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140章 以静制动

第140章 以静制动

  卫珉这样的说辞杨树还是没有明白,意欲继续争论,却被孟君制止,随后李福和孟君拉着杨树朝上党而去。

  卫珉见状,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个笑是为他毫无城府,爽朗、直接的性格而笑。

  待李福、杨树、孟君走后,卫珉已经知道,伴随着这三人的到来,自己的一系列猜想得到了印证,接下来他所考虑的就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周毅的布局,攻打百灵关了。

  这边孙桓回到营地,对马略说道:“刚刚才从杨沫那里得到消息,朝廷封平原刺史卫珉为元帅,领兵十万攻打百灵关”。

  孙桓说完后一副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样子,却被马略看在眼里,便说道:“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不要跟娘们一样”。

  “很奇怪,卫珉元帅来到百灵关已有三日,却没有任何用兵迹象”。

  孙桓见马略看出了自己的顾虑,便说道。

  “大将军与卫珉元帅虽交往不多,却算得上知音呀”。

  马略听完孙桓的话后冷不丁的说道。

  “将军此话怎讲”,王熙不解的说道。

  “大将军在准备殉国时就断言有人能够识破他的谋划继续西征,而皇上必然会向此人征求意见,且遵从他的意见”。

  “卫珉元帅却能够从一系列的事情上看出来大将军的布局,继续演戏,难道不是知音吗”?

  马略深有感触的反问道。

  众人听后这才恍然大悟,柳阳见状便急切的说道:“既如此,眼下当务之急是我们要让元帅知道我们的存在,只要在作战计划中把我们计划在内,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呀。”

  “柳阳说的没错,但是百灵关的地势大家也知道,面对如此情况,我们应给造势,吸引秦晖的注意力,为元帅攻关减轻压力”。

  “而且我们的出现,也会更进一步让杨沫,黄良二位将军取得梁志的信任”。

  马略根据得到的消息,加上自己的判断后做出决定道。

  次日,卫珉让谢云前往上当捉拿李福、杨树、孟君等人,并且对其部将命令:没有卫珉的军令,任何人等不得擅离军营,违者军法从事。

  为此,军营的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什么排除异己,蓄谋夺权、图谋不轨等等。

  卫珉自从兵临百灵关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却在内部做了一些调整。

  这使得梁志、周毅不安了起来,大战在即,过于平静,反而不合常理。

  想到这里,尤为的紧张了起来。

  于是为了防止万一,两人商议,提前向百灵关运送一些守城器械,以免战时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而这一行动却被暗中监视,寻找战机的马略看在眼里,得到消息后立马组织人马袭击了武宗梁志运往百灵关的守城器械及物资。

  一方面打击了百灵关守军的信心,另一方面缓解了自己的物资粮草供应问题。

  消息传来,梁志大惊,而一旁的丞相周然却不以为然,武宗梁志不明缘由,问其故。

  丞相周然说道:“兵法云‘正兵遇敌,奇兵制胜’,从这一次偷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判断,且有利于以后的行动”。

  “丞相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武宗梁志见丞相周然将坏事说成是好事,便好奇地问道。

  “自从卫珉来到百灵关后一直没有攻关,我们可以理解为卫珉在等待关内这股人马的消息”。

  “而我们明确的敌人的目的,便有了行动依据,岂不是好事一桩,要说损失的那一点器械,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至于这队人马是怎么来到关内的,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混在了杨沫、黄良的队伍里进来的,如此便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这队人马必定是精挑细选,战力惊人的精锐之师,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才是”。

  “如此又可以产生两个推论,一个是这队人马混在了杨沫、黄良的队伍里二人不知道,一个就是知道”。

  “如果说不知道,那就是周毅故意将二人逼反,而后让这支奇兵混入其中”。

  “如果知道,那就是周毅、连同杨沫、黄良就给我们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杨沫、黄良必然是假意投降”。

  “按照丞相所言,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支人马必定是周毅事先安排好的”。

  “那么周毅的死就有些蹊跷了,杨沫、黄良的投诚也就不太可靠了”。

  “但是他周毅为什么要牺牲自己和朝廷的几万大军来赌这一把呢,要知道他这一赌很有可能是会葬送了大邺王朝呀”。

  梁志听了周毅的分析后疑惑不解的说道。

  “皇上所言极是,从战场的形势来看,这一切的发生都是临时形成的”。

  丞相周然见梁志如此说辞便恭维道。

  “但是从现在的战局情形来看,他周毅没有时间和朝廷联络,事先做好部署,从表面上看是根据战场形势临时决定的”。

  “但如果说是临时决定,他是如何知道他死后朝廷还会继续西征,而不是收缩兵力保卫洛阳”。

  接着周然一边思索,一边不解的继续说道。

  “丞相何以见得此事不是他们事先做了部署了呢”?

  梁志见周然对自己的困惑如此的肯定,便询问道。

  “因为我之前得到过来自洛阳的消息,说皇上赵启暗自和周毅交代过,拿得下徐州就打,拿不下就撤军,以保存实力,这消息千真万确,是绝对可靠的”。

  “况且皇上赵启和大将军周毅用计,作为天子,不可能让自己的朝中大将和几万将士为作为筹码的”。

  周毅见梁志问起,便如实的说道。

  “按丞相之言,就是基于从洛阳来的消息,才不能肯定杨沫、黄良是真降还是诈降”。

  梁志听明白后便肯定的询问道。

  “皇上英明,臣就是因此而无法判断”。

  周然见梁志明白了自己的顾虑,便奉承道。

  “既然如此,接下来的当务之急便是剿灭混进来的这支小分队和试探杨沫、黄良的投诚是否真心了,而此二者却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