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239章报仇,为建成元吉报仇

第239章报仇,为建成元吉报仇

  事有轻重缓急。

  售爵,即能得到粮食,缓解当下危机,何须过于纠结呢。

  何况裴寂告老还乡,诸多官吏惨遭贬嫡,降爵,留下不少空缺,赵牧的建议恰逢其时。

  魏征张嘴,发现杜如晦走来,瞥了眼萧禹欲言又止。

  二怼三。

  他们着实喷不过赵牧,房玄龄,杜如晦,还可能被赵牧喷的狗血淋头。

  无奈的摇摇头说:不要搞的满城尽是功勋。

  此事我等懂得分寸。房玄龄严肃的说。

  赵牧面含微笑,邀约说:阁老,魏伯父,你们担心售爵之事出差错,何不一起商讨呢。

  对对对,是该好好商讨。魏征见赵牧示好,接受赵牧的邀请,萧禹也没有倚老卖老,赞同赵牧的提议。

  尚书省内。

  赵牧,萧禹,魏征,房玄龄等在友好的气氛中交换意见,深入探讨,最终达成共识。

  唐朝爵位分为九等。

  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

  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

  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

  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

  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

  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

  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

  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赵牧,萧禹,房玄龄皆为国公。

  萧禹,房玄龄皆为食邑三千户,从一品的国公。赵牧身份特殊,食邑超过万户,也是从一品。

  是故四人一致认为即使售爵,也仅达到县伯一级。

  当即定下计划,各道出售两名县伯,售价三十万斤粮食。每道四名县子十五万斤粮食,每道八名县男为七万五千斤粮食,每道获取六十万斤粮食,依照旱情严重程度,酌情调回长安,或就地赈灾。

  当日商议妥当,赵牧即派人把消息把消息送去半亩方塘印刷,大肆在长安宣传。

  消息一出,长安哗然。

  最先暴躁的,不是军中将士,而长安学子。

  十年寒窗不及万斤粮食。

  一时间,学子们纷纷涌书店外声讨赵牧。

  什么狗屁诗仙,简直掉进钱眼里了。

  此贼乃窃国大盗,败坏朝纲。

  天下读书人之耻,人人得而诛之。

  各类污言秽语。

  各种人身攻击。

  学子震怒中,纷纷前往尚书省外请命,高呼惩治赵牧,将其逐出长安文坛。

  长安学子天怒人怨时,各家商贾,乡绅,特别是有钱有粮,而社会地位较低的富商,趁机快速行动起来。

  这些善于经营的商贾,远比饱读诗书的学子灵通的多。

  不少商人从武功爵内嗅到不同寻常的味道。

  北方大旱,南方洪涝。

  长安粮价一日三升,朝堂没有强行征粮,而以武功爵的形式收集粮草,关键擅长经营的徐国公亲自负责。

  此事有的说道了。

  赵牧善于敛财,堪称长安的财神。

  然而,他不光善于敛财,与皇帝关系匪浅,关键向来言而有信。看書溂

  购买爵位,家族获得入仕的途径。

  长安富豪商贾,没人愿意错失良机。

  得知各道名额,很多商人当即返回家乡。

  长安学子,商贾,各自奔波时,黄昏时,平静已久的太极殿也热闹起来。

  朝廷缺粮,皇帝计划拿山东贵族开刀,售爵之事引起长安学子哗变,韦昌山扑捉到丝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也许,时机成熟了。

  陛下,皇帝针对世家,河北道起义必然扩大化,单凭柴绍恐难平叛。而徐国公针对学子,长安喧闹起来,是不是趁机...?韦昌山恭敬的汇报,询问李渊的态度。

  等!

  再等几日。

  李渊面色平静。

  目前,他重新掌握北衙禁军,麾下有支劲旅,长安陷入内乱,这支劲旅可堪一战,何况李亮带部分右卫离京,长安守备空虚。

  怎奈皇帝仅把赵牧执掌的神武军调集京畿道各地,目前神武军尚未出发。

  今夜起兵复辟,赵牧率神武军包围长安,即使他诛杀李世民,也恐难击溃赵牧的神武军。

  他要等。

  等长安学子把事情闹大,李世民把赵牧贬嫡到外地。

  那时,他大有作为。

  韦昌山内心煎熬,焦虑的说:陛下,长安学子反驳,然富豪商贾支持。何况朝堂重臣注意到混进长安的散兵游勇,侯君集已提高警戒,若徐国公凑齐粮食,选择在长安城外发饭施粥,流民涌出长安,潜藏于各地的残兵必然暴露。

  时机稍纵即逝,错过时机,恐怕...

  他道李渊计划等河北道大乱,长安兵力空虚时,假借突厥之力诛杀李世民,怎奈时不我待啊。

  大殿内,李渊负手度步,愁眉紧锁:让朕考虑考虑...

  此事性命攸关。

  胜,重归帝位,掌天下之权。

  败,身败名裂,面临性命之忧。

  韦昌山发觉李渊犹豫不决,进言说:陛下,售爵消息一出,全长安轰动,多数富商争相打探,十几个爵位至少筹集到百万斤粮食。等粮食凑齐,长安危机迎刃而解。

  即使河北道流民起义,满朝文武皆有所警惕,再复辟无疑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闻声,李渊忽然止步,沧桑面孔的升起些许戾气,喝问:今夜,长安城内有多少残兵,是否达到预想的人数?

  难。

  左右为难。

  他期盼万无一失,怎奈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韦昌山仰起头,谨慎汇报:长安内外聚集二十万流民,里面至少混迹万名残兵,加之关内道的残兵陆续南下,若今夜起兵,加之陛下控制的禁军,今晚攻陷皇宫,生擒皇帝应该十拿九稳。

  为复辟,筹备一年多。

  纵然期间发生不少变化,计划也接连改变,但目前万事俱备,只等李渊下令。

  即使有风险,至少得试一试。

  李渊顿了顿,终于攥紧拳头,厉声说:今晚必须斩杀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和程咬金,另外派遣斩杀赵牧,免得他领兵来长安勤王。

  报仇!

  他要为建成,元吉报仇。

  陛下放心。韦昌山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