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烽火刀侠> 第二百五十六章朝堂之争风云起 峨眉剑侠保钦差

第二百五十六章朝堂之争风云起 峨眉剑侠保钦差

  朝堂之争风云起,唇枪舌剑论人选。

  太宗钦定钦差臣,峨眉剑侠保钦差。

  文武百官鱼贯而出退出朝堂,出了殿门哪是三三两两,各自拉帮结伙同行,低声谈论今日朝堂进谏之争。

  而朝堂进谏暂时失利长孙无忌一党,更是怒气冲天,瞪着眼睛挑衅魏征、房玄龄、杜如悔三人。

  魏征与房玄龄、杜如悔三人根本不理会长孙无忌那帮人,各走各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平日里骄横跋扈惯了的梦少卿、江仁武等人,仗着有长孙无忌撑腰,肆无忌惮高声指桑骂槐,暗骂魏征与房玄龄三人是顽固不化的榆木旮瘩,行将就木的老树,快死了还在朝堂进谏,装什么名臣名相,真正忠心耿耿的乃是皇上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大人,其余外臣不过是虚有其表无有其里。

  魏征与房玄龄、杜如悔三人紧绷着脸默默忍着,也不反驳争辩,其心里都清楚,与这等小人争辩只会徒生闷气,对于小人之言,左耳听右耳冒就行了,不必理会,善恶到头终有报,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魏征三人一同下轿到了魏征府邸,三人进屋分宾主落座,沏上茶水,闻着茶叶淡淡清香,将心中的郁闷之气驱散不少,脸上愁容消散,阴云尽退,又是一副风轻云淡的和蔼可亲面容。

  手扶茶杯,魏征淡淡道:“房大人、杜大人,下官有言在胸不吐不快,还请两位大人听我一言。”

  “魏大人,但讲无妨,我等洗耳恭听。”

  房玄龄微微笑道。

  “今日朝堂进谏之争,两位大人不觉得颇为奇怪吗,从来都是下官进谏,皇上恩准下旨,一唱一和无人插言打扰,而今日朝堂,长孙无忌一党为何一劲与我做对,争得面红耳赤也不退让,两位大人不觉得奇怪吗。”

  魏征话音一落,房玄龄与杜如悔两人手捋须髯凝神思索片刻,杜如悔最先出言道:“在我看来,这剑南、山南、岭南三道必然与长孙无忌有着千丝万缕瓜葛,不然其不会寸步不让,据理力争。”

  房玄龄待杜如悔话音一落,蔚然一笑道:“两位大人,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杜长永、黄汉明、韩文炎这三位都是手握一方大权的地方大员,两位好好想想与谁走得最近,便会一目了然,明白其中深意。”

  魏征与杜如悔闻言皱眉沉思半响,杜如悔眼睛一亮,忽而出声道:“我想起来了,这三人外派之前,不都是长孙无忌的门生吗,魏大人说出三人名字,并要查处三人,哪不是触犯了长孙无忌的忌讳。”

  “加之长孙无忌极为护短,其门生不好也不许外人议论纷纷,李靖大人不就是说过这样的话,被长孙无忌奏上一本,贬到陇右道安西都护府去了。”

  魏征闻言一拍桌子,震的茶杯微晃,茶水撒出少许。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茬,唉,想当初秦王打天下,发动玄武门兵变之时,长孙无忌大人不都是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吗,怎么江山稳固,人就都变了呢。”

  “魏大人此言差矣,长孙无忌只忠于秦王一人,并不忠于唐朝,加之其妹长孙氏嫁给秦王,亲上加亲所以才一直忠心耿耿侍奉秦王,如今其权倾朝野,更是不把我等凌烟阁重臣放在眼里。”

  “其眼里只有皇上,还有那帮围绕身边阿谀奉承的党羽,我等忠臣逆耳之言其根本听不进去,只想着维护其门生,保其清誉,但凡有损害其清誉言谈举止,其必然会极力反对,日后朝堂之争将风云再起。”

  房玄龄话音一落,随后长叹一声,眼望窗外深深思虑,魏征眼珠一转,忽道:“两位大人,朝堂之争先暂搁一旁,如今当务之急是商议由谁来当这个钦差大臣,既能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又能明察秋毫将贪官污吏绳之以法。”

  “这个钦差大臣决不能由朝中墙头草来当,也不能由新晋官员担此重任,最好是由颇有清誉的清官担任钦差大臣。”

  杜如悔才思敏捷接过话茬淡淡说道。

  魏征与房玄龄闻言皆是陷入深深沉思之中,毕竟关系到大唐社稷,必须慎重一些。

  杜如悔手扶桌子闭目思索,三人静静思索,房中寂静无声,唯有窗外风卷落叶“呼呼”盘旋之声,响彻院中偶尔透过窗棂传到房中,给这深思三人带来一丝灵感,打破这沉闷气氛。

  时光如水,静静流逝,不知不觉中过了一个时辰,天色渐渐昏黄,眼看着就要到了黄昏时分。

  突然一道淡淡声音打破这静静如水的深思湖面,一道涟漪扩向四面八方,带来惊动人心的链锁反应。

  “两位大人,下官有个人选,请两位大人定夺。”

