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朱瞻圻才是好圣孙!> 第91章 一唱一和的父子俩

第91章 一唱一和的父子俩

  朱棣回到乾清宫,屁股还没坐热,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便联名送来了一封奏章。

  朱棣阅毕之后冷着脸说道:“哼!你们这是要逼宫么?”

  杨荣他们几个闻言,脸色大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臣等不敢!”

  “那这个奏章是怎么回事?”

  说着将奏章扔在了地上。

  几个内阁大臣跪在地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用眼神示意对方先开口说话。

  胡广死后,按照排序,后面的就是杨士奇。

  杨士奇见其他几人目光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只能勉为其难地说道:“胡阁老兢兢业业为国操劳,可如今却被监国王爷活生生骂死!”

  “臣等无能,想趁着还有口气,早点致仕回乡!”

  朱棣围着杨士奇转了两圈,上下打量之后说道:“杨士奇,你跟朕也快二十年了吧,你比朕还小着几岁,谈什么致仕?”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你们几个之前都是太子府的属官,怎么,看到朕将太子赶去北京,不服气了?”

  “还是害怕汉王再把你们也骂死?”

  杨士奇细思机敏,深知朱棣为人,于是索性将心中所想直接说了出来。

  “皇上,臣平素和胡阁老私人交情并不深!”

  “说实话,我们几个对他的品行也并不认可,可他毕竟是首辅,而且处理朝政也无过失,如今被汉王咒骂而死,如若汉王仍然监国,臣等怕天下人心寒!”

  朱棣听着杨士奇说出了心里话,面色好了很多。

  “士奇啊,你说的有理,朕刚回京,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一时不好做决断。”

  说罢,他看向王狗儿。

  “去把咱们的监国王爷喊过来!”

  “你们几个也都起来吧,咱们等汉王到了,将事情弄清楚之后再做安排!”

  说罢,他让几个小太监搬来了矮凳,自己则靠在龙椅上闭上了眼睛。

  大明朝堂的几个核心人物就这样呆坐着。

  出乎大家意料,过了不到一刻钟,朱高煦便由王狗儿引着路来到了乾清宫。

  他知道皇上回来之后那些大臣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一早就进了宫等候,想着先跟皇上把事情讲清楚。

  朱高煦迈进大殿,看见杨士奇他们的那一刻,心中暗道:不妙!

  被这几个老东西占先了!

  看到皇上阴晴不定的脸色之后,朱高煦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扑通一声跪在朱棣脚下,拉着朱棣的衣服哭喊道:“爹,儿子冤枉啊!”

  “你可不能听信了小人之言!”

  朱棣弯下腰,托起朱高煦的那张脸仔细看了一番,然后才开口说道:“老二你行啊!朕万万没想到你还有单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可取人性命的本事!”

  朱高煦恶狠狠地指着杨士奇等人:“是不是他们在乱嚼舌根子?”

  “胡广死的那天,好几个小太监都亲眼看见了,明明是他先骂的我!”

  “他说我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也就算了,竟然连爹都捎上了!”

  “儿子这才气不过,骂了他几句,可没想到那老家伙居然这么不禁骂!”

  朱棣气的吹胡子瞪眼,当着一众阁臣的面给了他一个大逼兜。

  “胡言乱语!胡广这个人谨小慎微,再借给他八个胆子,他也不敢说朕的不是!”

  “你给我从实说来,敢有一个字隐瞒,你就去凤阳跟建庶人作伴去吧!”

  朱高煦知道自己理亏,挨了打也不敢反驳,于是如实将那天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只是那天朱高煦状态神勇,如今好多骂人的流畅细节已经记不太清。

  朱棣听完之后,心中踏实了不少。

  这件事朱高煦虽有错,但错也不全在他,胡广那老东西说话也太不给皇室宗亲面子了!

  其实朱棣心中本来就对胡广不太满意。

  这些年,胡广见朱棣岁数越来越大,早就攀附上了太子,在太子的授意下,朱棣的很多政策经常得不到内阁的支持。

  朱棣大为光火,可一时也抓不到胡广的把柄。

  这下倒好,居然被老二几句话给气死了。

  想到这里,朱棣突然觉得跪在地上面带惶恐的朱高煦瞬间可爱了起来。

  他竟然误打误撞之下替父分了忧,不错!

  “啪!”

  朱高煦的脸上又是一个大逼兜。

  “你个混账东西,老子让你监国,你连奏章都懒得看,内阁首辅提醒你两句怎么了?”

  “就算是他说话对你不敬,你骂他两句不就完了,何苦闹出人命?”

  朱高煦面带哭腔说道:“爹,儿子的确只是骂了他几句啊!”

  几个内阁大臣听着朱家的父子俩在这一唱一和,早已明白了皇上的心意,各自在心中感叹:老朱家果然不是一般的护犊子!

  朱棣笑呵呵地对杨士奇几人说:“众位爱卿,你们的辛苦朕是知道的,你们也知道朕离不开你们,咱们也就不用玩致仕那一套了。”

  杨士奇长叹一声:“皇上,臣等为大明效力自当尽心竭力,只是汉王监国这些天……”

  说到这他犹豫了,没有接着往下说。

  杨士奇是个聪明人,虽然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太子党,可他也不愿跟汉王彻底闹僵。

  朱棣与这些大臣斗智斗勇多年,心里也非常清楚杨士奇的后半句话是什么。

  其实不用他说,朱棣这次也认清了朱高煦的治国之才,那就是基本上等于没有。

  朱棣突然正色说道:“杨士奇,替朕拟旨!”

  话音刚落,早有几个太监上前搬来了书案和文房四宝,放在了杨士奇的身前。

  朱棣口述。

  “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胡广,醉心国事,忧劳成疾,不幸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穆。授其子胡穜为翰林检讨,以彰皇恩浩荡!”

  拟完旨后,杨士奇等人纷纷跪地,替胡广叩谢皇恩!

  朱棣盯着朱高煦说道:“你这监国也算是监到头了,朕暂时没想好怎么处置你,回府思过去吧,没朕的旨意,不准出来!”

  朱高煦这几天过了把监国的瘾,早就没了之前那股子新鲜劲,心想:老子才不稀罕呢!

  说了一声“知道了”,转身就离开了乾清宫。

  朱棣看着这个混不吝儿子的背景,心中感慨,这治国还是离不开老大啊!

  “王狗儿,你即刻安排人,去北京传太子回朝!”

  听到皇上要将朱高炽从北京召回来,杨士奇等人无不欢喜。

  王狗儿领命,刚要出去安排,纪纲匆匆而至。

  朱棣一看纪纲那张苦瓜脸,瞬间感觉如五雷轰顶!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