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关俊祥

  他找来高建超,将“马铃薯”的幼苗连同栽培技术一起给了他。

  “这是什么?”

  高建超看着手中绿油油的秧苗,凑到鼻尖闻了闻,有些酸臭味,放进嘴里咀嚼,酸酸的、涩涩的,并不好吃。

  黄贺介绍到:“这叫马铃薯,俗名地瓜,顾名思义,就是长在地里的瓜。”

  “说它是瓜,其实它属于茄科,埋进土里,长出的块茎可以食用。”

  马铃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高产作物,排名世界第四。

  仅次于稻谷、小麦和玉米。

  一般在秋季种植。

  地瓜蕴含丰富的淀粉,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维生素。

  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地瓜要在清朝的时候才会传入。

  要不怎么会有康乾盛世?

  说白了,就是地瓜盛世罢了。

  “这种植物,对于生长环境不挑,尤其适合山地种植。”黄贺掏出一本马铃薯种植技术大全,“这种作物亩产可达1000多公斤,最适合咱们现在的需求。”

  面对日益增长的流民人口,黄贺并不打算用储存的稻谷、小麦来养活他们。

  秦国屯兵高陵,明显是有所图谋。

  自己必须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储备粮食。

  高建超屁颠屁颠的接过地瓜苗,如获至宝,“眼下秋收结束,正好让前来投靠的流民,开辟荒地,种植马铃薯,这样一来,过冬的粮食就有着落了!”

  让骊山本地的老百姓种植一种新作物,明显是不符合实际的。

  谁家愿意放着种的好好的小麦、玉米不种,跑去种你说的什么地瓜,风险太大,而看不到收益,是非常违反人性的。

  当然那黄贺也可以通过强硬的行政手段来干涉,但是那样一来,会激起民愤。

  尤其是在当前的节骨眼,他可不想自己的大本营出什么乱子。

  别还没等到秦军进攻,骊山就自己先乱了。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黄贺安排道,“回头你跟六娃说一下,让他组织人手,一个星期后,务必要将这批秧苗全部种植完毕。”

  高建超不敢含糊,立正,敬礼!看書溂

  骊山庞大的人口,消费能力不容小觑。

  随着骊山粮食大丰收,百姓的手里有了余钱,百姓的消费意愿也在逐渐增长。

  只是骊山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大秦落后的生产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地瓜这个东西,好处很多。

  块茎可以食用,食用的方法很多。

  煎炒烹炸。

  烤地瓜,一块钱四个,妈妈我要吃烤地瓜,吃,吃大块的。

  黄贺尤其爱吃烤地瓜,尤其是黄皮的烤地瓜。

  热气腾腾的烤地瓜,捧在手心里,咬一口,黄油冒出来,又香又甜,软软糯糯。

  尤其在寒冬时节,买一个烤地瓜,既能当暖手宝,又能果腹。

  更关键的是,这烤地瓜它便宜啊。

  在以前,地瓜那都是喂猪用的。

  当然了,一些老人也爱吃地瓜,不过都是地瓜粥或者地瓜米饭。

  一方面是因为地瓜确实好吃,另一方面,煮熟的地瓜软烂,许多牙口不好的老人,吃起来也没有障碍。

  为了推广地瓜,给骊山的老百姓打个预防针。

  黄贺还专门从现代拉来了一车地瓜,也顺带着搞来了炉子。

  炉子就是北方农村家庭,冬天里烧煤炭用的那个炉子。

  黄贺径直去了钢铁厂,四娃早就接到黄贺要来的消息,所以提前在钢铁厂门口等着了。

  黄贺骑着马,身后跟着英布和项羽,三人快马加鞭,赶到了钢铁厂。

  谁知道还没进工厂,就听到身后传来女人的声音,“黄贺,黄贺!”

  在骊山,敢直呼黄贺其名的,还真没有。

  但是这个声音如此动听,黄贺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俏丽的女子,一身白衣,骑马而来。

  “琼英?你怎么到这来了?”

