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129章 十六方针

第129章 十六方针

  放眼天下,此时各地王侯都觉得皇权将丧,各地尽以自我壮大,大邺朝气数已尽,到了乱世出英雄的纷争时代。

  可在锦州王徐彭看来,大邺朝根基尚稳,新皇赵启启用老臣魏信为相。

  不拘一格任用后起新秀周毅为大将军,更有甚至,重用反贼卫珉驻守平原要地。

  面对如此知人善任,拥有广大胸襟气度皇帝,任何人都不足以撼动其统治。

  各地诸侯王人心叵测,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野心,成不了大事,是对时局的误判,最终将成全新皇的丰功伟绩。

  而徐肱作为徐彭的长子,是要承袭他王位的,如果不能让他看清局势,贸然行动,只会害了他自己。

  更有甚者,会让荆州百姓陷入战乱之中,然而徐彭的良苦用心徐肱并没有体会。

  对于徐肱来说,荆州知府作为自己的心腹之臣,因为一件小事而丢官,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面对雄心勃勃的徐肱,徐彭的软弱,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便有了取代之意,为的是更好的把握这个乱世良机。

  但是他只有野心,却没有审时度势的眼光,更没有他父亲的远见卓识。

  荆州这一微妙的变化迅速的传到了西州王梁志的耳中,得到这一消息的梁志判定,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

  便怂恿一些溜须拍马、蓄意奉承的官员在朝堂议事时以王权沦丧,天下即将大乱,蜀地易守难攻为由,劝谏西州王进位称帝。

  以摆脱朝廷的约束,自我壮大,待天下有变,伺机东出,问鼎天下,以观朝堂的反应。

  而令梁志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行为遭到了以周然为首的掌权派的强烈反对。

  周然的观点是在徐州境内虽有蜀地,有一夫当关之地利,但这不是作为问鼎天下的神兵利器。

  只是作为战争胜负的一个参考基数。

  如果没有了人,不管多么坚固的防御措施与天然屏障,都是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

  当然,那些一味奉承的官员不会因为周然的反对而放弃,这时他们推出了另一个观点。

  就是天下乱象已现,各地王侯各自为政,不会有人甘心情愿的为朝廷出力。

  如果西州王梁志称帝,就算朝廷有意征讨,也不会有王侯响应,而朝廷根本无力用兵。

  如果平原卫珉西征,必然会受到北方宋京的牵制,最后只得默许。

  听到这些奉承之言,周然望天大笑。

  对此众人不解,梁志问其原因。

  周然大骂道:“此乃误王误民之言,请问你是被定北王宋京收买了吗”。

  “对于朝廷来说,如果王爷称帝,而不全力用兵,会是一个什么结果,那将会默许天下九州各地王侯相继称帝”。

  “最后,就算没有称帝之心的王侯也会称帝,到那时也就预示着大邺朝的灭亡,使得中原地区各个诸侯王之间相互攻伐”。

  “你们觉得这一利害关系朝廷里没有人能够看得出吗,你们以为丞相魏信,平原刺史卫珉,他们都是傻子吗”?

  “你们是在怀疑皇上赵启没有那么智慧,还是丞相魏信没有那个谋略,更或者平原刺史卫珉没有那个远见”。

  “你们是在低估朝廷的实力还是在高估自己的能耐”?

  “故而,我敢肯定,只要王爷称帝,朝廷就会全力对我徐州用兵,各地王侯坐观成败”。

  “如果朝廷胜了,他们就会继续隐忍壮大;如果我们赢了,就会是群雄四起,逐鹿中原的格局”。“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让那些心怀鬼胎的王侯趁机扩张,而我们将会成为替罪羊,出头鸟”。

  “如此乱世之秋,王侯思变之际,不知依军师之言该当如何”。

  梁志见周然带头反对,便无奈的问道。

  “高筑墙,广积粮,练新军,缓称皇”。

  周然面对梁志的责难反问,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军师此言何意呀”,梁志不解的问道。

  “我刚才说了,地势的险要只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因而我们要把徐州打造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基地”。

  “如此在攻城掠地之时便可以后顾无忧”。

  “其次奖励农耕,新修水利,活跃工商,繁荣商业,为争取天下而准备”。

  “大邺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军纪涣散,装备陈旧,如此之军队无法完成统一之大业,如此必须要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新军”。

  周捷根据自己的谋划,逐条向周捷解释道。

  听到这里梁志激动的问道:“如此便可以称帝了吗”?

  “不是,如今天下大乱之事已成定然,此后必然会以洛阳为中心爆发一系列战斗,而以朝廷的实力,爆发战斗后就算胜利,以无力直接管理”。

  “而我们兵强马壮之后就可以协助朝廷征战四方,而后占领城池,步步蚕食,最终取代之”。

  看到梁志激动的举止,周然泼凉水道。

  “如此说来,按照军师的谋划,没个十年八载是不可能的了”。

  听完周然的部署后梁志失望的说道。

  “也不竟然,那的看局势的发展”。

  周然看出了梁志的神情变化,便安慰的说道。

  听着周然的谋划,梁志心里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思考,而堂会上大家也在议论着周然的方略。

  过了一会儿,梁志对众人说道:“既如此,那就由军师周然担任特使之职,在徐州境内全权负责高筑墙,广积粮,练新军的事务”。

  一时间周然没有明白周捷的意思。

  因为从堂会上梁志的言行举止来说,他并没有说服梁志,但是却出乎意料的按照他的方略执行了。

  还让他自己负责,虽有不解,但是从周捷那里迈出了第一步,还是比较欣慰的,便放弃了疑虑。

  堂会结束后,周然回到府中,让下人打点行装,自己则简单的吃了些茶点,随后传来吏员,简单的安排了下工作,便决心次日前去各地考察,主持工作。

  翌日,周然便离开成都,第一站选择的是锦江,因为锦江地处徐州的西北方,与冀州接壤,且为西州第一大镇,民风彪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