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烽火刀侠> 第一百二十九章千军万马猛攻山 坚守孤峰奇兵出

第一百二十九章千军万马猛攻山 坚守孤峰奇兵出

  白帐连天人海势,战鼓震天猛攻山。

  坚守孤峰奇招出,滚木磊石退番军。

  林海霞四人趁夜回到客栈,回屋倒头就睡,一觉睡到阳光刺眼才堪堪醒来,四人简单洗涑一番吃罢早饭,围坐在林海霞房中,商议着下一步去向何处。

  林海霞道:“回峨嵋派也帮不上师兄的忙,不如继续游历江湖,带我徒儿长长世面。”

  刘福与司马长青微微点头赞同,王红袖一旁插言道:“师傅,弟子觉得这次复仇还少了一个人。”看書溂

  “谁。”

  “就是哪个刺史之子黄连山,若不是他,刀客盟、夜影堂、血煞帮不会跟踪追杀我等。”

  一提到血煞帮,司马长青猛然想起怀里锦囊,一伸手掏出锦囊放到桌上,在林海霞三人疑惑目光中,堪堪而言道:“这是我在飘香阁材房捡到,不知里有何物,暂时放在怀里,要不是你徒弟红袖提起我到差点忘了。”

  林海霞拿过锦囊,解开扎口丝带,从里拿出半块白色玉佩及一张小便签。

  玉佩光洁白润纹理细腻,微微凸起处形似山水图案,玉泽光滑泛着丝丝白光,一看就是上等好玉石雕刻而成,看样子不是蓝田玉便是和田玉。

  看罢玉佩,又展开便签四人仔细一看,上面是隶书小字,上写:携手子舟兄同游江南,偶遇双王(息王齐王)后人,早前听闻双王后人不存于世,一探究竟跟踪其人,不料惊现重大秘闻,本欲上奏朝廷;

  被子舟兄拦下,便将其中详情分别存于两个锦囊之中,一个随身携带,另一个子舟兄携带。

  众人看到这里不仅长长叹息一声,没想到一个锦囊竟有着如此大惊天秘闻。

  转过背面还有字,上写:双王后人与朝中楼王长史,周吴文江朝中权贵有染,与各大世家有千丝万缕微妙关联;人微言轻,难报圣恩,――文正留。

  四人看完沉默不语,刘福将锦囊拿过装好,郑重其事道:“此锦囊由我保管,你等就不要参与其中,朝中之事诡秘难测,宦海沉浮,稍有不慎就将粉身碎骨,我跟随吏部侍郎刘铭杰大人,或许能明哲保身。”

  司马长青三人闻言沉思片刻,微微点头答应,司马长青道:“我与刘福去探探刺史府,看看这个黄连山何许人也,你俩在客栈等候吧。”

  林海霞与王红袖点头默许,司马长青与刘福收拾利索,推门而去。

  暂且放下司马长青与刘福俩人打探刺史府不提,回头再说刘梦龙。

  大军围山,伫立山峰之上俯瞰山脚,看着山下密密麻麻白色帐篷,恍如一个个白色石头练成一片。

  心里感叹一声:“成败在此一举,若是能在群山峻岭中击败吐蕃主力大军,令其心腹重地失守内外焦困,说不定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就会知难而退,下令全面撤兵,安西四镇战事也许将彻底结束。”

  抬头仰望天空,看着碧空**、白云悠悠心里默默想念着王庭州……赵灵玉……王红袖……刘福,多想早点结束战事,好好放松一下,让疲惫之躯能够得享些许放松。

  就在思绪万千之时,一个声音响起。

  “臭豆腐,启禀将军,末将率人已在后山崖拴牢近百个树藤,请将军去察看一下,不妥之处再做修整。”

  刘梦龙闻声便知是周万德,一股臭味背后都能闻到,回头看了一眼周万德。

  “头前带路。”

  “请。”

