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朱瞻圻才是好圣孙!> 第172章 阿鲁台家老二的阳谋

第172章 阿鲁台家老二的阳谋

  朱高煦也是眉头紧锁,口中喃喃说道:“可惜了,若是猛哥帖木儿一战将阿鲁台斩杀,老子在老头子面前也能扬眉吐气一番!”

  于谦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拱手说道:“王爷,此事既然已经败露,当务之急乃是如何向阿鲁台解释。”

  “请王爷早日定夺!”

  朱高煦冷冷地说道:“解释?”

  “解释个屁!”

  “阿鲁台这个混账东西,杀了老子上百号兄弟,本王不找他兴师问罪,已经是给足他面子了?”

  “他还想找老子要说法?”

  “再说了,有证据吗!”

  于谦咬咬牙接着说道:“王爷,阿鲁台既然当时下令抓活口,便是考虑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况且咱们的人连续作案几十起,稍微一打听,便会知道是怎么回事。”

  “毕竟咱们派人伪装山匪,劫掠商队,有失道义!”

  朱高煦此时已经上头,厉声说道:“老子不管!”

  “不就是些马么?”

  “给谁骑不是骑?”

  “本来好好的买卖阿鲁台那个老王八蛋不做,非得逼老子动手!”

  于谦没有办法,只能摇头叹息。

  朱高煦虽然嘴上那么说,但脑子却是很清楚。

  从现在开始,不得不提防阿鲁台。

  次日,朱高煦将细水营的指挥使叫到中军大帐,偷偷摸摸地安排起了接下来的任务。

  当天下午,便有几十个细水营的将士策马出城。

  他们都是当年朱元璋时期征讨残元过程中,投降的蒙古骑兵的后代,精通蒙语。

  而且面目长相与鞑靼人毫无二致。

  朱高煦专门安排他们混入阿鲁台的大营,伺机打探情报。br>
  与此同时。

  阿鲁台的大营之中,他正在亲自审问那日俘虏的十来个明军士卒。

  一番威逼利诱之后,终于有人招架不住,全部交代了事情的真相。

  阿鲁台大怒。

  立时便要联合瓦剌和兀良哈,发兵凤州,找朱高煦要个说法!

  他大手一挥:“儿郎们,将这些杂碎,拖下去砍了!”

  一旁的十来个俘虏瞬间炸了毛。

  “太师,您不能言而无信!”

  “我可是按照您的吩咐,将所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太师若是出尔反尔,将来如何统帅三军?”

  那几个么有叛变的士兵,则是一脸鄙夷,怒目而视。

  阿卜只奄见状,起身说道:“父亲息怒!”

  “朱高煦此人一向蛮横不讲理,若是贸然发兵,恐怕会给大明征伐鞑靼留下口实。”看書溂

  “到时候咱们有理也会变成没理。”

  “况且此时正是咱们的战马贴秋膘的时候,实在是不宜用兵!”

  阿鲁台双眼瞪的通红,怒骂道:“朱高煦欺人太甚!”

  “这口气我实在是咽不下去!”

  阿卜只奄乃是阿鲁台的次子,生的尖嘴猴腮,眼睛一转,活脱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

  他笑着说道:“那朱高煦虽然是大明的汉王,可父亲不要忘了,您也是大明亲封的和宁王!”

  “父亲不妨给大明皇帝写一封奏章,将朱高煦破坏互市,纵兵截杀咱们鞑靼的商队如实告知大明皇帝,看他如何裁处!”

  “这十几个俘虏,正好一并送还大明,就当是此事的证人。”

  阿鲁台想了一会儿,转怒为喜。

  “你这个法子甚好!”

  “如此一来,大明将里外不是人,我倒要看看老皇上如何裁处他这个宝贝儿子。”

  阿卜只奄恭维道:“父亲英明!”

  “若是老皇帝袒护朱高煦,那咱们就是道义的一方,到时候各部都会同情咱们,即便是与大明开战,有了其他部落的支持,咱们也不用惧怕明军。”

  “若是老皇帝敲打朱高煦,给足了父亲面子,那正好也是咱们鞑靼在草原立威的机会!”

  阿鲁台微微一笑,真挚的看着阿卜只奄,说道:“阿卜只奄啊,你大哥虽然勇武,但脑子是一根筋。”

  “要说文武双全,爹的众多儿子里面,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阿卜只奄当然知道阿鲁台这是有意在对他示好,当即故作惶恐地说道:“全赖父亲栽培,长生天保佑,儿子自当为爹效犬马之劳。”

  父子二人,深情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次日,阿鲁台便派遣使臣,直奔南京,找皇上告朱高煦的状去了。

  朱棣接见完阿鲁台的使臣之后,便在乾清宫召集内阁大臣,以及太子、太孙、淮王等人共同议事。

  朱棣将阿鲁台的奏章递给了杨士奇,说道:“你们都传阅一下。

  “咱们的汉王爷将阿鲁台给惹急眼了。”

  众人看完之后,说不出是喜是忧。

  朱瞻基率先说道:“二叔虽然做事不地道,但这阿鲁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依孙儿看,咱们正好趁此机会,发兵漠北!”

  朱高炽一脸严肃地说道:“胡闹!”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岂能轻易开战?”

  “大明的百姓刚刚休养几年,若是贸然兴兵,不知道又有多少普通之家,妻离子散。”

  “而且此事本就是老二做的不对,咱们若是此时举兵征讨,岂不成了以无道伐有道,到时候天下各国非得对咱们指指点点不行!”

  朱棣面无表情地说道:“那依太子的意思,该当如何?”

  朱高炽说道:“儿臣以为,可以让二弟送还部分所夺马匹,并致书阿鲁台,表达歉意。”

  听到这,朱棣的脸色沉了下来。

  “照你这么说,朕的脸面还要不要,大明的脸面还要不要?”

  朱高炽直言道:“儿臣素知阿鲁台怀有异心,这几年趁着瓦剌失势,大汗雅里失本身死,扩张了不少势力,近几年更是蠢蠢欲动。”

  “可是爹若是兴兵,必须得做好完全的准备,劳师远征,必要建功,否则难以对天下人交待。”

  “儿臣以为,此时时机未到。”

  杨士奇等内阁大臣也是纷纷点头:“臣等以为,太子之言有理,请皇上三思!”

  朱棣心道:老大的人缘不错啊!

  他笑了笑,说道:“大家不用这么紧张,朕几时说过现在就要发兵了?”

  朱棣见人群中的朱瞻圻一言不发,问道:“瞻圻,此事你怎么看?”

  朱瞻圻拱手说道:“回爷爷,孙儿以为大伯和众位大臣说的有些有理。”

  “目前国库虽然充足,但也就够打一次大仗之用。”

  “不过阿鲁台反叛,已是板上钉钉,朝廷必须早做准备。”

  “只是让我爹写信向阿鲁台致歉,实在是有损国威,毕竟这事也是阿鲁台的一家之言。”

  “而且以我爹的性子,他宁可冲撞了爷爷,也不会向阿鲁台低头。”

  朱棣点了点头,心中翻江倒海一般。

  他在极力的克制自己征讨鞑靼的欲望。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