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逆流启明> 第四章郑森的嫉妒

第四章郑森的嫉妒

  八月的北京,灰尘席卷,知了猴不断地鸣叫着,让本就烦躁的京城,增添了一丝苦闷。

  一辆枣红色马车,在街道上缓缓而行,赶车的马夫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路上的坎坷,避免让车内的主人受到颠簸。

  但,就算是如此,范文程的心情也格外的烦躁。

  自去年一败,汉军旗也就罢了,北方有的是汉人,但唯独数千镶白旗,却让满八旗受损严重,一时间竟然缓不过来。

  还是多尔衮以每户百两安葬费,并且再圈地百亩作补偿才算了事。

  当然,范文程对于金银并不在意,关外多年来入关掳掠,钱财太多。

  实在不行还有八大皇商的支持,目前来说,大清是不缺钱的,但对于粮食,却是渴望。

  无论是辽东,还是北直隶,山东,都不是盛产粮食的地界,瘟疫加灾害,让这些地方一片狼藉。

  “该怎么弄来粮食呢?”

  范文程陷入了思考中。

  “老爷,皇宫到了。”

  马夫的声音传来,打断了他的思路。

  “嗯!”

  范文程起身,下了马车,注视着红墙碧瓦,不由得跨步而前。

  侍卫们都熟知范文程的身份,一路上几无阻拦,他很顺利的入了皇城。

  “摄政王在哪?”

  入了勤政殿,却没发觉人,范文程好生奇怪。

  但侍卫并没有回答,眼观鼻,鼻观心,仿若木头一样。

  对此,范文程无奈,只能作罢,喝着茶等了起来。

  良久,接近半个时辰,多尔衮才一身便装的走过来,神清气爽,眉眼都带着一股轻松。

  范文程明白,此时的摄政王心情很不错。

  这个方向,好像是慈宁殿……

  心中叹了口气,范文程对此无可奈何。

  反而,他对于这个女反而有一丝敬佩。

  目前不知道多少人暗地里上书,请求多尔衮继位,但摄政王却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显然,此女的手段了得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到了这个地步,能够保住顺治皇帝的性命,并且安稳皇位,就是最大的了不起,别的都能将就。

  多尔衮见范文程等待良久,也不墨迹,直接道:“洪承畴传来消息,他已经花重金,很是收买了一些人,江北四镇不堪一击。”

  “并且,他沟通了李自成,可以拖住那个朱谊汐!”

  说到这,多尔衮忍不住骂道:“什么狗屁名字,绕口的很,老朱家就喜欢瞎起名。”

  “这真是太好了。”

  范文程忽略了后一句,拍手叫好:“洪承畴果然不负众望,如今明军中能打的就只有朱谊汐此人,拖住他,就能各个击破。”

  “关键是引诱其与闯贼狗咬狗,这就大快人心,洪承畴对于人心的把控果然了得。”

  多尔衮也露出笑容,旋即又愤怒道:“可惜多铎被杀,若不是不能出京,某恨不得生食其肉,以解心头之恨。”

  范文程当然明白多尔衮的恨意。

  多铎可以说是多尔衮的左膀右臂,乃是不可多得助手。

  但范文程心中还是极为解恨,欢喜。

  夺妻之恨,可谓是不共戴天,死了也好。

  这让范文程大半年来精神爽利,干事都有力气。

  同样,也正是缺了多铎的支持,顺治皇帝的位置才稳如磐石,多尔衮才坚决的拒绝称帝。

  “王爷,既然江北四镇犹如筛子,何不花点钱财买些军粮?以明军贪鄙的个性,绝对能行。”

  范文程忽然想到了什么,建议道。

  “哦?不错!”

  多尔衮大笑道:“到时候再抢回来就是,顶多让他们身上保存一段时间。”

  “待到粮食具备,就能彻底灭了南京,占据大明最肥美的一块肉了。”

  无论是江南的漕粮,还是锦绣丝绸,亦或者赋税,都是大清紧缺的。

  多尔衮之所以放弃陕西,实在是吴三桂等人说的明白,陕西贫瘠粮草不足,若不能速决,就只能拖下去。

  深刻意识到江南的重要性后,多尔衮毅然决然地调转方向:

  “南方湿热,十月份就出发吧!”看書溂

  多尔衮模样轻松,仿佛吃饭喝酒一般容易。

  王者气息扑面而来。

  范文程不由得感慨,摄政王才是最合适的皇位人选,可惜,时也命也。

  无论是他,还是两黄旗贵族,都不会允许非皇太极的血脉继位。

  ……

  豫王的提醒,被南京束之高阁。

  在他们看来,这些时日虽然豫王在破坏,但两方的谈判却一直进行的很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短暂的妥协换来积蓄力量中兴,这是值得的。

  甚至,他们还瞒着豫王,准备将多铎的头颅送还给满清,作为谈判的礼物。

  就在谈判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郑森告别了钱谦益以及一众同学,登船而出京,逆流而上去往湖广。

  钱谦益觉得有些胡闹,叛贼豫王地方怎么安全?

  就连一众同学也不断地劝说,但郑森终究是选择西去。

  “不亲眼看看豫王的跋扈,我实在心有不甘。”

  这是他的理由。

  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极为嫉妒。

  一样的年纪,怎么他就打下来两省之地,成为南京朝廷的心腹大患,甚至比建奴还招人恨,与闯贼不分上下。

  忌惮越深,代表着实力越强,郑森这点还是明白的。

  长江波涛汹涌,但对于熟悉了海船的他来说,这点风浪着实不算什么。

  数不清的船只在江面行过,虽然不及海船宽大,但却安稳,不用担心海贼及大海的波涛巨浪。

  “这条线,比父亲手中的航线还是赚钱的多。”

  郑森感慨万千。

  随着时间推移,不过数日,就来到了九江。

  此时的九江,就是江西的桥头堡,大量的物资由这里进出,由此催生了许多的船运,商贾,使得其繁华日盛。

  可惜,这座城池,已经被豫王占据,朝廷夺回来的希望很小。

  简单入城休息一阵后,他还得去办理入楚的路引。

  整个大明的路引制度几乎废驰,唯独湖广锱铢必较,要求所有的来客,必须在九江办理路引,才能入境。

  花费两钱银子,或者说是一银毫,才能置办好。

  九江城内竟然见到弗朗机人样式的货币,这让郑森大开眼界。

  豫王,越来越有趣了……

看書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