  “魏大人请讲。”

  “此人姓徐,名青,字凌风,曾是刑部侍郎,因查长孙顺德**一事,被长孙无忌一党参奏,贬为刑部员外郎。”

  “此人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敢于直言进谏秉公执法,下官觉得由此人担任钦差大臣,必能查出唐朝十道大小官员****内幕,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好,此人我也刚刚想到,其清廉之风不次于你我,其降为六品依然两袖清风,实属难得,由他当钦差大臣,我是颇为满意。”

  房玄龄轻声道,杜如悔也是出言赞同,随后三人定下由徐凌风担任钦差大臣,明日早朝禀报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端茶送客,送走房玄龄与杜如悔两位大人,望着远去官轿背影,回过头来看看秋风卷起落叶呼啸而过,魏征心里不由一暗。

  “钦差大臣巡视三道一事,搅动诸多朝廷大员的切身利益,无论谁担此任,都如风中树叶,要面对四面八方袭来明枪暗箭,一个不慎就将清名尽毁,沦为万夫所指的骂名之中,这个钦差大臣不是好当的啊……”

  魏征一声低叹,回到府邸不提。

  再说长孙无忌一党,散朝之后,梦少卿、江仁武、周海天、史殿杰八人坐轿或是骑马来到长孙府。

  跨过寸高门槛,走过当井大院,沿着曲曲折折回廊,经过假山花园、亭台楼阁,走过池塘莲藕,稍带看了一眼池塘,只见数条锦鲤摇头摆尾游弋池中,令人眼前一亮。

  走过四重院子,八人才来到厅房,见到长孙无忌大人。

  此刻长孙无忌大人端坐在正首左边太师椅上,手扶桌案,面带怒容,微微低头独自生气。

  周海天、梦少卿、江仁武八人见长孙大人正在气头上,无人敢擅自开口,处其霉头引其不快。

  八人静静站立半响,长孙无忌忽而一抬头,看见周海天八人站在厅中,忙一伸手。

  “诸位请坐,朝堂之争一时气氛难平,有些怠慢诸位了。”

  “长孙大人哪里话,下官都是靠着大人亲手提拔,处处照应,才能有今日官爵,长孙大人的事就是下官的事,下官必与大人共进退,共同对付房玄龄、杜如悔、魏征哪几个老匹夫。”

  梦少卿双手作揖信誓旦旦言道。

  “长孙大人,房玄龄与杜如悔、魏征这三个老匹夫,仗着陛下信任与大人做对,下官有一妙计定能让三个老匹夫永远闭嘴,再也不能与大人做对。”

  江仁武抱拳拱手朗声道。

  “说来听听。”

  长孙无忌颇感兴趣,摆手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启禀长孙大人,下官与江湖中人有些暗中来往,若是暗中让江湖中人出手,神不知鬼不觉将三个老匹夫宰了,我想就算陛下猜到是大人干得,也会看在大舅哥面子上,口头训斥一番,闭门思过几日也就罢了,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这个……这个……容我……三思。”

  长孙无忌一听动用江湖中人杀人灭口,这要是被李世民知道了,肯定不会轻饶自己,虽然自己是其大舅哥,但是李世民乃是一代明君,岂能因私废公,看着自己胡作非为,暗杀朝中大臣。

  若是李世民发起怒来,那可是要抄家灭门的,脑筋微微一转,不由得想起梦子舟一家三百多口被杀惨剧,自己暗助东宫余孽,与梦少卿联手上奏,将梦子舟一家推入万劫不复之地,今日若是再害房玄龄这三个老匹夫,引起圣怒那可就不妙了。

  长孙无忌思来想去,总觉此法不妙,微微摆手道:“政见不和就暗中杀害,此法不妥,陛下也不会听之任之,必将掀起在京城一场官场风雨,不妥不妥……”

  江仁武还想申辩几句,被梦少卿一把拉住,冲其一使眼色,才不甘闭嘴。

  周海天审时度势,上前一步双手作揖。

  “启禀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当讲无妨。”

  “下官以为,当务之急,是钦差大臣人选,先想个办法将魏征三人推荐之人,在圣上面前以各种理由驳斥掉,再从长孙大人门生中选出一人担此重任,这样以来,便可将魏征三人所做努力付之东流,而我等坐收渔人之利。”br>
  “好,此计甚妙,来来来,都坐下好好商量一下,如何将钦差大臣换成我的门生。”

  长孙无忌面带笑容,笑着招呼梦少卿与周海天八人喝茶,细思慢想,想出一个绝妙之计。

  梦少卿忽道:“长孙大人,江大人,诸位大人,下官有一妙计,明日朝会可让房玄龄三位大人推荐人选付之东流。”

  “快讲。”

  “明日朝会,无论房玄龄三位推荐何人,我等从其以往为官履历下手,在圣上面前谈其人品,名声,家世,无所不用其极,攻击推荐之人,令其知难而退,不然让其无颜面对众臣,众位大人此计如何呀。”

  “妙啊……”

