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211章 后撤动员

第211章 后撤动员

  在欢庆的宴会上徐股先是拿起酒杯向吕林、李单、吴金等人表示欢迎。

  说完,众人饮酒,吃菜。

  接着庆祝此次奉阳保卫战的胜利,再次举杯共饮。

  最后当向说出撤退的计划后,众人先是一阵寂静,有些不解。

  明明取得了胜利,为什么还要撤退。

  再者,让大家离开自己的家园,也有些舍不得。

  这是千百年神龙大地上祖祖辈辈沿袭下来家国情怀。

  当然这些徐股也明白,便和众人解释道:“我徐股并没有想过和我的哥哥锦州王作对,造反,实乃徐肱他不容我呀,非要置我于死地而后快”。

  “然而我死不足惜,但是我一个人的生死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这关系到在座的所有人”。

  “因而我不能连累大家,要想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就的给大家寻找一条出路”。

  “而我们现在兵力有限,奉阳又不是可以久战的地方,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

  “当然如果有人不愿意离开,我也不会强求,它日我再次回来时,还是会和现在一样对待大家的”。

  徐股说完,大家也知道,自从徐肱来到了奉阳,并没有招兵买马,扩充军事实力。

  如果真的有意夺位,必定会有所行动,而不是鼓励生产,兴修水利,振兴工商了。

  故而众人也明白徐股的为人,对其说的话深信不疑,即便如此,当听到要离开自己的家园时却又迟疑了起来。

  沉寂了片刻后,在关泰、马纠等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愿意跟随徐股,跟随徐股后撤。

  次日,便在徐股的组织下开始了转移工作。看書喇

  而在岭东,徐肱也在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意欲再次进攻徐股。

  在中军大帐里,徐肱正在和徐盛商议着接下来的用兵策略,突然一军士来报道:一名自称是司马志的信使的人前来拜见王爷”。

  “徐肱听说是司马志的人,自然不敢慢待,至少在自己立足未稳之际还不敢慢待,便急忙令传令兵引见。

  待信使进账礼毕后便把一封信交给了徐肱,徐肱看后大惊失色。

  回过神后略加掩饰的同时让信使下去歇息,待信使走后,徐肱急忙把信递给了军师徐盛,想让其为自己出谋划策。

  待徐盛看完后对徐肱说道:“王爷,如果现在徐股真的和广临吴余达成了同盟,以我军目前的实力,是难以和其争锋的”。

  “要知道吴余自出世以来,一直在打仗,而我们却很久没有用兵了,并且军纪涣散,军备陈旧,恐怕不是其对手呀”。

  “再者,他身后还有大将军卫珉为其撑腰,说不定这一切都是朝廷的意思呀”。

  “那依军师之言,我们该当如何”?

  徐肱见徐盛如此说辞,便询问道。

  正所谓有疑虑,就有办法,所以徐肱征求了徐盛的建议。

  “司马志既然能够给我们送这封信,说明冀州也在时刻关注着雍州的动态”。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借助冀州宋京对付雍州吴余,来实现王爷的宏图大业,待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由王爷出面,渔翁得利”。

  “再者,只要王爷实力壮大了,在宋京与朝廷对抗的阶段,就算王爷做出有损宋京的事情,他也不会对我们采取行动”。

  “反而我们会受到朝廷和宋京的共同拉拢,到时候选择权就在我们的手上了”。

  徐盛依据眼下的局势,给徐肱劝谏道。

  “好,既然如此,就按照军师的意思办吧”。

  “你替我书信一封,送往冀州,看他如何回复,到时候我们再行决策”。

  徐肱听了徐盛的话后满意的说道。

  徐盛见徐肱对自己的建议很是满意,便明白了徐肱的反叛之心。

  即便如此,作为一名谋士,应该给予自己的主公最好的建议。

  最后还是向徐肱说道:“王爷,我知道王爷最想和宋京达成同盟,但是即便如此,以目前的局势,王爷最好的决策是求助于朝廷”。

  徐肱听到徐盛的说辞后先是一惊,而后出于对徐盛的尊重,淡淡的问道:“据军师判断,如果我求助于朝廷,那赵启会怎么对待呀”。

  “朝廷不会做出有利于王爷的决策,我料想他一定会拖下去”。

  徐盛说到这里时有些无奈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求助于赵启又有什么用呢”?

  徐肱得到这样的说辞后反而笑呵呵的说道。

  “这样做虽说对王爷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却可以为王爷造势,赢得民心”。

  “就算以后发生什么事情,至少朝廷不会拿我们怎么样”。

  徐盛还是照实说道。

  “既然这样,那不是脱了裤子放屁,白花功夫吗,还是求助于宋京来的实在呀”。

  听了徐盛的说辞后,徐肱走过来,拍了拍徐盛的肩膀后便笑呵呵的说道。

  就现在徐肱的想法,他是拿定了主意,在朝廷和宋京的争论之中寻求生存空间,以壮大自己。

  反叛之心已昭然若揭,他才不会顾忌朝廷对他的看法,只有他足够强了,以后朝廷和宋京的较量就会看他的眼色形势了。

  想想都觉得爽歪歪,这时徐肱不由的在脑海里呈现出了宋京和赵启两人同时恳求他的画面。

  不由的再次淫笑了起来。

  而徐股一行人来到回荡山的脚下时,吴余等人早已来到了回荡山。

  安营驻扎完毕了,当斥候探报徐肱一行向回荡山而来时,吴余便率领诸将前往山下迎接。

  众人相见后先是一阵寒暄,相互问候,随后便在吴余的带领下往军营而去。

  早在吴余来到回荡山安营时就考虑到了两军的相处问题,便在半山腰安放了两座营地,一座属于吴余自己,一座则属于徐股。

  两座营地相对而视,互为犄角。

  说起回荡山,坐落于荆州和雍州的交界处,西高东低,呈南北走向,延绵上千公里。

  山间树木茂密,百花齐放。

  由于回荡山阻断了南北通向,便在历代王朝的执政过程中慢慢修建了一条官道,以加强朝廷的管控和经济、文化交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