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挺身而出

  “身为大明臣子,若无以身许国之志,岂能对的起身上的官服?”

  就在齐泰和黄子澄两人唯唯诺诺不敢说话的时候。

  一个消瘦清隽的身影站了出来。

  正是方孝孺。

  齐泰和黄子澄听到这话,本来还想站出来斥责两句,可是当看清楚说这话的人是方孝孺后,都闭上嘴巴不说话了。

  他们两个也是聪明人。

  这个时候,论官阶可能他们更胜一筹,但是在朝堂之上的威望他们却远远不如方孝孺。

  可以说。

  在朝堂之上,就连身为皇帝的朱允炆,只怕都要或多或少的,听一听方孝孺的建议。

  “危机时刻,才显忠臣本色啊!”

  “快说说,有什么办法?”

  朱允炆一脸激动,当时听到齐泰和黄子澄不负责任的话之后,他还是很恼火的,可是现在听到方孝孺的话之后,他却是很开心。

  方孝孺可是一个骨头很硬的读书人。

  朱允炆知道,既然方孝孺今天主动说了这些话,那么最后就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或者合理的解决办法。

  而不只是朱允炆,齐泰和黄子澄同样一脸期盼的看着方孝孺。

  同朝为臣子。

  齐泰和黄子澄的地位却是远远不如方孝孺。

  “太祖有令,藩王作乱,朝廷自然派兵镇压,这便是自古的道理!”方孝孺环顾四周后,说道,“微臣愿意领兵出征,剿灭湘王宁王!”

  “这……”

  其实方孝孺所说的,的确是朱允炆想要听到的东西。

  只不过,现在看着两鬓发白的方孝孺,他心里面还真有点没底,对于方孝孺的忠诚,他自然不担心。

  可是打仗这种事情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就算方孝孺有忠心,他一个老头子文人上了战场,难道真的能打胜仗?

  若是胜了也就罢了。

  可若是打了败仗,断送的不单单是方孝孺一个人的生命,只怕连大明王朝都要受到牵连。

  这是朱允炆不愿意看到,也不能发生的事情。

  “爱卿啊。”

  “你的忠心我自然不担心,只是……方希直啊,你已经上了年纪,朕是在不忍心你重新披挂上战场啊。”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道,“所以,你看看还有没有别人推荐?”

  朱允炆这句话说的并不是虚词,而是内心的真实所想。

  他知道,方孝孺是个了不起的文人,自从他登基以后,方孝孺没少在朝政治理上面帮助他,这一次朱棣“靖难”其中大多数的檄文都是出自他手。

  凭借一身才学,方孝孺把朱棣骂了个狗血淋头。

  可以说。

  对于朱棣来说,在朝堂之上最恨的人就是方孝孺了。

  可是现在,方孝孺主动说这些话,朱允炆在感动的时候,心里面也突然有点不舍得了。看書喇

  要是这个老人真的在作战中有三长两短。

  只怕他就真只能悔恨莫及了。

  想明白这些关节。

  朱允炆突然说道,“我看,齐尚书身为兵部尚书,不如这一次剿灭湘王宁王,就让你来挂帅吧?”

  “这……微臣领命。”

  齐泰愣住了。

  本来他看到方孝孺站出来了,还打算看热闹。

  谁知道,最后朱允炆竟然让他挂帅?这确定不是开玩笑么?当时当这个兵部尚书的时候,也并不是他主动要求的。

  而是朱允炆自作聪明。

  认为国之重者,就在于兵部,所以才在兵部中安排了自己人“齐泰”。

  这些日子虽然齐泰身为兵部尚书,可是实际上在兵部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总是面对一群没什么文化,还不愿意听指挥的人。

  他的心情也很是不爽。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从小熟读的是四书五经这些文学辞赋,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就算懂,也是纸上谈兵。

  现在朱允炆把他派去和朱柏朱权对着干。

  这不是让他送死么?

  何况,这两人身后还有一个更让他恐惧的角色,燕王朱棣。

  就他的那两把刷子,如果真让他出征,这不就是把他往虎口里面送么?但尽管一肚子无奈,但是皇帝下令了,齐泰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至于方翰林……如果你愿意跟着齐尚书一起前去军中,朕相信,湘王和宁王他们掀不起什么浪花!”朱允炆一句话说道。

  “臣遵旨!”

  “臣遵旨!”

  方孝孺和齐泰同时答应。

  ……

  朱柏带着朵颜三卫。

  一路朝应天赶去,本来想着尽快去朝廷报道,参与这一次光荣的靖难之役。

  谁知道,路上刚走了一半,就听到了朝廷下的海捕文书,他一个想要勤王的人,竟然莫名其妙的成了谋反的反贼?

  起初他还以为只是流言而已。

  可是,当王坎解决了第三批来抓捕他的官军之后,朱柏才意识到,那些海捕文书多半是真的。

  这一下他反而有点尴尬了。

  本来他还是个朝廷承认的藩王。

  就算不参与这一次靖难,也可以老老实实的在荆州当人上人的藩王,可是现在,不知道什么人给他造谣。

  朝廷竟然还傻乎乎的相信了?

  不过,稍微想了想后,朱柏也能理解朱允炆到底怎么想的。

  真要说起来,他和宁王这些人本来就不被朝廷所容,这一次也就是朱棣谋反之后,朝廷的注意力多半都在朱棣身上。

  所以才暂时放松了对他们的针对。

  就算没有现在这一出,朝廷也不会忍受他们太长时间。

  可现在。

  摆在朱柏面前,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投奔朱棣,成为靖难大军的一员,不说为朱棣冲锋陷阵,怕是也要摇旗呐喊了。

  想到这朱柏忍不住有点泄气。

  明成祖朱棣可是正儿八经的战争猛人,在登基之前身为藩王的时候,他就没有停止过对北方的战争。

  而登基之后。

  掌控了大明王朝的所有军事力量。

  他更是直接迁都北平,创造了第一个天子守国门的壮举,也为大明王朝的后市,留下了一个绝好的名声。

  饶是如此,跟着这样一个猛人造反。

  朱柏心里面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的,毕竟,这可是谋反,不是过家家!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