来,这50万发子弹的产量似乎就更加不够了。

  但是!

  他可以复刻产线啊!

  一条生产线产量不够,那就复刻十条八条的。

  也得亏这系统没有给他来一条全自动生产线,要不然他还真就拿他没办法。

  毕竟随便一个电子元件,那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满心欢喜的朱和埸立刻将这子弹生产线收入囊中。

  不过,今天这惊喜可不止这一条子弹生产线。

  “卡特琳娜水上飞机两架(无武装),配航空燃油100吨,附航空燃料配方,售价白银300万两!”

  这……

  这突然爆出来的天顶星科技产品让朱和埸一时有些不适应,这火器都还没发展多久,飞机都给整出来了?

  不过这飞机是银子,不对,是金子造的吧?

  300万两白银!两架飞机顶上了6条子弹生产线!

  当然,虽然嘴上嫌弃贵,但朱大皇帝将其买下的速度可一点都不慢。

  毕竟这可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卡特琳娜。

  有了这两个航程达到了4000多公里的小姐妹,他朱大皇帝的出行都将不再受到限制。

  甚至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直接给那康麻子来个神兵天降!

  这很有诱惑力啊!

  可惜,武装给卸掉了,不过问题不大,没有武器他可以自己装嘛。

  哎,可惜数量太少,这要是来个几十上百架,怕是比那些超级战舰还好用啊,毕竟,战舰上不了岸而飞机却是哪里都可以去。br>
  将这两架飞机买下后,朱和埸立刻又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系统没给这飞机配飞行员啊!

  好在,系统大神还是很照顾他的,在下一刻,海量的飞机驾驶记忆就被灌输到了他的脑海中。

  现在,他朱大皇帝就是最好的飞行员,不过培训其他飞行员一事也落到了皇帝陛下的头上。

  两件商品一共花了朱和埸350万两白银,加上之前征召士兵用掉的400万两,一共750两白银!

  这次厦门城的收获不仅消耗一空,甚至他还另外搭上了20多万两。

  这钱真的是不经花啊!

  ……

  在施琅的命令下,除九龙江两侧炮台的清军士兵依旧留驻外,其余清军全面放弃周边城镇,向海澄城退去。

  如此一来,明军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厦门周边大片区域。看書溂

  九龙江以南港尾乡。(满清没有镇级行政单位)

  今日正逢赶集,百姓们如往常一样带上山货水产,到乡里赶集。

  但是百姓们却有些疑惑,平日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兵丁、衙役今日却集体没了踪影!

  当然,这对于这些平头老百姓来说,是好事。毕竟他们再不用担心,有兵丁随手拿走他们摊位的商品而不给钱了。

  集市买卖照旧如常,百姓们的吆喝叫卖声,孩童们的嬉笑打闹声此起彼伏。

  不过很快,街头传来了骚乱声,老百姓们停下来手里的事情,好奇的向那个方向打量着。

  “哐、哐、哐……”

  “好像是脚步声?”有人疑惑道。

  “你眼睛不好使,耳朵也跟着瞎了吧,哪有这么整齐的脚步声?”有人立刻反驳道。

  不过他这话才刚一说完,就被这眼前的场景惊得合不上嘴了。

  只见,一队披挂整齐的军队正踏着整齐的步伐向着他们这个方向走来,而那哐哐声正是那脚步齐踏声。

  “军队!”

  除了后世的共和国,华夏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老百姓们对于军队都有一种本能的畏惧感。

  见到这突然出现的军队,老百姓立刻就将道路中央给让了出来。

  所有人都缩在道路两旁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军队。

  “明!”

  这时,人群中有人看到了那面迎风飘扬的明字龙旗。

  他的这一声惊呼声音并不大,但也足以让更多人注意到那明旗。

  百姓们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的这支军队。

  “明军!”

  “竟然是明军!”

  在这片土地上,“明”字大旗早已经消失了近10年的时间,没人想到今天,他们还会再次见到明旗,见到明军!

  怎么说呢,老百姓对于大明的感情相当复杂。

  一方面老百姓本就是汉人,对于大明这个汉人朝廷有着本能的归属感。

  但是另外一方面呢,大明带给他们的记忆却并非都是美好的,虽然责任不全在大明身上,但关系总是有的。

  比如那场20多年前的厦门大海战,郑成功一战几乎灭掉了清军所有海上力量。

  这直接导致蛮清伪帝顺治恼羞成怒,出台了惨绝人寰的《迁海令》。

  迁海令规定,从山东至广东沿海各省所有局面全部内迁50里,并且焚毁沿海所有房屋。

  而迁界时限只有三天!“尽夷其地,空其人”,不愿迁走的居民全部惨遭屠杀!

  东山县志记载,东山县在迁界过程中当场被屠杀2万多人,而到迁界令结束时"生还者,十不过二三"。

  粗略估算,仅粤东8郡死亡人数就有数十万!

  没有迁走,或者没有来得及迁走的百姓被鞑-子屠杀一空,而迁走了的又因为了无生计,一家家露宿野地,不得不卖妻卖子,最后走投无路全家投河自尽。

  以上,虽然罪魁祸首是鞑-子,但与郑成功与大明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当然,百姓们知道这怪不了郑成功,也怪不了大明。

  一切就只能怪那些满清蛮子的野蛮残忍,与毫无人性。(所以说,都宰了吧。)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