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瘟疫来袭

  许玉儿面色依旧潮红,向朱瞻圻敛衽一拜。

  “原来是皇孙殿下,小女子失礼了!”

  “王将军古道热肠,又生的如此……如此俊秀,小女子心中确实欢喜。”

  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几不可闻。

  “只是一来王将军未必愿意,二来我父刚刚入土,如此是不是太草率了?”

  朱瞻圻非常喜欢许玉儿洒脱知性的性格,决定好事做到底。

  “姑娘放心,我大哥嘴上不说,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听到小心思被点破,王许儿神情更加尴尬。

  “至于父丧,咱们就事急从权吧,让我大哥去你父坟前披麻戴孝,祭告先人,也算是尽了一份人子之孝。”

  “等这里的事情一了,回京之后我替二位张罗大婚!”

  朱瞻圻拍了拍王许儿,使了个眼色。

  王许儿见木已成舟,只能向朱瞻圻道谢:“多谢殿下了,一切听凭殿下安排!”

  “哈哈哈,我要回去午睡了,没事不要来烦我!”

  说完朱瞻圻也不管王许儿他们两人,大步流星而去。

  房中二人四目相对,眼神中柔情似水。

  窗户纸既然已经捅破,也就没必要再藏着掖着。

  许玉儿刚刚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剧,身边急需一个感情依靠。

  王许儿漂泊半生,醉心军旅,也缺少一个知冷知热之人。

  二人完美填补了彼此心中的缺憾。

  王许儿托徐州知府在城内找了座小院临时将许玉儿安顿下来。

  毕竟古时候未婚同居并不常见。

  自己只是每日早晚过去探望一下。

  ……

  约莫过了一个月。

  各地灾民的情况基本稳定下来,靠着官府救济,虽然吃的差一些,吃的少一点,但终究是保住了性命。

  倒不是朱瞻圻小气。

  灾民数量太多,而且洪水过后今年肯定是颗粒无收。

  在明年秋收之前,灾民要想活下去只有靠官府救济一条出路。

  而且还得考虑提前预留粮种,重建房屋等各种开支。

  所以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而且有钱并不一定能够买到粮,各地的常平仓、义仓存储的粮草只够一时之需。

  民间的社仓难免会有奸商趁机抬高粮草价格。

  饶是如此,灾区周边各地的余粮也是供不应求。

  到后来不得不派人到两湖、四川一带采购粮食,运粮路途变远之后,成本也相应增加了不少。

  为了让灾民们能够活下去,朱瞻圻与夏原吉再三思量之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赈灾的粮草中除了稻米、小米之外夹杂了大量的酒糟和米糠的等粗劣食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大灾面前,有的时候人命的卑贱程度甚至不如蝼蚁。

  只要能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然而事情总有波澜。

  黄河决口之后,逐渐找到了新的归宿,重新冲刷出了一段河道继续奔流入海。

  灾区的洪水逐渐退去。

  裸露出了满目疮痍的地表。

  人的尸体,各类动物的尸体半露在泥土中,冒出阵阵腐败的气息。

  朱瞻圻等人率领着各地的民夫大军回到灾区重建家乡。

  当务之急就是将被洪水夺去生命人和动物尸体进行妥善处置。

  进行了约莫半个月的时间后,王许儿找到朱瞻圻说有要事商议。

  原来民夫大军中,这几天突然有不少人出现了发热腹泻的症状,已经死了十来人。br>
  朱瞻圻心想坏了。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日了狗了!”朱瞻圻张口骂了一句。

  王许儿一时间没听懂朱瞻圻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多想,接着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朱瞻圻。

  有几个民夫在清理尸体的时候遇到一头没有完全腐烂的死猪。

  他们已经几个月没开过荤腥,一时冲动,竟将死猪肉割下来拿去烤了吃了。

  可能是没有完全烤熟的原因,第二天全部上吐下泻,双腿发软。

  第三天的时候就已经高烧不退。

  现在几个人中只剩下一个还有一口气,看样子也活不了两天了。

  “瘟疫,该死的瘟疫!”

  听到朱瞻圻说是瘟疫,王许儿脸色大变。

  古时候瘟疫杀人于无形,所过之处,十室九空,人人谈瘟疫而色变。

  朱瞻圻面色沉重地对王许儿说:“眼下形势严峻,不容有失,要是处置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后世见识过各种传染性肺炎的朱瞻圻对应对瘟疫并不陌生。

  当下坐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了“防疫十条”。

  “一是严禁食用腐肉!

  二是严禁饮用生水!

  三是严禁碗筷共用!

  四是民夫严禁四处走动!

  五是每人必须用布包裹口鼻!

  六是患病之人集中隔离!

  七是患病之人活动过的地方全部用撒上白石灰!

  八是因病死去之人尸体集中焚烧!

  九是每餐之前必须洗手,碗筷必须用开水烫煮!

  十是自今日起,十五日之内未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之后,放可凭官府发放的手牌在限定范围内走动!”

  写完之后,将“防疫十条”郑重交到王许儿手上,用从没有过的严肃口吻下令:“无论何人,如有不从,就地格杀!”

  王许儿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小心翼翼从朱瞻圻手上接过“防疫十条”。

  “末将领命!”

  二人分别行动。

  王许儿按照朱瞻圻的“防疫十条”去安排布置。

  朱瞻圻去找到了夏原吉。

  夏原吉年老,经历的事情更多,听说灾民之中爆发了瘟疫,大惊失色!

  朱瞻圻此来也是想和夏原吉商议奏请朝廷调拨医用物资和医士的事情。

  毕竟朱瞻圻只懂防疫,却不会治病。

  治病还得靠吃药。

  否则那些患病的民夫,只能生死由天了!

  朱棣接到奏报也是寝食难安。

  瘟疫在古代的杀伤力实在太大,即便是天子也无可奈何。

  朝会之上,众大臣也是无计可施。

  不过对朱瞻圻制定的“防疫十条”都非常认可,当下交由内阁筹集中草药火速运往灾区。

  同时由太医院院使调集应天府周边医官驰援朱瞻圻。

  次日,朱棣斋戒沐浴,到太庙祭拜太祖皇帝。

  太庙之中空空荡荡。

  朱棣跪在朱元璋画像面前,向自己平生又敬又怕,又爱又恨的父亲敞开了心扉。

  “爹,你说大明的皇位有什么好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