  周万德单手一伸,与刘梦龙并排而行,引着刘梦龙来至悬崖边。

  刘梦龙眼睛一扫,看着拴在石头上的树藤,微微皱眉,略带不满道:“周万德,你也是走南闯北,行走江湖之人,你看看你拴的这些树藤很不牢固,万一石头松动滚下悬崖,哪岂不是害的顺藤而下军卒,落下悬崖摔个粉身碎骨。”

  话音一顿,又接着道:“找些铁钉,钉在石缝中拴上树藤,若是没有,就找巨大石头拴好,也比你拴在不大不小石头上强。”

  话音一落,周万德看看拴好的树藤,顿感自己确实有些疏忽大意,不该如此粗心大意。

  想着可怕后果,脸上、额头渗出丝丝冷汗,赶紧抱拳拱手。

  “臭豆腐,末将知罪,这就带人整改,从新拴好树藤,请将军再给些时日。”

  “最多三日,山上水源不多,必须每三日下山打水,以免因水源不够导致兵变,超过三日,军令伺候。”

  刘梦龙淡淡说道,一甩袍袖扬长而去,周万德看着刘梦龙远去背影,擦擦头上冷汗,赶紧带领军卒从新找大石头拴好树藤,同时也让军卒去营里寻找铁钉,钉在石缝中从拴树藤。

  就在周万德带兵有条不絮忙碌之时,前山锣响,刘梦龙与众将一起站在峰顶观战,孟昭才、戈录义率四千唐兵,弓上弦刀出鞘,立于搭建好的石墙之后,凝神注目等待着攻山时刻到来。

  山下,巴登布丹与贡那嘎玛、穆尼德吉拉姆三人,点齐三万军卒出营,派副将安多巴桑率兵五千打头阵攻打山峰。

  “擂鼓助威,以壮声势。”

  巴登布丹朗声下令,中军官传令下去,片刻工夫,数面战鼓摆好,穆尼德吉拉姆带头擂响战鼓,数名臂力超人的军卒随着抡起鼓槌,“咚咚咚……”鼓声震天。

  听着鼓声,五千军卒士气高涨,在安多巴桑率领下,一鼓作气向着山峰发起冲锋,崎岖不平的山路成了最大障碍,没跑几步,就有军卒摔倒,摔得轻的拍拍盔甲,继续前进,摔得重的抢破脸皮,一抹脸上血迹,艰难站起来蹒跚前进。

  整个山路从山脚到半山腰全是吐蕃军卒身影,真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千,无边无沿,人上一万,彻底连天。

  等吐蕃军卒冲到半山腰,戈录义一挥宝剑,大声喊道:“放箭,箭弩交替射出。”

  其声音一落,四千唐兵分成弓箭手,弩箭手两波,交替放箭,射出弩箭。

  箭如雨下,弩箭飞蝗,铺天盖地射向吐蕃军卒,尽管吐蕃军卒都顶着盾牌前进,但是凹凸不平山路,令吐蕃军卒不时露出空门破绽,让有机可乘的唐兵弓弩手,抓住机会纷纷射出夺命箭矢,带走吐蕃军卒性命。

  无情的箭矢,一波连着一波,带走山路上无数吐蕃军卒性命,箭矢纷飞,倾泻而下,带来无数支血箭喷洒长空。

  吐蕃军卒的尸体铺满山路,令人触目惊心,安多巴桑带兵冲锋也被流箭所伤,手捂右臂伤口,靠在一块山石后面,看着攻山军卒纷纷倒下,心里滴血。

  其心深知,死伤惨重也未能攻上峰顶,回去也是个死,左右都是死,不如死在战场上光彩些。看書喇

  一咬牙,从石后转出身,向着峰顶发起死亡冲锋,“噗噗噗……”六七支箭矢射中身体,眼望着峰顶,满含不甘神色,重重倒在血泊中,溅起一片尘埃。

  随着安多巴桑战死沙场,五千吐蕃军卒战死大半,只剩下不足几百人躲在路中石头后面,侥幸躲过一命。

  看着眼前惨象,巴登布丹十分震怒,一挥手。

  “鸣金收兵。”

