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百废待兴

  是夜。

  神武军血洗长安残兵。

  黎明时,神武军,右卫,不良人清水洗地。

  清晨。

  一夜未眠的长安百姓,陆陆续续走上街道。

  赫然发现长安正街,朱雀街两旁建筑损毁严重,很多地方仍冒着轻烟,街道内血腥味浓重,神武军巡逻,驱车运送尸体,不良人快速灭火。

  昔日繁华的长安,近乎毁于一炬。

  皇宫。

  太极殿。

  百官林立,气氛森严。

  李世民面色森森,听着房玄龄汇报。

  昨夜残兵起义,长安数百家商铺惨遭流民洗劫,上千无辜百姓死于非命,南衙卫军折损两万多人,毁于战火的房屋不计其数。

  影响甚大,波及甚广。

  赵牧听着房玄龄枯燥的汇报,疲倦的打着哈气。

  思绪神游时,李孝恭胳膊肘撞了下他低声道:赵牧,陛下问你话呢?

  陛下?赵牧面色尴尬。

  李世民恼怒的瞪了眼赵牧,朗声说:百官建议发放粮食,安抚流民,你有何良策?

  安抚流民?

  安抚毛线啊。

  昨夜流民洗劫长安商铺,他也损失惨重。

  陛下,此举不妥。

  赵牧顿了顿说:与其免费发放粮食,不如招募流民翻修昨夜损毁的建筑,一来免于流民吃白食,各地流民闻讯聚集于长安,二来能尽快恢复长安秩序。

  另外,该趁机修建各类大作坊,扩展盐业,纺织业等。

  妥。

  李世民当机立断:玄龄目光如炬啊,赵牧你来负责。

  卧槽。

  赵牧惊呼。

  走神时,他错过了什么?

  陛下,此事理当户部尚书负责。赵牧瞥向戴胄,朝堂内不见戴胄踪迹。

  昨晚戴胄遇袭。李世民淡淡的说:你敛财手段不凡,暂时负责户部事务。

  在赵牧走神时,李世民君臣陆续定下各类计划,譬如安抚补偿百姓,减免长安商贾税赋,扩军等,百官各司其职,各有重任。

  这....

  赵牧神色懵逼。

  他还兼着工部侍郎呢,李世民把他当骡子吗?

  不禁瞥向李孝恭,李孝恭推诿说:某负责为淮南王李神通治丧。

  望向尉迟恭,尉迟恭急忙说:某前往关内道,清剿各州残兵。

  不等他看向魏征,魏征直接说:某不善经济。

  拒绝不掉,赵牧被迫答应。

  随之,赵牧掏出虎符,躬身说:那我把神武军归还给陛下吧,免得再有变故,皇宫处于风口浪尖。

  此言出,侯君集即刻附和:陛下,必须组建北衙禁军。

  昨晚他们差点让元从禁军害死,非皇帝嫡系军队全靠不住。

  堪平残兵叛乱,谁敢保证流民不起义。

  李世民在考虑此事呢。

  元从禁军逼宫,他差点被迫禅位,北衙是该组建一支效忠他劲旅。

  望着赵牧呈上来的虎符,李世民朗声说:赵牧,由你掌兵朕放心。

  昨晚他屡次怀疑赵牧领军哗变,若赵牧坐山观虎斗,或者倒戈向太上皇,他彻底凉了。

  赵牧坚持己见,呈着虎符说:陛下,该由你执掌神武军。

  兵变之事,李世民心有余悸,却没有接过虎符:朕相信你。

  陛下,这不是信任的问题,北衙必须驻扎精锐,否则下次叛乱呢。赵牧态度诚恳,继续说:目前流民仍威胁长安安危,旱情没有缓解之前,以以工代赈之余,招募身强体健的流民添补各卫损失,重新训练一支劲旅。既能强军,也能缓解长安压力。

  陛下,徐国公言之有理。长孙无忌出列附和。

  长安损失严重,再经不起一场折腾了。

  扩军。

  必须扩军。

  此乃一举两得之事。

  元从禁军靠不住,南衙卫军损失惨重,即使从边塞调集强兵,也需要时间啊,唯独神武军担得起大任。尉迟恭进言。

  闻声,李世民面色犹豫。

  神武军乃北伐劲旅,他早想收回了。

  可是赵牧刚平叛,若回神武军难免让人诟病。

  何况赵牧忠于他,忠于皇室,能征善战,还得让赵牧掌兵。

  发觉李世民犹豫,赵牧向房玄龄微微点头,希望对方帮忙劝谏,李世民不顾自己生死,他要保护长乐,豫章啊。

  陛下,徐国公,潞国公的建议没错,是该组建北衙禁军,长安附近神武军最为彪悍,由神武军保护长安最为妥当。微臣建议,分拆神武军,柴哲威,李崇义等勋贵子弟划归为禁军,更名为龙武军。

  剩余诸将依然归徐国公执掌,把俘虏的元从禁军转交徐国公编入神武军,彰显陛下仁德。房玄龄说。

  此举最为稳妥。长孙无忌附议。

  李世民稍作半刻,起身宣布:长安事变,徐国公护驾有功,晋升为楚国公,扬州大都督,扬州刺史,督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等七州军事,经济,执掌神武军。与潞国公负责分拆神武军。组建龙武军之事。

  喏!

  侯君集领命,羡慕的望向赵牧。

  楚国公。

  扬州大都督,扬州刺史。

  皇帝直接把李泰的封地赏赐给赵牧了。

  陛下,这封赏太重了。

  赵牧拒绝李世民的封赏,他之所以交出虎符,赞同分拆神武军,一来希望保护长乐,豫章。二来,昨夜锋芒太盛,免不了有人非议。最关键,即使分拆神武军,柴哲威,李崇义等将士依然效忠他。

  三人成虎事多有。

  他想低调,过清闲生活。

  封他做楚国公,扬州刺史,扬州大都督,督七州军务,经济,分明事与愿违啊。

  若记得没错,秦,齐,晋,楚四名国公最大,而长孙无忌才赵国公呢,这么一来,他地位超然,凌驾于百官之上。

  蜀王李恪才掌管八州呢。

  他区区国公,执掌七州,不输于皇子了。

  这等于是把他架在火炉上烤啊。

  发觉李世民不吱声,赵牧说:陛下与其封赏,不如让赵孝祖去神武军,我觉得他是个将才。

  赏赐照赏,李靖,把赵孝祖调给赵牧。李世民向兵部尚书李靖下令,旋即朗声道:诸卿各司其职,昨夜勤王之人,各有赏赐,散了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