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朱瞻圻才是好圣孙!> 第145章 从成化犁庭到萨尔浒惨败

第145章 从成化犁庭到萨尔浒惨败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国威受损,边疆一带武备松弛,建州真开始蠢蠢欲动。”

  “彼时的女真人开始偷偷偷摸摸地骚扰辽东。”

  “到了成化三年,先祖朱见深决定收拾建州女真。”

  “朝廷命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又命令藩国朝鲜派出军队,全力配合官军进剿。”

  “当时先祖朱见深下达的诏命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而朝廷大军也不负所望。”

  “经过一个多月的剿杀,建州女真被杀者千余人,夺回奴隶一千多人,破寨四五百座,建州女真多年来攒下的牛羊辎重被洗劫一空。”

  “两名首领李满住和董山悉数被斩杀!”

  “这事在国史上记载为成化犁庭!”

  “此后百余年,建州女真再不敢妄动。”

  朱棣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大感痛快!

  朱由检接着说道:“直到百年后的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女真人才再次进犯辽东。”

  朱棣问道:“这个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放任做大的那个?”

  朱由检点了点头。

  “万历十一年的时候,李成梁发兵攻打另一支反叛朝廷的女真首领阿台。”

  “而这个阿台正是努尔哈赤的舅舅。”

  “虽说他们两家有姻亲的关系,可努尔哈赤还有他的父亲觉昌安早就已经归附了李成梁。”

  “乱战之中,觉昌安被误杀。”

  “于是努尔哈赤和他弟弟舒尔哈齐便到了李成梁的手下当差。”

  “李成梁为了表示歉意,然后上奏朝廷,任命努尔哈赤当了建州左卫的指挥使。”

  “努尔哈赤作战着实是一把好手,屡立战功之后,颇受李成梁赏识。”

  “有人说李成梁和努尔哈赤情同父子,就连李成梁回京都将努尔哈赤带在身边。”

  “这李成梁也是一个帅才,孙儿不得不怀疑当年努尔哈赤从李成梁那里学来了不少用兵之道!”

  朱棣叹息一声:“所谓养虎为患,不外如是!”

  “估计李成梁到死都不会知道,当年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居然会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朱由苦笑一声说道:“不瞒祖爷爷,李成梁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便在赫图阿拉建立大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

  朱棣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看来这个努尔哈赤还算是留了几分颜面给李成梁!”

  “不过他越是如此,便越会让人怀疑他们两个的关系。”

  朱由检说道:“正是如此,否则朝廷断然不会让李成梁善终!”

  “当年李成梁将他父亲觉昌安的部下土地全都给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扎稳根基之后,便朝着建州女真的各个部落用兵。”

  “朝廷看到他们自相攻伐,正中下怀。”

  “于是便放任他们打来打去。”

  “在李成梁的支持下,努尔哈赤征战了二十多年,终于是统一了女真各部,当朝廷回过神的时候,发现女真已成气候。”

  朱棣问道:“这女真人是何时开始公开反叛朝廷的?”

  朱由检回答说:“李成梁死后的第三年。”

  “努尔哈赤发了一篇檄文,宣称自己有七大恨!”

  “其中就包括父亲觉昌安无端被杀,以及当年的成化犁庭。”

  朱棣大怒道:“化外之人,竟然也妄图与朝廷讲道理!”

  “当时朝廷可是有不少精兵战将吧?”

  朱由检面色尴尬地说道:“朝廷当年便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分四路围剿女真。”

  朱棣问道:“然后呢?”

  朱由检神色扭捏地说道:“仅用了五天时间,四路大军中的三路全军覆没。”

  “李成梁次子李如柏所率领的一路因为行动迟缓,幸存下来。”

  朱棣气的捂住了胸口。

  “他娘的!”

  “这仗是怎么打的?”

  朱由检说道:“四路大军劳师远征,各自为战,相隔数百里,互相之间根本无法救援!”

  “那努尔哈赤集中兵力,逐个击破,于是便有了萨尔浒的惨败!”

  ”除此之外,朝廷国库空虚,二十万军日费千金,于是万历皇帝便一再催促官军发起攻击。”

  “四路大军尚未准备充足,便仓促进兵,以致有此惨败!”

  朱棣恨恨地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廷就算是再难,也应该咬牙坚持才是!”

  “如此掣肘大军行动,焉能不败!”

  朱由检长叹一声:“祖爷爷教训的是,到了孙儿当朝,官军再次惨败,也是吃了这个亏。”

  朱棣不可思议地说道:“萨尔浒丧师辱国才过去多少年?”

  “你竟然又忘了!”

  朱由检惶恐地说道:“还是孙儿太性急了。”

  “崇祯十四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集结了女真全部十一万兵马,围攻锦州。”

  “锦州若是失守,关外之地则会尽数沦于敌手。”

  “于是孙儿将大明最后的十三万精锐全部放到了锦州,交给蓟辽总督洪承畴统帅,与皇太极决战。”

  “洪承畴抵达宁远之后上奏,他不敢冒进,想暂缓救援锦州。”

  “一开始孙儿也觉得洪承畴说的在理,可兵部尚书陈新甲却认为军饷艰难,想要速战速决。”

  “孙儿思前想后,便又临时改变了主意。”

  “于是下诏命洪承畴火速进军。”

  “第一战便中了皇太极的埋伏,损失了四千多兵马。”

  朱棣气愤地说道:“朕都听明白了,你这个当局者却看不清楚!”

  “多么明显的围点打援,这个皇太极将家底都押上,要的就是一战将大明的克战之兵尽数歼灭!”

  朱由检解释道:“洪承畴的奏章的确如祖爷爷所说!”

  “之时此时锦州附近云集的十几万大军,朝廷实在是养不起了!”

  “于是孙儿便又催促洪承畴赶紧决战,并且派人前去督战。”

  “洪承畴自然不敢违背孙儿的旨意,于是便率领主力大军在松山附近与皇太极决战。”

  “此战双方各有损伤,几乎将皇太极的军队打垮!”

  朱棣点点头:“咱大明最不缺的就是精兵良将,只要朝廷有道,何惧外敌?”

  朱由检接着说道:“两军相持之际,皇太极派奇兵袭击了官军的粮草。”

  “官军士兵们也知道朝廷也没有余粮了,于是军心涣散。”

  “于是洪承畴决定率军返回宁愿,补充粮饷。”

  “可就在撤退的时候,又出了一件幺蛾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