  声音响起,残余几百吐蕃军卒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纷纷离开石头,逃回军营。

  “召集众将议事。”

  巴登布丹头也不回留下这句话,中军官赶紧传令下去,看着**脸色不善,中军官及众将领也是心里暗暗揣摩,如何在议事之时不惹怒**,给自己不添麻烦。

  中军帐外和风细雨,微风轻拂带给人暖洋洋之感,然而帐内则是一片肃杀之气,首战失利,将领及四千多军卒战死,搁谁也高兴不起来。

  帐内从**到大小众将一个个板着脸不苟言笑,好像别人欠了他多少银子,或是横眉立目,又或是冷眼旁观。

  在这寂静气氛中,部分将领眯着眼,鼻子扬得高高,一副目中无人姿态,还有部分将领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心里想啥旁人无法从脸上看出丝毫。

  “啪”的一声,巴登布丹一拍桌子,震的桌上令壶弹起多高,落地不稳“哗啦”洒满一桌,几支令牌滚到地上,无声告白着粗暴野蛮。

  “都畅所欲言吧,有何高见不用藏着掖着了,平时一个个都能说会道,到了发挥才干之时,就别装谦虚了,有啥墨水痛快往出倒吧,莫要让我挨个点名。”

  巴登布丹话音一落,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半响,令得巴登布丹怒气渐涨,快要爆发之时,一道声音响起,才让愤怒的火山停止喷发。

  “启禀将军,末将冥思苦想片刻,想出一个称不上高明计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穆尼德吉拉姆慢吞吞言道。

  “讲。”

  “末将以为,这山上花草树木十分浓郁,不如放火烧山如何,唐军受不了火攻,下山逃命,我军便可一举拿下唐军,结束吐蕃内乱。”

  “好……此计妙啊。”

  巴登布丹率先鼓掌喝彩,其余众将纷纷附和鼓掌喝彩,双手下压,掌声停止。

  巴登布丹环视众将,凛然开口道:“由穆尼德吉拉姆将军率军执行放火烧山之策,其余众将给我全力铺左,若有阴奉阳违者,我定斩不饶。”

  一拍桌子,就定下了放火烧山之策。

  穆尼德吉拉姆领命率军准备明日放火烧山之策不提,再说唐军这边,刘梦龙在峰顶看着战场满目疮痍,血海尸山惨象,不由得微微叹气。

  “将军为何叹气。”

  “我叹天地不仁,滋生万般心思,导致兵刀战祸,最终死得都是黎民百姓,而为官者依旧风光无限,谐意潇洒畅享荣华富贵,真是将功背后白骨垒垒。”

  “将军如此看待士兵真是唐军之福,我代士兵谢过将军,不过这打扫战场之事,还请将军示下。”

  刘梦龙侧头看看贺芒,拍拍其肩头。

  “传令给戈录义、孟昭才,命其二人带兵收回箭矢,同时尽可能给吐蕃阵亡将士挖坑安葬,人死为大,不可让死去之人尸首暴露野外,被野兽分食,去吧。”

  “遵命。”

  贺芒答应一声,快步下了峰顶,来至石墙后传达军令,戈录义与孟昭才一听,心生佩服,万万没想到刘梦龙还有一颗仁爱之心,不仅对本方军卒就连敌方军卒都加以厚待,这份胸襟令人敬仰。

