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求生> 第169章 历史的惯性

第169章 历史的惯性

  袁崇焕虽然预感崇祯会对他不利,还因此变得沉默寡言,但他并没有放弃辽东的打算,他是一个能够不断坚持的人。在真正的历史上,即使临死前的一刻,袁崇焕也没有怨恨,而是做了一首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首诗就能体现袁崇焕那种不断坚持的精神。

  按照崇祯在宁夏省给辽东留下的命令,袁崇焕不断地组织辽东的汉人来屯田,还给每户分配了一个蒙古人作为奴仆,用来养马或做一些杂务。至于练兵更是丝毫没有落下,他不断安排将士训练火炮装备,处理军需物资,还维护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堡垒。

  因为崇祯给送来了不少俘获的马匹,所以辽东现在的骑兵规模空前的变大了,不仅三万关宁铁骑补充的完完整整,还多出了两万预备骑兵,时刻都在进行着训练。

  每天都可以看到,有几千骑兵沿着大凌河呼啸而过,留下一路的烟尘。大凌河是辽宁西部最大的河流,由西向东一直奔流到渤海,这条河曾经养育了很多辽西的百姓,只不多因为战乱,这边的人烟基本没有了。此时大凌河的河边上有一群人正在建城,看他们的装束应该是蒙古人,还有着几个监工,不断地在用火铳示威。

  “袁抚台,一定要建大凌河城吗?”

  祖大寿看着前方站立良久的袁崇焕,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袁崇焕的头号铁杆祖大寿,已经被他提拔了起来,现在驻守着锦州,这次是特意被调到了大凌河。

  “这大凌河的另一边就是皇太极,守住这里,就能防止皇太极再一次,越过辽东,直奔京师,你说该不该建城?”

  袁崇焕的视线从大凌河移到了祖大寿身上,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强调了一下大凌河的作用,答案显而易见。

  “那不能等皇上同意了再开始吗?”

  这句话才是祖大寿,内心想要问的话。他想劝袁崇焕等崇祯的命令来了,再开始建城,这样就不会落下把柄。他不明白袁崇焕为什么这么着急,现在的皇太极应该还没有恢复实力,他不会再次进犯大明。

  “辽东和京师一来一回,时间太长了,当今天子是个圣明的人,应该能看出大凌河的重要性,再说现在皇太极不得不蛰伏起来,正好是修建城池的时机。”

  袁崇焕看着自己欣赏的祖大寿,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没有进行任何隐瞒,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说了出来。

  “抚台难道不怕皇上怪罪吗?”

  这个人一路提拔自己,到现在身居高位,祖大寿真的很担心袁崇焕的下场。这历史上擅杀功臣的事情还少吗?远的不说,就是于谦,于少保,保住了京师,最后又落了个什么下场?

  “怕,当然怕,去年皇太极绕过辽东,直接攻打京师,皇上不也怪罪了吗?可害怕就能不做吗,害怕也要去做,这样才能对的起皇上,才能对得起辽东的百万军民。”

  袁崇焕虽然口中说着害怕,脸上却没有露出一丝害怕,而是一副坚定不移的样子,他心中有着自己对辽东的坚持。

  “那末将愿意陪着抚台大人,如果皇上怪罪,就一起接受处罚。”

  祖大寿听完这些话,心中突然有些莫名的触动,他没有进行思考,就把上面那句话脱口讲了出来。

  “不用,这次让你过来就是好好熟悉这座城池,到时候如果让你来守城,如何把城守好,才是你应该考虑的事情。”

  袁崇焕拒绝了祖大寿的好意,当然也是为了保护他。然后开口说出了为什么把他调过来的原因,他对祖大寿很是看重,希望他能守好这座城。

  历史似乎有一定的惯性,袁崇焕仍然看重祖大寿,祖大寿也没能逃脱驻守大凌河城的命运。但他们俩都没看到,就在不远处,有一个监工把他们的对话完完全全的记了下来。

  【感谢柱子用爱发电】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