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智囊

  司马麒取得诏书后,片刻不敢耽搁,赶忙出宫。

  行进至城门时,看到城门附近已被肃清,二叔司马昭倚着城墙,坐在台阶上用布擦着剑上的血迹,司马昭看到司马麒后马上站了起来,急切的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太后答应了吗?”

  司马麒握着诏书,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幸不辱命!”

  司马昭兴奋把剑插在地上,急呼道:“战车快过来。”然后对司马麒说:“你赶紧去见你祖父,咱今天的事成了一半了。”

  司马麒上车后对司马昭说道:“二叔,要派兵守好皇宫,尤其是要看好永宁宫,太后决不能出差错。”

  “放心吧,二叔心里有数,今天这皇宫连只鸟都飞出不去的。”司马昭信心满满的说道。

  司马麒坐上战车向武库疾驰而去。

  当他回到武库时,死士们监督着投降的武库兵正在搬运尸体,擦拭血迹。

  而内库之中的司马懿正伏案写着任命诏书,司马麒捧着太后诏书递到了司马懿面前,兴奋的说道:“祖父,太后答应了,让您罢黜曹爽,总摄朝政。”

  司马懿缓缓的伸出一只手,接过诏命,用低沉的声音发令,“来人,请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大司农桓范来武库接受诏命。”

  在司马懿发号施令时,司马麒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桓范。

  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他可能是高平陵事件中最大的变数,虽然不知具体细节,但为了避免桓范如历史上那般惹出乱子来。司马麒当即对司马懿请命,“太傅,孙儿想亲自去请桓公前来。”

  司马懿抬了抬眼皮,有些意外,“为何啊,蒋公、高公、王公与桓公均为德高望重的四朝老臣,然若论官职高低,桓公居末,你为何单单想去见他呀。”

  司马麒结合记忆,编了个说法,“大司农桓范与曹爽乃是同乡,且素与其交好,桓范还曾提醒曹爽兄弟不宜一起出城,只不过曹氏兄弟不听罢了,孙儿怕桓范有变!”

  司马懿听后有些赞许的点点头,把案上的一份诏命拿了起来,放在了司马麒的手心里,冷冷的说道:“中垒将军思虑周全,这是加封桓范为行中领军的诏命,你去给他。他若不从,你则包围桓府不许其妄动。”

  “末将领命。”司马麒出门点齐百人,直奔桓府而去。

  就在司马麒带人赶奔桓府时,此时的桓府之中可是热闹非常,大司农的属官们,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还有一些尚在城中的典农校尉等人都聚在桓范的家中。

  “元则公,这城里出了乱事,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听说,是太傅要废了大将军!”

  “可不是吗,末将听人说大将军府已被血洗了呀!”

  “这可如何是好啊!桓公你可快拿个主意吧!”

  大司农的属官们在桓家七嘴八舌的争吵着,把桓范的头都吵大了。

  “诸公,请静一静,静一静吧,事起仓促,总要让我父仔细想想吧。”桓范的小儿子桓楷劝解着这些大司农的属官们。

  “桓公子,不是我等催促,今日若是行差踏错,怕是会祸及满门的呀!”

  “正是啊,现在城中谣言满天飞,桓公是智者,看在同僚多年的份上,您得给我们指条路啊!”

  “啪”的一声,身穿绯色长袍的桓范满面怒容,拿出了佩剑砸在桌案之上。

  “尔等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汉官威仪何在!”

  场面顿时一静,大司农属官们见到桓范发火了,也都不敢再讲话,只是眼巴巴的看着桓范。

  就在堂中一片安静之时,桓府的管事跑了进来,喊道:“老爷,宫里派使者来了,让老爷接诏。”

  桓范心中一惊,此时有诏命,不知是何事,赶忙迈步走出正堂,见一名少年将军,身穿金甲站在桓府的庭院中。

  “中垒将军司马麒见过桓公,请桓公接诏。”

  桓范迅速趴在地上:“臣桓范,接诏。”

  随后司马麒站在桓府的院中,宣读司马懿写的诏书,“太后诏,大司农桓范行中领军事。”

  司马麒宣读完后,赶忙上前扶起了桓范,然后把诏命塞进了桓范的怀中,说:“太后已经下诏,要罢黜曹爽,太傅在武库正等着桓公前去共商大计呢。”

  “太傅乃百官之首,不敢劳司马公久候,请将军先行回禀太傅,下官稍作准备,即刻就去。”桓范讲话时神情恳切,还躬身司马麒行礼。

  司马麒赶紧还礼,“桓公折煞晚辈了,还望大司农尽快启程,今日诸事繁多,太傅需要桓公这般智者辅佐。”

  “末将先行告退。”司马麒见目的已达到,便向桓范告辞。

  “将军请便,恕桓范不能远送。”

  “桓公请留步。”

  司马麒走出了桓府坐上战车,返回武库的途中,思考着桓府之行,怎么跟前世记忆中的不一样啊,这桓范挺客气的接下了诏书,还答应共伐曹爽。

  难不成,是看到姓司马的人去了,他就答应了,可能历史上是去了个小吏给他送信,桓范觉得不尊重他,就投曹爽了?

  此时的桓府,看到桓范接下了诏命,属官们又吵闹起来了。

  “桓公啊,您这是答应太傅了。”

  “我看这样好,曹爽跋扈,早就该被罢黜。”

  “太傅对元则公甚是礼遇,又同为四朝元老,那曹爽乃是小儿辈,岂能与太傅相提并论。”

  “对,对,还是跟着太傅好啊。”

  桓范眉头一皱,在堂中踱着步子,“吾早就提醒过曹爽,汝等兄弟同掌禁军,不宜同出,若闭城门,为之奈何。可恨那曹爽兄弟不听我言,还说天下无人敢如此。今日之事,果不出吾之所料!”

  可桓楷这时站了出来,“父亲,您真的要去帮太傅罢黜曹爽吗?”

  “为父正有此意。”

  “孩儿以为不可!天子仍在城外,典农中郎将也在城外,大将军手中还有数千禁军,只要南下许昌或召许昌兵马勤王,兵马一日便可到达,到那时太傅该如何抵挡,父亲您何以自处啊,不如出城去投奔大将军,方为上策啊!”

  看着自己儿子激动的神色,桓范捋着胡须,脸上露出思虑之色,“若曹氏兄弟仍不听为父之言,该当如何?”

  桓楷继续劝说道:“父亲,以前因天下太平,大将军不纳父亲良言,如今剑悬脖颈,大将军还能不纳此等良谋,彘犬尚会为生而搏命,况大将军乎!”

  桓范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又看了看手中的诏命,静静的思虑了一柱香的时间,然后,跑到案前拿起大司农印,往外就走,边走边喊道:“桓楷,备车,出城!”

  大司农的属官们面面相觑,看着桓范和桓楷疾走而去,纷纷大喊,“桓公啊,我等该如何啊。”

  桓范头也不回,只说了一句,“诸公保重,自决前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