  二人随后率领唐军,小心翼翼出了石墙,一路收回箭矢,并把吐蕃军卒尸体抬到半山腰统一挖坑埋葬。

  吐蕃军卒发现唐军出动,往山下行来立即禀报巴登布丹,巴登布丹一听,什么还敢出来往回收回箭矢,真是岂有此理。

  大手一挥,命令贡那嘎玛率兵迎上阻击唐军,吐蕃大军一动,立即有探马回报戈录义与孟昭才二将。

  搁着孟昭才就放弃给吐蕃人收尸,直接退回防御,戈录义摆手制止,下令弩箭手分为左右两支方阵掩护收尸唐军士兵,同时命令盾牌手顶在中路结成方阵,不让吐蕃军卒冲上来。

  弓箭手方阵压后,中间几百唐军专门收尸,在戈录义指挥下,唐军摆成菱形战阵在山路上缓慢推进。

  两军交锋勇者胜,吐蕃军卒呐喊一声,阵型散乱就往上冲,唐军左右弩箭方阵交叉射出弩箭,不等吐蕃军卒冲上来,已然被射成刺猬死亡。

  看着冲锋无效,死亡惨重,贡那嘎玛也是无心恋战,命令吐蕃军卒摇旗呐喊,不往前冲,这样既可以造成与唐军交战假象,又能蒙混过关,不然收兵回营就会被正在气头上的**斩首示众。

  就在两军假打之中,日落西山,唐军收完尸体顺利回到石墙后,而吐蕃军卒也是应付了事,两军再次交锋就得明日再战。

  一夜无话,到了次日,穆尼德吉拉姆率领一万大军列队山脚,令旗一挥。

  “点火放箭,烧死唐军,展我吐蕃国威。”

  其声一落,上万吐蕃军卒已然点起篝火,将箭头引燃,随后对准山峰射出火箭,上万支火箭一齐射出,真不亚茹礼花绽放,色彩缤纷,巍为壮观。

  吐蕃军卒一放箭,唐军赶紧禀报戈录义与孟昭才二将,看着火箭袭营,戈录义大声喊道:“速速躲避,远离花草树木,找石头掩体藏身,快……”

  令行军动,众唐兵大部分躲到石墙后,一小部分举着盾牌躲到石头后面,漫天箭雨惊动了山顶唐军,刘梦龙等人正在帐内议事,听到禀报赶紧离帐而出。

  来至山头往下一看,果见吐蕃军卒列队放火箭,每放一箭前进一段,正在逐渐接近半山腰,若是放任不理,用不了多久,就会推进到半山腰,继而射到山顶之上,到那时唐军再反击已然错过时机。

  “鹏**,你去告知戈录义与孟昭才,命其二人用箭弩回击,不能让吐蕃弓箭方阵轻易推进,速去。”

  刘梦龙朗声言道。

  “遵命。”

  鹏**一个箭步,跃下山顶,一个鹞子翻身落在山路上,施展轻功,几个纵身起落,很快来至石墙后,将军令传达。

  戈录义二人正在苦恼,不知如何应对,听闻军令眼睛一亮,朗声开口。

  “兄弟们,都拿起弓弩,随我反击吐蕃弓箭方阵。”

  话音未落,从石墙后露出身形,一把从背后摘下长弓,三支箭一搭,连珠箭射出,射倒一名吐蕃军卒,孟昭才及众唐军纷纷效仿射出箭矢还击。

  被压制的唐军突然反击,令吐蕃弓箭方阵愕然一惊,在穆尼德吉拉姆看来,自己精心挑选的一万弓箭手采取层层推进之法,必能压制住唐军,从而顺利攻上半山腰,再往山上射出火箭,便可将唐军烧死在峰顶。

  没成想推进没多远,唐军竟然醒过劲来,箭弩齐射反击而来。

  随手叫过偏将墨脱桑珠。

  “速调五千刀盾兵压后,快去。”

  墨脱桑珠转身就走,到了军营点齐军卒,跟观战巴登布丹众将打个招呼,急匆匆率军直奔山路而去。

  此时半山腰处,箭如雨下,弩箭飞蝗,两军展开激烈对射,“噗”的一声,一名唐军士兵中箭手捂咽喉倒地而亡,对面两名吐蕃军卒被弩箭“噗噗”两声射穿胸口,一声未坑委身倒地。

  密集箭雨恍如死神镰刀,无情收割着两军士兵性命,不断有人倒下,但无人大声喊叫,一旦张嘴,没准就会有一支箭矢射进嘴里。

  唐军仗着有石墙做掩体还能稍占上风,而吐蕃军卒毫无遮挡之物,渐渐落于下风,匆忙躲过一道箭矢,穆尼德吉拉姆回身大声喊道。

  “墨脱桑珠带盾牌方阵给我顶在前面,弓箭方阵让路。”

