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190章 倾巢而出

第190章 倾巢而出

  待三人会合后重新组织兵力再次和宋飞、谢云对战,试图围歼二人。

  此时,在永阳城上观看战况的夏侯杰看到东西门的攻击部队支援南门后便将南门守将留下,要其继续观战,且不得出城援救。

  而夏侯杰则离开南门后径直朝北门而去,并且让东西门守将预留一营人马,令其他兵马迅速前往北门集结,听候调遣。

  当然,待夏侯杰来到北门后部队已经集结完毕了。

  而所有部队集结在此都是不明缘由,一头雾水,议论纷纷。

  有的人询问为什么要来这里。

  有的人说难道我们要放弃永阳城援救宋飞、谢云二位将军吗?

  有的人说难道我们要趁此机会袭击司马志兵营吗?

  就当众将议论之际,夏侯杰来到了众将面前,众将见状,立马行礼。

  礼毕后夏侯杰首先说道:“如今之战局大家也看到了,司马志部兵虽少,然战力异常”。

  “虽说我军占据了兵力优势,却无法在战场上取得主动的地位”。

  “现在因为宋飞和谢云的加入,牵制了司马志大部分的攻城部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打败司马志的机会”。

  “那就是突袭司马志的中军大营”。

  “因为司马志攻打永阳总共率领精兵五万,东南西北四门各一万攻击部队,而我又诱使五千部队调到了南门,故而司马志中军现在只有五千人马”。

  “如果现在我军全部出战,即使北门的一万攻击部队退守中军,也只有一万五千人,故而我觉得可以一战”。

  听了夏侯杰的计划后一副将问道:“我军倾巢而出,那万一司马志下令攻城怎么办”?

  “这就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了,按照我的计划,众将前去准备吧”。

  听了副将的疑问,夏侯杰没有好气的说道。

  待众将离开后夏侯杰令一亲兵率领二十轻骑前往去给宋飞、谢云传递消息。

  向二人说明自己率领永阳全部守军强攻司马志中军的事情。

  要他们务必牵制苏启、杨文、刘平等人,万不可让其有机会攻城或者回援。

  在司马志这边得知夏侯杰居然主动出击,朝自己的中军大营而来后,便令宇文鑫回防中军,以免兵力分散,被个个击破。

  接着询问道:“夏侯杰率领多少人马出战”?

  “先遣部队已经和宇文大人接触,后续部队依然在出城,不知有多少兵马”。

  一军士向司马志回报道。

  听了该军士的话后司马志让其退出,继续打探战况。

  思索道:看样子夏侯杰是全城出战,如此永阳城便是一座空城了。

  也对,夏侯杰手中大多都是新兵,没有太强的战斗力,只能以数量来抗衡我军的质量了。

  想到这里时便令人向苏启、刘平、杨文传令:令苏启、杨文牵制宋飞、谢云,让刘平领军五千攻打永阳城。

  在宋京等人得知朝廷令夏侯杰掌管永阳时,他们的计划是先强攻平原。

  利用夏侯杰不懂军事的特点,引诱其援救,而后强攻永阳。

  如此既可以牵制卫珉来援,又可以消灭永阳的有生力量,一举两得。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夏侯杰不但知兵,而且还学有所成。

  这让司马有些志措手不及,但是紧接着转念一想,既然你夏侯杰懂兵法,正好借此机会排兵布阵,一决高下也不失为一大快事。

  但随着战事的发展,谢云来援,后面还跟着宋飞,这让司马志顿时觉得此事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或许是一个圈套,继续打下去的结果难以预料。

  但是算算朝廷的军力,能来的基本上都来了。

  单从这一点来看,能够如此行动的只有皇上赵启了。

  故而肯定了让夏侯杰就任永阳刺史是赵启给宋京的一个圈套这一说法。

  如此一来,却也没有了胜算,故而在继续打还是撤兵一事上有了迟疑。

  之所以迟疑,是因为出战之初大家都觉得是胜券在握的事。

  个个豪言壮语,此时铩羽而归确实有失身份,面子上有些下不来。

  退一步讲眼下周然深得定北王的信任,而在指定永阳之战时周然却是明言反对的。

  如果此次自己无功而返,必然又会让周然占据上风,故而思来想去难以抉择。

  但伴随着夏侯杰的主动出战,又让司马志看到了希望。

  希望自己作为防守方能够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依靠自己单兵作战能力的优势牵制夏侯杰,进而拿下永阳。看書溂

  而这边宋飞和谢云脱离苏启后立马建造营寨,想着和永阳相互策应,以牵制司马志的攻城。

  却不曾想正当谢云建造营寨的时候,一校尉带领着数十飞骑来到谢云和宋飞跟前。

  并说道:“夏侯大人亲自率领全城守军攻打司马志大营了,夏侯大人希望二位将军能够牵制苏启、刘平和杨文,不让他们攻城”。

  听了该校尉的话后谢云破口骂道:“简直是乱弹琴,我军大多是新兵,此次我部作战遭受到如此损失,他难道没有看到吗”。

  “此次如不是宋将军领兵救援恐怕我部就折这儿了”。

  “现在主动攻击只能是自取灭亡,还让我们牵制,怎么牵制,牵制个屁呀”。

  这时按理来说谢云是不应该说这样的话的。

  不管从军事指挥还是的官阶大小来讲,都应该听从夏侯杰的调遣,即使夏侯杰的军事策略存在问题,也应给委婉的建议。

  但是谢云是一个直性子,又是皇上的亲信,便有些口无遮拦了。

  当然,这也有点儿借题发挥的味道。

  因为在朝中大多数人看来永阳刺史并不适合夏侯杰,让卫珉来担任更为合适,但是却让夏侯杰抢占了这个机会,故而令谢云有些心中不平。

  宋飞见谢云如此说辞,便也委婉的和校尉说道:“谢将军说的不无道理,还请将军转告夏侯大人,此时万不可轻言出战呀”。

  校尉见二人说法一致,便想到夏侯杰临行前的嘱托,心想果然被大人说中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