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阉之乱

  “孙儿长兄朱由校庙号熹宗,谥号悊皇帝,帝号天启,在位七年。”

  朱棣不禁冷哼一声:“听这个庙号和谥号,又是一个昏君!”

  朱由检无奈地说道:“孙儿这位大哥,与其说是一位昏庸天子,不如说是一个天才木匠!”

  “天才木匠?”

  “你的意思是,你的这位兄长还是个手艺人?”

  朱棣有些不可置信。

  朱由检苦笑着说道:“皇兄平生最大的爱好便是做木匠,无论是漆器、家具等物,皇兄全都信手拈来。”

  “经他之手所造之物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现在这紫禁城中的不少桌椅便是皇兄亲手打造。”

  朱棣忍不住自嘲:“你们这些后人真是给朕长长脸了!”

  “有终日玩乐的,有沉溺女色的,有修仙问道的,有和大臣赌气几十年不上朝的,还有这个天才的手艺人!”

  朱由检也是一脸尴尬,痴痴地站在一旁。

  朱棣调侃道:“你的这位皇兄不会也是个好色之徒吧?”

  朱由检回答说:“皇兄倒是不好女色。”

  朱棣略带欣慰地点点头,刚要说话,便听朱由检接着说道。

  “不过,不过皇兄喜好男风……”

  朱棣:……

  “他在内宫之中有一位非常喜欢的小太监,叫做高永寿,旁人都称之为高小姐。”

  “两人整日嬉戏游玩,形影不离。”

  “后来这个高小姐不幸溺亡,皇兄居然在奉天殿为他举办法事!”

  听多了后人们的荒唐之举,朱棣已经不像最开始的时候那般暴跳如雷。

  他甚至还开起了朱由检的玩笑:“不过也正是因为你的皇兄不好女色,没有子嗣,这大位才落在了你的头上。”

  朱由检一脸不情愿地说道:“孙儿情愿没有当这十几年的皇帝。”

  “也不用背上一个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

  “皇兄如果只是喜欢玩闹,倒也不至于将朝堂弄的乌烟瘴气。”

  朱棣问道:“那依你看,他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要说朱由校的这一身毛病,根源还是出在在了少年时代的经历上。

  朱由检想了想回答道:“先父在世之时,为祖父所不喜,直到十多岁才开蒙读书。”

  “先父尚且如此,皇兄更是压根就不识字!”

  朱棣想不震惊都难!

  他自己虽然被后人评价为半文盲,但也只是说没有什么文采,处理国政所需的识文断字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开国皇帝朱元璋更不用多说。

  虽说小时候上不起私塾,但从军之后一直不忘读书学习。

  等到他奠定大明江山的时候,文化水平已经相当了的。

  万万没想到后世的太平天子居然还能出现纯粹的文盲!

  朱棣无奈地摇摇头:“如此天子,岂能不被群下左右,被天下人鄙视?”

  朱由检说道:“正如祖爷爷所说,当年扶余、琉球、暹罗三国派遣使臣朝贡,送来了不少珍奇异宝。”

  “进贡的奏章和礼单呈上来的时候,皇兄装模做样看了许久,竟然以为使臣想要向咱们大明索要什么东西。”

  “于是皇兄大怒,将使臣骂了一顿,拂袖而去!”

  “咱大明的脸都丢到海上去了!”

  “孙儿记得还有一次,江西抚军剿平寇乱的捷报递上来之后,奏章中的追奔逐北一词皇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当时侍奉他的宦官何费也没读过几本书,将其解释为追杀贼寇私吞其钱财。”

  “于是皇兄震怒,江西抚军非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罚俸!”

  “一时朝中将士尽皆寒心!”

  朱棣恨恨地说道:“不识字还不去学也就罢了,居然还如此不懂装懂!”

  朱由检解释道:“后来皇兄倒是想明白了。”

  “一应国事全部交给了大太监魏忠贤!”

  朱棣问道:“是不是从此朝政便被这个魏忠贤所把持?”

  提到魏忠贤,朱由检至今仍愤恨难平。

  “正是,这个魏忠贤称之为千年未有之巨奸也不为过!”

  “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此为崇祯原话)

  “他一介阉人,一些谄媚之臣居然称他为九千岁!”

  “更有一些不要脸的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爷爷,这跟谋逆有什么分别?”

  朱棣忍不住骂道:“你们怎么搞的?”

  “你当信王的时候不过号称千岁,一个阉人居然爬到皇亲头上,满朝臣子都死绝了?”

  朱由检一边叹气一边说道:“臣子中的忠义之士大多绝迹,满朝尽是阿谀奉承之辈。”

  “魏忠贤的党羽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

  “左都御史崔呈秀、工部尚书吴淳夫、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东厂理刑官孙云鹤等朝廷重臣尽在其中!”

  朱棣脸色铁青,这个魏忠贤比正统年间的王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阉人是如何发迹的?”

  朱由检继续说道:“这个魏忠贤也算是个狠人。”

  “他是以成年之身自宫之后进宫的。”

  朱棣冷哼一声:“哼,对自己尚且如此狠毒,难怪他会将朝廷当成他自己的一样!”

  朱由检说道:“他本是河间府的一个无赖,有妻有女,但嗜赌成性。”

  “他先是输了老婆,后来一狠心将女儿也卖了。”

  “再后来输到一无所有的时候,便想到了自宫这条路。”

  “不过在孙儿看来,此人虽然作恶多端,但的确也是一个聪明人。”

  “他将人性拿捏的死死的,进宫之后一路顺风顺水。”

  “入宫后他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入了甲字库,后来又巴结上了另一个太监魏朝。”

  “这个魏朝是大太监王安身边的红人,于是魏忠贤便又搭上了王安。”

  朱棣评价道:“好一招隔山拜佛,到了王安这之后,他是不是便盯上了你的皇兄?”

  朱由检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此时皇兄尚为皇长孙,他对自己的乳母客氏言听计从。”

  “哎,也是咱大明祸不单行!”

  “魏忠贤和客氏可以算是咱大明的雌雄双煞。”

  朱棣问道:“你是说这个妇人也跟着一起作乱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