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谁与争锋

  来年。

  他兴许率军远征。

  如有巨炮协助,定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于西域之地,彰显唐军兵锋。

  侯君集说完,捋着胡须望向赵牧,改日,必须找赵牧促膝相谈,争取弄来几尊巨炮。

  诸将内,唯独李靖神色淡定,李孝恭,李道宗,程咬金,尉迟恭等将领面孔表情狂热,兴奋,斗志昂扬。

  陆陆续续上前进言,建议朝廷爆兵,再爆兵。

  等诸将七嘴八舌说完,李靖低声进言:陛下,此物杀伤力过于强横,容易造成严重伤亡,臣以为,慎用。

  虽说行军打仗免不了死人,但他观察此物威力,寻常兵勇中弹,地面肯定皆是残肢断臂。

  冲锋陷阵的战场,不免沦为修罗之地。

  李世民轻轻点头。

  此物是过于霸道,颠覆以往作战方式。

  但有此物,攻城掠地必是无往不利,夺取四方疆域犹似探囊取物。

  李世民道:朕会考虑的。

  他神色傲然的捋着短须,瞥向禄东赞等邦国使臣,发觉禄东赞等面色惊惧,好似惊弓之鸟,深秋时节,额头依然汗珠滚落。

  李世民面色一喜,旋即阔步走上去,正色说:此物乃中书令打鸟炸鱼之利器,诸卿无需担心,更不必惶恐和无端联想。

  打鸟炸鱼。

  骗三岁幼童吧。

  禄东赞等不敢不联想啊。

  携带此物征战,任何坚不可摧的城墙防御力全骤然减弱,所有所向披靡的骑兵沦为炮灰。

  巨炮一出,谁与争锋。

  以后无端招惹大唐,与大唐为敌,等着承受巨炮的怒火吧。

  禄东赞思绪飞转,快速考虑应对之策。

  南诏国使臣惶惶出列,九十度躬身行礼:陛下,南诏的琅琊公主恰好适婚年龄,才貌无双,颇有贤名,外臣提议公主来长安,两国永结同好。

  打不过,唯有加入。

  和亲,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兴许保证南诏安危,

  李世民闻之,拍着南诏国使者肩膀,朗声说:和亲,挺不错的建议。

  谢陛下夸赞,外臣返回南诏,率先向我王建议,尽早促成此事。南诏使者战战兢兢的说。

  顿时,禄东赞等使者,不经意的白了眼南诏使臣。

  这软骨头,哪有半点使臣的尊严,屈服速度也太快了,不给他们半点考虑的机会。

  下一刻。

  高句丽使者踏步而出,急声说:高句丽愿把公主送长安,望两国结秦晋之好。

  一步错,步步错。

  高句丽断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得罪大唐,得罪李世民。

  大兵压境时,必是高句丽灭国之日。

  禄东赞面色惆怅,不安,附和说:陛下,外臣以为和亲乃最好的选择,外臣以为两国应该签订盟约,保证双方互不侵犯。

  大唐内,赵牧,李靖,李绩的盖世名将,已非常棘手难缠。

  竟有神兵利器横空出世。

  与之为敌,等于把吐蕃健儿推进火坑内。

  必须设法签订盟约,保护吐蕃安危,免遭唐军兵锋侵犯。

  听着禄东赞的表态。

  李世民面不改色,内心却极度高兴。

  四方臣服,八方来贺,这才是天可汗该有的样子。

  达成目的,李世民叮咛说:诸卿,今日不谈政务,不谈军务,大家移步帅帐赴宴。

  赴宴。

  大唐诸将兴趣高涨,几名外臣哪还有吃饭的念头。

  他们想回家。

  希望第一时间内,把巨炮之事汇报给各自的君王,以免自家君王做蠢事,无端得罪大唐,为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

  下午。

  宴席在喜忧参半中结束。

  皇帝回宫,神武军恢复往日平静。

  巨炮之威,却已传遍长安。

  大街小巷,酒楼茶肆内,百姓议论纷纷,各个添油加醋,把巨炮吹的天花乱坠。

  赵牧,俨然成为大唐雷神。

  皇宫内,李世民直奔长孙皇后所处的立政殿。

  走廊内,太监宫女纷纷行礼。

  赏。

  有赏。

  李世民一路前行,一路赏赐。

  走廊内,庭院中,花园里,陆陆续续跪着谢恩的宫女太监。

  众人不知皇帝遇到何事,但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喜事儿。

  跨进立正殿内,宫女忙欠身行礼,李世民高声说:传朕旨意,今日各宫妃嫔,不论贵妃,昭仪,美人,皆有赏赐...每人千贯钱。

  喏!

  宫女领命。

  且慢。

  长孙皇后狐疑的走来,阻止宫女离去。

  欠身行礼后,皇后好奇的询问:陛下,前去军营,遇到什么喜事儿了?是赵牧锻造的巨炮大显神威吗?

  昨晚,李世民兴奋的半夜未眠。

  今早特意早起,戎装前往军营内。

  这会儿龙颜大悦,大肆封赏妃嫔,昭仪,美人,肯定遇到意外之喜。

  喜事儿。

  是喜事儿。

  李世民兴高采烈,跨步上去,亲吻了下长孙皇后,直接抱起佳人向榻上走去。

  突如其来的亲密,长孙皇后猝不及防中芳容大羞,焦急说:陛下,陛下...这怎么好呢。

  一直以来,皇上做事稳重,举止有度,他们相敬如宾,今日...今日...怎么...

  殿内宫女太监见状,吓的连忙垂首。

  坐于软榻上,李世民向伺候的宫女道:去备些小菜美酒来。

  喏!

  一名宫女恭恭敬敬退去。

  李世民攥着长孙皇后柔荑,兴致勃勃的道出军营所见所闻,龙颜大悦的说:今日之后,朕的威名必然传遍四方。

  这赵牧,经做些阿谀奉承之事。长孙皇后耐心聆听李世民叙述,她能感受到李世民多高兴,柔声说:不过,驸马也终于奉承陛下一次。

  谁说不是呢?李世民说:铁树开花水倒流,头一遭啊。

  说罢,命丫鬟去传旨意,封赏各宫妃嫔。

  陛下英明神武,自有贤臣良将来助。长孙皇后答谢。

  整个下午,李世民始终向长孙皇后倾诉,畅谈自己的远大志向。

  快黄昏时,才起身前去书房。

  这时,李世民萌生了两个念头,争取批量生产巨炮,来年发兵高句丽。

  越早灭掉高句丽,越早实现杨广没有完成的宏愿,他宏图霸业,帝王声誉将越早如日中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