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秦开局力压诸子百家> 第211章 未知,新的变化

第211章 未知,新的变化

  马锆,一个守卫军副统领,不曾被人熟知的将领。

  穷成不知马锆哪里来的勇气,竟敢毛遂自荐,在宫门前请命。

  要知道他可是从未上过朝,进过大殿的,一个公乘,虽然军功可以,但在咸阳不是以军功来论资排辈的。

  不过眼下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对于文武百官来说倒也是一个解决办法。

  “陛下,马副统领与匈奴有交手的经验,并且一路军功晋升,必有过人之处,率兵支援边疆倒也合适。”

  “陛下,臣以为当前匈奴气焰嚣张,正需要马副统领这样的人反击,大秦从来不缺勇武的儿郎。”

  一些文臣按耐不住,对于马锆也是颇有了解,眼前也只好如此了,纷纷上前说好话。

  在文臣的眼中,战场不是底下的将士有多勇猛,人是在于统兵之人。

  朝廷中的九卿以及丞相,都没有发表各自的意见,只是在看着马锆,在观望。

  以前以战为主的武将们,也是没有莽撞的推崇马锆,毕竟武将们都有各自的傲气,不会说别人比自己好。

  不过赵高倒是对马锆此人颇为了解,作为嬴政的红人,能走到今天一不靠武力,二不靠官职,靠的就是这人脉关系,利益往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整个咸阳乃至整个大秦,赵高认识大部分的人,很少有人比他认识的多。

  对于马锆,赵高倒是觉得颇有意思,马锆此人能走到今天,也是有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的。

  在这个可以讨好嬴政的关头,赵高没有说话,其中的利弊只有他自己清楚。

  这时九卿之一的郎中令,连忙站出来,微微看了一眼马锆。

  此时的马锆丝毫不慌张,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就交给群臣了,可以说是现在朝堂上最轻松的一个人。

  “陛下,马锆统领既有大秦儿郎的勇猛,更有细腻的谋略,作为此次支援边疆的将领人选再合适不过,请陛下圣断。”

  郎中令的话引起众人的关注,别人的话可以听听,但郎中令的话可是有分量的。

  有人带头,就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推崇,事关边疆大事,可由不得半点马虎。

  有很多大臣为马锆说话,可就算是这样嬴政也没有确定下来的意思。

  “善,我大秦若是人人都如马锆一般,何愁天下不兴!”看書溂

  “不过寡人只听到了一部分人说话,怎么,其他人不说话的意思,是认为马锆不合适吗,若是有其他的人选,但说无妨。”

  嬴政倒是言语里透出认可,但同时也将话语转向了其他人。

  那些准备蒙混过关,或者沉默不说话的人,想要就这样过去可不行。

  “陛下所言极是,若是天下人人都如马锆统领这般勇武,匈奴何敢来犯。”

  李斯顺着尹正的话往下说,自然挑不出任何毛病。

  “陛下圣明,马锆统领勇气可嘉,正是边疆所需要的。”

  其他默不作声的大臣也急忙应和,既然嬴政有所偏向,自当顺应。

  一时间,可以说认识的不认识的大臣,都在为马锆说话,若是普通人早已经喜露于表,高兴不已。

  可马锆却偏偏宠辱不惊,一如既往,这一点倒是让人颇为意外。

  “好,既然如此,马锆听令。”

  “寡人命你为杨武将军,立马率五万将士支援边疆,以最快速度到达,不得有误。”

  嬴政确定下来便不再拖延时间,此时的边疆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在牺牲,早一分就能救下一个人。

  “臣马锆领命,不负陛下,不负大秦。”

  马锆领命,立马变得自信满满,那股精神头可以说是势在必得。

  关于援军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朝中的文武百官终于可以回家休息,很多人回去要么倒在床上,要么狼吞虎咽。

  总算把这件事定了下来,对于之后的结果,他们就无法左右了。

  而边疆情况不利的消息,很快就由咸阳传向四面八方。

  好消息传的很快,坏消息也不慢,很多人在等着吃瓜,却不知道吃的是自己的瓜,没有居安思危之心。

  很多百姓都害怕了战争,吓的开始囤积粮食和日常用品,同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上演。

  一旦有人疯抢粮食等东西,就引起了当地物价的上涨,原本低廉的价格突然涨了好几倍。

  可以说是非常疯狂了,正是因为这样相互助长的劲头,导致了各地恐慌的蔓延。

  甚至因为消息的闭塞,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消息,越来越离谱,越来越和真相偏离了轨道。

  “哎,你听说了吗,边疆要守不住了,匈奴一旦攻入将会直奔京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可要早做准备啊。”

  “真的假的?我也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很多地方都在囤积粮食,更是做好了逃亡的准备。”

  “先别说了,快去买粮食吧,去的晚了可就一点儿也不剩了,到时候匈奴还没打来,我们就被活活饿死了。”

  不论是郡城还是县城,还是更小的地方,消息传得很快,但准确度却越来越差。

  这股恐慌的劲头,以及物价的飞涨,没有用一天的时间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当地的官员都没来得及作出反应。

  好在朝廷发往各地的消息及时到来,各地的官员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是惊讶百姓的消息太过离谱和快速。

  几乎是同一天,各地的官府都出动了衙役和守备军,首先解决的就是各地商人的哄抬物价,赚国难财。

  一个又一个商人被抓回官府,才把恐怖的物价压制了下来。

  紧接着官府便出了告示,讲明如今边疆虽然陷入僵持,但朝廷又派了五万兵马援助,让百姓都放心。

  一系列的动作,让流言不攻自破,这才让百姓冷静下来,在这个关头朝廷不会骗人,信任是会被消耗的,除非朝廷真的破罐子破摔了。

  大部分人都处于跟风的状态,一下子被打断并且冷静下来,才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边疆有三十万将士,更有蒙恬坐镇,加上秦始皇嬴政所督促的守卫长城,根本不可能轻而易举的攻破。

  不过,福祸相依,有了这次恐慌,反而让百姓对大秦更加相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