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西学好奇心

第一百二十七章:西学好奇心

  高翰文这会儿能想到的大旗,跟传统传播知识,拉拢底层不同。

  因为自己的成长经验告诉自己,哪怕是后世90年代照样一大堆家长并不想自己孩子读书。读书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都只会是少数人的选择。

  所以,推广西学并不能指望什么直接开启全民教育。有这个想法的一定会被现实教做人的。

  既然如此,就只能寄希望于这帮士绅家的青年才俊了。

  事实上,从后世革命来看,也只有这些家的孩子才更能够理解与执行新的理论。

  参考后世中高考内容的演变逻辑,高翰文已经差不多明白这个大棋该怎么走了。

  ---

  次日上午,就让自己两名弟子组织学生改到文庙街一处空宅子组织教学了。并告诫了新的课程规划。

  由于没有助手,弟子们忙得简直脚不沾地。简直是拿学生当畜生用了。

  不过好在弟子们也乐在其中,否则铁定跳反了。

  朱赓与沈一贯分别负责各场考试中的实务与经义两个部分。

  朱赓重归纳,将历史上优秀的和近年来科举的各类判语、诏、浩、表、时务策等内容汇编成册,用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构并添置索引。

  基本上历史上有过的主流或重要的事迹特征都被按主体立场不同,原因过程结果等不同角度进行梳理。

  基本上完全超越了当代儒家单一视角看问题的局限。全视角的结构化罗列,基本能够兼顾稳扎稳打与推陈出新。打破孤立或单一视角限制,学会多角度,联系地看待问题,这或许就是高老师想要传播的道理吧。

  沈一贯则是更注重经义内容的溯源与假设探讨。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对孔孟朱之言在传播过程流变的分析,接下来对孔孟之言在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朱子之言在南宋的时代背景,分别提炼出其观点的时代前提。

  随便表面上看,这可能是收到了张逊肤儒学复古学派的影响,要不然何必辛苦溯源呢?但事实上,只有溯源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儒学,才能再当前的仕林中占据道德制高点,毕竟谁也不能说孔孟朱有错误不是。绝对正确的东西,就算不够华丽,起码也是个中上的成绩。

  背地里,沈一贯是希望大家明白,任何理论都是有假设前提或者现实前提的。世殊事异,事异则备变,这才是不变的真理。不存在一个统治千年不变,甚至越古老越强大的理论。这事不好明说,但聪明的学生肯定是能够感受到的。

  这大约才是高老师让自己任教的目的吧。

  ---

  与两名小老师的领悟不同,来的听课的学生的领悟也各不相同。

  私教班与大课班最大的差别就是上课环境一对一辅导。

  这最开始确实提供了很大的优势。

  但随着时间推移,几天下来,大课班的学生的进步更是惊人。

  与后世学生管不住自己纪律不同。目前这帮人都是群科举机器。大课根本不存在有人破坏纪律,同时又多了同学们的讨论。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创造了相当大的学习动力。

  当这批成年的学生一开始学会多视角看问题,学会分析事物存在的前提,首先被拿来练手的就是身边的事物咯。

  首当其冲,就是高知府办培训班的动机咯。除了如宣传的给慈济院募集资金外?还能做到什么事情呢?

  由于高翰文并没有在课堂上夹杂私活明里宣传西学,让学生们相当长一段时间较为郁闷。

  有两个胆大的主动去问西学还被告诫不能分析,等会试过后还想了解,才可以再去知府衙门借阅资料。

  原本其实也就只有少数的几人对西学感兴趣的。因为学完西学的两位老师也没见什么精神异常啊?但由于一直以来的告诫,没几天全部学子都想在一个月的会试后看看这西学到底是些什么,不会都是些推理断案的技巧吧?

  好奇心就宛如潘多拉的魔盒,一旦在年轻人中打开,便再也收不住了。

  朱赓与沈一贯每日上课,能够深刻感受到学生对西学的兴趣,瞬间仿佛明白高老师不直接宣传西学的深刻用意。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