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200章 各地频动

第200章 各地频动

  卫珉面对魏信的疑问,略加思索后对二人说道。

  “既然大将军有此见解,想必已有应对之策,不知朝眼下朝廷给当如何”。

  赵启见卫珉说到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又不得不问道。

  “无条件信任吴余,并且不失时机的给予吴余支持和援助,让他有能力和徐肱、周捷对战”。

  卫珉见皇上赵启终于发出了自己担忧的疑问,便看着赵启,神情坚定的说道。

  “既如大将军之言,那现在锦州徐肱呢”?

  “对于锦州,紧密关注事态的发展,不失时机的参与,寻找适合的继承人”。

  卫珉见皇上赵启对于荆州也有担忧,便看着赵启,神情坚定的说道。

  就当朝廷对最近局势的变化进行内部分析时,广临刺史府也迎来了司马志。

  但吴余得知是司马志求见时,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不见。

  虽然这种情况也在司马志的意料之中,却当设身处地的来到雍州,遭遇到这样的待遇后还是难以接受的。

  无奈只得在愤恨之中拂袖而去。

  此时的司马志在内心里狠狠的发誓,一定要手刃吴余,以血今日之耻。

  吴余此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给跟随自己的一帮兄弟一个安定的生活。

  面对着这帮兄弟,不想让他们再跟随自己驰骋沙场,去冒险。

  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面对天下大乱之势,就注定了他吴余没有办法偏安一隅,独善其身。

  而皇上赵启,丞相魏信,大将军卫珉三人经过商议后,对吴余有了一定的认识。

  赵启也打心里听取了卫珉得建议,相信广临了刺史吴余。

  但雍州地理位置特殊,事关重大,对于统领九州的皇上赵启来说,关乎身家性命,百年大业的事情,容不得模棱两可。

  故而吴余的思想动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便有心进行打探。

  三人商议完毕,待魏信和卫珉离开政德殿后赵启经过了短暂的思索。

  接着令总管赵戈传召禁卫军统领袁格,让其前往广临,对吴余进行暗访。

  袁格来到广临王府后,在王府周围观察了几天,在一个月明风高的夜晚趁机来到了吴余的书房之中。

  而当吴余反应过来时,已经有一只长剑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动手吧”。

  对于蒙面人的闯入,吴余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书籍,淡淡的说道。

  “你知道我是谁”?

  对此,袁格明显有些意外的问道。

  “当然,白天求见不成,便知我心向大将军,心向朝廷,现在派你来刺杀于我,合情合理”。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大丈夫立于天地间,有可为有可不为,何惧生死”。

  在和卫珉起事之初,吴余想着封王拜相,一人之下,但是跟随卫珉一路走来,战场厮杀,腥风血雨,却让他不忍直视。

  一将功成万骨枯,大丈夫应该胸怀大志,以民为主才是,什么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

  “看在你一片赤城的份上,我留你和全尸吧”。

  说着,袁格举剑向下砍去。

  就当长剑就要落到吴余脖子前时,袁格迅速收剑,一个转身,便半跪在书桌前说道:“末将鲁莽,还请大人见谅”。

  “你不是来杀我的”。

  “不是”。

  “那你是皇上的人”。

  当听到吴余这样说时,袁格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不由的说道:“你怎么知道”?

  “很简单”。

  “简单”。

  “是呀”。

  “还请大人赐教”?

  对此,袁格行礼说道。

  “哈哈,伴随着司马志和徐肱,周捷联盟,雍州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宋京想拉拢我,而皇上并不信任我,但毕竟我和大将军都是造反出身呀”。

  “还请大人不要多心”。

  “你也知道,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危机四伏,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很可能会身首异处了”。

  “而继位之后,皇权旁落,诸王欲动,更是不敢轻动,不得不让皇上如此呀”。

  对于忠心不二的吴余,袁格尴尬的解释道。看書溂

  “我倒是无所谓,只要皇上能够信任王爷就好”。

  虽然现在卫珉已经是大将军了,但还是习惯性的称卫珉为王爷。

  “王爷”?

  袁格再次张着大嘴问道。

  “哦,哈哈,大将军”。

  吴余的这样一笑,也缓解了袁格的尴尬。

  几日后,袁格返回洛阳,来到政德殿面见了皇上赵启。

  没等赵启询问,袁格便把见过吴余的经过和赵启作了说明。

  赵启见袁格后笑呵呵的说道:“此次任务完成的很好”。

  得到赵启的肯定后,袁格便行礼告退了。

  看着袁格离去的身影,皇上赵启不由的长舒了一口气。

  而在冀州,司马志此时也已回到定北王府。

  来到宋京跟前礼毕后,便把会见吴余被拒的事情向宋京作了汇报的同时,也向其说明了和荆州徐肱的商议决策。

  宋京见状,便说道:“那依军师之言,我们要派兵盱武关吗”?

  “是呀,以我之见,不仅要派兵,还要做好和徐肱协同作战的准备”。

  “因为根据我的了解,荆州军现在没有多少战力,为了应对战场的瞬息万变,我军应当提前准备”。

  司马志见宋京没有反对,便把自己的考虑做了说明。

  “那依军师之言,我军当出兵多少合适”?

  宋京觉得对于荆州之事一直都是由司马志负责,既然考虑到了出兵,必然对于出兵多少也是有考虑的。

  “从各军之中挑选精兵五万即可”。

  司马志面对宋京的提问,没有丝毫犹豫道。

  “既然如此,此事就由军师全权负责吧”。

  得到宋京的允许后司马志便退出了,以着手准备用兵事宜。

  而在锦州,自从锦州王徐彭让徐股就任奉阳知府以来,徐肱的一系列用钱事项得到了徐股的遏制。

  在得到了冀州的支持后,徐肱便有些有恃无恐,也是为自己接手荆州而做准备着。

  这天,在朝会上,徐肱便以各地王侯动作频频,保护荆州为名,把招兵买马,打造器械的事项摆在了明面上,并以徐肱处处针对自己,不按时拨付所需钱粮为由罢免徐股而进行了讨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