  江仁武一拍大腿,高声叫好,长孙无忌等人也齐声赞叹,随后,长孙无忌摆下宴席宴请梦少卿众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梦少卿众人喝得迷迷糊糊告辞回府。

  次日一早,魏征派人去告知刑部徐凌风,让其做好准备上殿接受皇上问询。

  等魏征,房玄龄,杜如悔三人迈着四方步进了朝堂,长孙无忌,梦少卿,江仁武等九人已然先到一步,只见九人脸带不屑之色,嘴角含着淡淡冷笑,一副成竹在胸模样。

  看着长孙无忌九人神色,魏征,房玄龄,杜如悔三人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心里暗道一声不好,难道说长孙无忌一党已然知道我等要推荐何人,抢先一步做了手脚不成。

  想到这,三人不仅心里焦急,头上微微冒出冷汗,三人凑在一起借着用衣袖擦汗,低低道:“若是推荐之人被驳回,魏大人毛遂自荐当钦差大臣,无论如何不能随了长孙无忌一党心意。”

  就在双方暗自揣摩对方心里之时,一声尖细声音响起。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

  “谢万岁。”

  李世民面色不佳看着文武百官,你道为何,昨日一回宫,文德皇后得到消息,百般为哥哥说情,一味袒护哥哥,说魏征,房玄龄,杜如悔三位大臣不好之言,弄得李世民颇为生气,扔下一句。

  “后宫之人不得干政。”

  回到书房看出独自生闷气而去,今日早朝看到长孙无忌,心里暗道:“长孙无忌,朕不曾亏待于你,让你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就该为国着想,抛却个人得失,让清廉之风传遍官场,怎可横加阻拦,真是越老越糊涂。”

  看着魏征三人,李世民淡淡开口道:“魏爱卿,房爱卿,杜爱卿,朕让你们选出适合钦差大臣人选,三位爱卿选得如何了。”

  魏征跪班出列冲上叩首。

  “回禀陛下,臣等三人回去之后,将京城所有官吏仔细筛查一番,选出刑部员外郎徐凌风,最为适合担任钦差大臣。”

  李世民闻言面色微微缓和,略带笑容,就欲金口玉言定下钦差大臣。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江仁武,梦少卿,周海天九人纷纷出列跪地一片冲上叩首。

  “陛下,臣等有本上奏。”

  “讲。”

  “徐凌风此人曾为刑部侍郎,如今为刑部员外郎,两次被贬,可以看出此人行为不端,人品败坏,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臣,陛下不可重用啊!”

  魏征闻言立即出声反驳。

  “陛下,徐凌风两次被贬也是因为彻查长孙顺德****一案,被长孙无忌等人打击报复,才两次被贬,请皇上圣明重用此人,不可听信小人谗言。”

  “魏大人,你怎可血口喷人,谁是小人……”

  “谁是小人,谁清楚,何须多言……”

  “魏大人你污蔑诽谤,我要奏你一本……”

  “本官两袖清风,你若想奏就奏,本官不惧小人……”

  “……”

  朝堂之上,魏征与长孙无忌一党又是争论的不可开交。

  “啪”的一声,李世民一拍龙头扶手,怒喝一声。

  “都给朕住口,传徐凌风上殿,朕要亲自看一看。”

  “传徐凌风觐见。”

  随后,传下旨意让徐凌风上殿面圣。

  过了半盏茶工夫,脚步声响起,一人迈着方步来到大殿,跪地给皇上请安。

  李世民一摆手,让徐凌风起来答话。

  李世民俯身看着徐凌风,见其身高八尺,面如重栆,浓眉大眼鼻直口方,额下三柳须髯,看着是一身正气。

  李世民微微点头,问道:“徐爱卿,朕有意派你为钦差大臣巡视唐朝十道,可是长孙无忌等人说你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你有何话说。”

  徐凌风微微一笑,冲上叩首。

  “回禀陛下,臣若是真如长孙无忌大人所讲,哪臣便不会敢来朝堂面圣,臣敢对天发誓,若是我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举,情愿天打五雷轰,遭受天谴而死。”

  长孙无忌等人刚要插言,被李世民一摆手阻止,朗声开口道:“今封徐凌风为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三日后离京巡视十道,退朝。”

  李世民赶紧宣布退朝,其心里清楚,若不宣布退朝,长孙无忌等人还得纠缠不休,与其如此,不如快刀斩乱麻,就相信魏征,房玄龄,杜如悔三人,江山社稷不可因为亲属而至大厦将倾于不顾,一切当以唐朝基业为重。

  文武百官退朝而去,魏征,房玄龄,杜如悔三人与徐凌风一同而行,来至魏征府上,四人商议一番。

  最后房玄龄提议道:“徐大人,本官有个提议,你此次巡视十道,身边没有武艺高强之人保护,这巡视之途将十分坎坷,还将颇为凶险。”

  徐凌风双手作揖道:“回禀房大人,下官也想到了这点,若有合适之人,还望大人推荐给我。”

  “好,明日来我府上,我安排你与江湖高人见面。”

  四人寒暄一番,各自回府而去,而朝堂失利的长孙无忌一党,又在府里小聚,商议着暗算之策。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