  随着其声音一落,弓箭手方阵左右一分,让出一条窄路,墨脱桑珠带领盾牌方阵举着盾牌,顶住扑面而来的箭矢、弩箭。

  有了盾牌方阵的助阵,吐蕃军卒逐渐挽回劣势,与戈录义与孟昭才指挥的四千唐军弓弩手战成均势,双方互有伤亡,往往倒下五名盾牌手,就有四名唐军弩手阵亡。

  在箭林弩雨中,双方前排军卒连头都不敢露出,一旦暴露就有生命之危,焦灼的战况看得巴登布丹众将死死攥紧拳头,手心全是汗水,额头鬓角汗珠直流,连心都随着吐蕃方阵军卒一起跳动。

  吐蕃观战众将只是在远处观看,而唐军众将都看得心快跳出嗓子眼了,指甲刺破手心满手是血都浑然不觉,心已飞到前方作战军卒身边,同呼吸共命运。

  刘梦龙看着手下军卒不断阵亡,心似火烧火燎,每个唐军士兵阵亡恍如心在流血。

  脑中灵光一闪,大喝一声:“众将官随我冲。”

  声落人已消失,再看已然到了峰下,直奔山腰而去,贺芒与鹏**众将也是纷纷跃下峰顶,向着山腰奔去。

  刘梦龙冒着箭雨,连翻带滚冲到戈录义二人身边,大声喊道:“与敌对射乃不智之举,还不下令放滚木磊石,打退敌军等待何时。”

  一语点醒梦中人,一言破解焦灼局。

  戈录义闻听此言真不亚茹醍醐灌顶,对呀,敌军迫近不放滚木磊石,还与敌军对射真是糊涂,一敲脑袋,戈录义大声喊道。

  “众军听令,放滚木磊石,快……”

  不等戈录义话音落下,刘梦龙抱起一块石头扔出石墙,向着吐蕃大军砸去,没等回身再去抱石头,贺芒等人及一千唐军已然赶到,举起石头滚木就往外扔。

  数十块石头、几十根滚木扔出,再看山路上“骨碌碌”“砰砰砰”之声大作,滚木磊石带着惯性一路翻滚向着吐蕃大军砸去。

  看到唐军扔滚木磊石,指挥方阵的穆尼德吉拉姆脸色大变,赶紧下令撤退,嗓音都变了。

  “快……快撤,后队变……前队,迅速给我……撤。”

  在其声嘶力竭喊叫中,吐蕃军卒不用他喊,都看到了从上面砸下来的滚木磊石,一个个吓得三魂出窍,迅速转身玩命往山脚跑,使足了吃奶得劲,就恨爹娘少生两条腿。

  一个个疯狂逃跑,连盾牌、弓箭都扔了跑,跑得太急,险些摔倒,连滚带爬起身拼命跑。

  有道是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四条腿跑不过贴地滚的,吐蕃军卒反应很快,但是滚木磊石比他们还快,带着惯性而下,砸上就死,挨着重伤。

  一万五千军卒只有五千压后弓箭手保住一命,其余一万军卒其中五千全部被滚木磊石砸死,两千弓箭手对射中阵亡,哪三千弓箭手都被全都受了重伤,被滚木磊石砸的骨断筋折,手脚都受了重伤,即时活下来也是残废一个。

  看着吐蕃军卒被打退,唐军是欢呼雀跃,刘梦龙让贺芒清点伤亡人数,贺芒回道:“阵亡一千,重伤三百,轻伤五百。”

  刘梦龙听得眉头一皱,长叹一声。

  “把伤员都抬到峰顶军营,让军医救治,再调两千人下来守墙。”

  “遵命。”

  贺芒答应一声,带着军卒按令行事,而刘梦龙靠在石墙上思虑着如何派出奇兵,偷袭逻些城。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