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 第126章 齐湣王重新任命孟尝君

第126章 齐湣王重新任命孟尝君

  冯谖驾车径直来到咸阳,求见秦昭襄王,说道:“投奔秦国的人,都想削弱齐国使秦国强盛;投奔齐国的人,都想使削弱秦国使齐国强盛。纵观天下局势,秦国与齐国不可能两雄并立,谁更能汇集天下英才为己所用,谁就能够得最终胜利,赢取天下。”

  秦王问:“先生有什么办法让秦国得天下?”

  冯谖反问曰:“大王知道齐国已经罢免了孟尝君吗?”

  秦王密切关注这件事,间谍早就报来了,可是他仍然委婉回答说:“寡人已有耳闻,但不知是真是假。”

  冯谖说:“齐国之所以在列国诸侯中举足轻重,是因为有孟尝君,现在,齐王听信谣言,废除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孟尝君必定怨恨,大王何不趁此时机,接到秦国,为秦国所用,这样,齐国的机密秦国全都掌握了,再对付齐国就轻松多了,那时候,秦国何止只是战胜齐国?大王应尽快派使者,带重礼去薛城迎接孟尝君,并且要在仪式上感动孟尝君,机不可失,万一齐王反悔,秦、齐两国胜负就难料了。”

  这时候,樗(chū)里疾去世不久,秦王急需要一位贤能的人做丞相,即使孟尝君不做宰相,接回秦国也免得被其他国家重用,于是,装饰十辆车乘,带黄金百镒,命令使者用丞相的礼仪迎接孟尝君。

  冯谖对秦昭襄王说自己先回去给孟尝君提前送信,让孟尝君准备准备,不要耽误使者的时间。

  冯谖离开秦国,快马加鞭飞驰到齐国,他并没有去薛城见孟尝君,而是去了都城临淄,见到齐湣王说:“当今天下齐、秦两国势力相当,大王知道,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得到人才就会强盛,失去人才就会衰弱。现在我听说,秦国很高兴孟尝君被废,特意派人迎接他去秦国做宰相,如果孟尝君西去秦国,为秦国出谋划策对付齐国,齐国就危险了。”

  齐湣王本心很犹豫,孟尝君能力出众,不用可惜,用则担心,听说秦国要请孟尝君,心中一惊问道:“那应该怎么办?”

  冯谖说:“秦国使者很快就到薛城,大王应该在他到来之前收回你原来的命令,恢复孟尝君相位,增加他的封地,孟尝君定然高兴的接受新的任命,即使秦国再想什么办法,也不能不告诉大王,而擅自接走一个国家的相国啊?”

  齐湣王说:“好。”

  他嘴上说好,心里面没有下定决心,派出探马打探消息,果然发现一队秦国车马,秦国使者这次来是接一位普通贵族,也没有特意隐瞒,齐湣王派出去的探马跟这些人故意接近,随行的人就把去薛城接孟尝君的事情透露了出去,探马得到消息连夜快马告诉了齐湣王。

  齐湣王心里着忙,反应迅速,立即命令冯谖拿着自己符节恭迎孟尝君,恢复了他的相位,并且又给孟尝君增加了一千户,今后这一千户的赋税全归孟尝君。

  秦国使者快到薛城的时候,听说孟尝君已经恢复相位,怎么不能把人家国家的相国接走吧!转辕回咸阳去了。

  孟尝君又成了相国,以前的宾客一个接一个地又回来了。

  孟尝君感觉心里别扭,私下对冯谖说:“我田文对宾客从来没有失礼,一直都是恭恭敬敬,可是,当我一旦被免职,宾客们纷纷弃我而去。如今,依赖先生,又恢复相位,那些宾客又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我?”

  冯谖平静的说:“荣辱盛衰,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您没看到大集贸市场吗?白天大家争先恐后的往里面挤,人声鼎沸,晚上空荡荡如同废墟,因为人们的追求不一样。富贵的人宾客多,贫贱的人朋友少,这是很正常的,有什么奇怪的呢?”

  孟尝君恍然大悟,再次拜谢:“多谢先生指教。”仍然像原来一样对待宾客。

  人的思想最善变了,好与坏就在一念之间,同样的事,让人已解释,自己的看法立即180度大转弯,所以说,遇事没必要较真。

  这一年,魏昭王与韩釐王奉了周王命令,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讨伐秦国,秦昭襄王派白起为大将迎敌,一国敌二国,三国在伊阙展开大战,白起大胜,斩首二十四万,俘虏了韩将公孙喜,攻取韩国武遂的土地二百里;然后乘胜讨伐魏国,夺取取黄河以东四百里。

  秦昭襄王十分高兴,因为七国都已经称王,秦昭襄王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想要称“帝”号,但又觉得不好意思,就派出使者对齐湣王说:“现在,天下诸侯都称王,分不出大小,我想称为西帝,管辖西方,尊称齐王您为东帝,管辖东方,你我平分天下,怎么样?”

  齐湣王拿不定主意,问孟尝君,孟尝君说:“秦国的强横越来越被各国讨厌,大王不要效仿他。”

  一个月后,秦国使者又来,与齐湣王商议讨伐赵国。

  这时候,苏代正好从燕国出使回来,齐湣王先告诉他秦国与自己商议称帝的事。

  苏代回答说:“秦国不与其他国家商议,而单独派使者来齐国,是因为他尊重齐国。拒绝他,不给秦国情面;接受了呢,则会得罪各国诸侯。我的意见是希望大王接受这个称号,但不要用,等秦国称帝以后,西方的各国诸侯习惯了这个称号后,大王再称帝也不晚;如果秦国称帝后,各国诸侯都很反感,大王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责备他。”

  齐湣王不住点头:“先生说得对。”他内心也想称帝。

  齐湣王接着又问:“秦约我共同讨伐赵国,可以吗?”

  苏代说:“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无缘无故的讨伐赵国,我们的军士没有斗志,赵国战士奋勇保护国家,不会成功的,再说了,秦国临近赵国,如果得胜攻取的土地归秦国,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当今宋康王荒淫无道,残害忠良,老百姓怨声塞道,天下称他为桀宋,大王与其讨伐赵国,不如讨伐宋国,得到宋国的土地可以占有,得到宋国的百姓可以自由支配,还有替天行道诛伐暴君的名声,这是周武王的讨伐商纣王的风范。”

  齐湣王很高兴,同意了秦惠文王给的东帝的称号,只是接受,没有向外宣称,厚待秦国使者,婉言谢绝了讨伐赵国的请求,使者回秦国汇报。

  秦昭襄王称帝二月两个多月以后,打探到齐王没有改称帝号,也觉得树大招风,自己受命不起,也去掉帝号,不敢再用,仍旧称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