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长安震动

  时日。

  吏部宣布几道政令。

  重启科举,公平,公正选拔贤才。

  消息一出,长安轰动。

  科举选官,破天荒允许商人,匠人,大夫参加。

  此举简直是寒门的福利。

  一时坊间掀起轩然大波。

  长安,某酒楼。

  一群寒门学子相聚,讨论吏部颁布的政令。

  中书令着实厉害,以一人之力力压世家,建议陛下重启科举。有学子羡慕嫉妒。

  中书令乃大唐文坛代表,又出自寒门肯定力压世家。有学子说。

  非也,非也。

  一名学子故作神秘摇头。

  几名学子相望时,他朗声说:中书令位高权重,自成一家,若愿迎娶世家女,早融进世家之中,某听闻朝堂之上,中书令所提建议,坚持公平,公正,未曾以权谋私。

  唉!

  重启科举好是好,然而,曾几何时我等沦落到与商贾,匠人为伍的地步,此举中书令欠缺考虑啊。有学子唉声叹气。

  这边,学子各抒己见。

  稍远处,一家铁铺内,几名目不识丁的铁匠,也饶有兴趣的讨论各自获悉的消息。

  老韩,听说了吗?朝廷重启科举,连手艺人也参与了。传闻技艺出众者,与文举,武举选拔的官吏一样,皆能获得官职。看書溂

  何老二,你斗大字不识一升,咋去参加科考呢?老韩疑惑的询问。

  是啊,我等除一身力气外,没有半点学识。旁边的匠人嘀咕。

  老何抓起铁锤,得意的说:朝廷选拔优秀的匠人,以技艺为主,学问为辅,锻造的物品越优秀,越有机会被选上。

  这感情好!

  没想到,我等小民也有机会入朝为官。

  远处。

  九州商会。

  一名年轻公子哥兴高采烈冲进铺子内,一路直达内院向正算账的中年说:父亲,好消息,好消息。

  怎么?与醉仙楼谈成酿酒生意了?郑重仰首询问。

  公子哥摇头说:没...没有呢,是朝廷重启科举,允许商贾参加科考。

  啪!

  郑重抬手一巴掌抽在公子哥脑门,厉声呵斥:做什么春秋大梦呢,莫说朝廷没有重启科举,即使重启也把商贾排斥在外,你小子给老子静下心来做生意、

  父亲,千真万确,中书令提议,右仆射颁布政令,已传遍长安城。公子哥揉着脑袋委屈的说。

  闻声,郑重扔下手里的毛笔:真的吗?

  千真万确,不信父亲去问问中书令。公子哥说。

  顿时,郑重面色复杂,欢喜,担忧,严厉,最终板着面孔冲公子哥喝道:为父自然去拜访中书令,今日起,你小子安心留在家里读书,再敢踏进商铺半步,老子打断你的腿。

  公子哥愕然。

  父亲,你适才让儿好生经商呢。

  你懂个屁,此一时彼一时。郑重厉声呵斥,发觉公子哥发呆,喝道:还不赶紧滚回家读书,来年不给老子考个状元,老子断了你的领钱,更别想继承老子的家业。

  撂下话,郑重火急火燎向外走去。

  事关重大,马虎不得。

  他必须拜访赵牧,刨根问底打探清楚。

  一时。

  晋山盐帮的韩裘。

  余杭商会的郭跃。

  等等,十余名与赵牧交情不错的商贾马不停蹄赶往楚国公府。

  国公府。

  赵牧刚送走慕名而来的寒门学子。

  一走出书房,丫鬟汇报十余名商贾提着厚礼在厅堂等待。

  呼!

  赵牧深呼,微微摇头。

  一个个来的挺快啊。

  移步厅堂,郑重,韩裘,郭跃等纷纷作揖行礼。

  等赵牧就坐,郑重急匆匆问道:国公,坊间传闻朝廷允许商贾参加科举,不知传言是否当真?

  没错!

  赵牧品着茶,好心提醒:老郑,让你家小子近来挑灯苦读,年关前,朝廷举行科考,不放前去试一试,若你放弃生意也有机会参加。

  国公说笑了,老夫快四十了,有心也无力。郑重懊悔的说,他生不逢时啊。

  旁边,韩裘饶有兴致的说:国公,您的意思,我能参加科考?

  相比年长的郑重,未过而立之年的韩裘心痒难耐,若他有资格考科举,他愿意放弃生意一试,争取光宗耀祖。

  以才选官,不限年龄。赵牧说。

  好...太好了...

  韩裘大喜过望,连连称颂。

  士农工商,恒古不变。

  长久来,商贾身份低微,即便富甲一方,地位仍然不如常庄户。

  有机会改变身份,必须竭尽全力一搏。

  好一会,韩裘平复心情,向赵牧作揖说:国公仁义,韩某代所有商贾谢过国公。

  是啊,国公乃所有商贾的恩人。郑重高兴的说。

  本官志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然平等对待所有人。赵牧正色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郑重,韩裘,郭跃等商贾斟酌着赵牧的话。

  少时,韩裘谦逊的说:国公志存高远,乃吾辈楷模。

  是啊,郑某自叹不如。

  闲谈中,郑重等打探些许细枝末节问题,各个欢喜雀跃离去。

  他们把从赵牧身上获悉的消息传遍长安。

  整个长安内,不论是否与赵牧有过节的商人,或与赵牧来往密切的商人,纷纷派遣儿子前往楚国公府,或计划前往骊山书院求学。

  商贾四处奔波时,已有部分商贾在长安举行捐款仪式,募捐的几万贯钱皆赠予朝廷。

  关键有商贾为答谢李世民,中秋前,特意打造金月饼送进皇宫。

  立正殿,李世民收到商贾募捐的银钱,和精心锻造的礼物,整个人龙颜大悦,越发期待科举选拔的人才。

  楚国公府。

  几日间,赵牧迎来送往。

  赵牧派家丁把所有礼物原封不动退回去。

  终于清净,闲暇,他的心思转向置办中秋过节的货物。

  这是他来大唐过的首个中秋,对林岚萱,阮云裳,杨青萝而言,也是四处奔波,四海为家,终于稳定下来过的第一个中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他计划着陪着几人。

  至于黛丽丝,则没法领会其中的奥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