  琼英翻身下马,身边的侍女赶紧跟上,生怕自己家小姐摔着。

  “黄贺,你怎么不去咸阳了?我都大半年没见过你了。”琼英笑靥如花,却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

  琼英今天穿了一身白色的衣衫,外面套着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蚕丝的大氅,足蹬小蛮靴。

  看起来倒像是一个侠客。

  尤其是她的肌肤,白里透亮,搭配上一张倾国倾城的容颜,把黄贺身后的项羽、四娃等人都看傻了。

  项羽更是暗中戳了戳英布的胳膊,“这女娃是谁?咋长得这么好看?”

  英布白了他一眼,“你就别想了,这是我们家大人的老相好,早就私定终身了。”

  “你把俺当成啥人了?”项羽脸都涨红了,“某家可是读春秋的,那长嫂如母,小叔子是儿,我跟大哥是拜把子的兄弟,怎么会对大嫂不敬。”

  黄贺笑着迎了上去,牵过琼英的小手,“这不是刚从泗水郡那边回来嘛,最近在跟大胜军做生意,耽搁了。”

  “那你要怎么补偿我?”琼英全然不顾还有外人在场。

  黄贺倒有些尴尬,干咳了几声,看着周围几个人一脸憋笑的模样,为难道:“那个,琼英啊,我现在有事要忙,你能不能去我府上等一会?”

  琼英笑了一下,“我就跟着你去,绝对不打搅了你。”

  “随你吧。”黄贺倒也没有过分的拒绝,“只是我这里的东西都是机密,万万不可落入旁人的眼里。”

  琼英拍着鼓囊囊的胸脯道:“没问题,要是露出半个字,我就把自己卖给你。”

  黄贺愣了一小会,心说这秦国的女子,比起现代的女孩子更加大胆、奔放。

  现代的女孩子,说开放、大胆,那只不过是学了西方的一些糟粕,搞得身体开放,其实思想上还是裹着小脚,缠着绷带。

  而秦朝的女子,那是思想上、性格上的开放。

  她们不会认为自己与男子有什么不同,面对喜爱的人,更是大胆、直接。

  等到拥有了爱情,变回忠贞不渝。

  四娃这些日子也养的胖了不少,身上也放了些肉,原本是个瘦高个,如今也变成了圆脸。看書喇

  每走一步,他脸上的肉就颤一下。

  也许是做惯了领导,他的脸上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额头上几乎老拧起两道竖纹。

  可是今天,他的一张脸上只有笑容,没有脾气,眼睛里放着光。

  “大仙,钢铁厂现在日产钢量达到了10吨,如果不是铁矿石的供应量不够,我老四敢拍着胸脯保证,一天三十吨,绝对没有问题。”

  黄贺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的产量足够了,库房里的钢都堆得快放不下了,就连老百姓家里的菜刀,都整体换了一遍。”

  黄贺当初建立这座钢铁厂,目的是想把后世的炼钢技术搬运过来,然后生产一批兵器。

  可其实兵器的损耗并不大,大概率是因为黄贺的扩张速度跟不上。

  如果他能够不顾后果的爆兵,拉起一支十万人以上的队伍,那钢铁厂的产能就基本持平了。

  而且现代钢铁产量的主要消耗还是用于制造一些大型的机械、建房、汽车制造、轮船制造等。

  可是秦朝对于钢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的大。

  一方面黄贺还没有铸造大型机械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不敢把这些钢材出售给秦国。

  至于北方的匈奴,那就更不可能了。

  黄贺可是宁与家奴,不予番邦的人。

  他明白,匈奴都是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

  那是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矛盾,没有办法调和,除非一方把另一方彻底的消灭。

  “先不说钢铁的事情,今天到这里来,是给你看一样东西,我希望你能在近期,照着这个样子,打造一批出来。”

  四娃喊来厂里的技术工人,不多时,一个三十多岁有着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中年人走了进来。

  高个子、相当的瘦,一开口露出一嘴的大白牙。

  他长得憨厚,浓眉大眼,语气温和,态度恭敬,让人觉得舒服。

  “见过大仙。”

  来人不卑不亢,在黄贺面前也只是弯腰,并没有下跪。

  这是黄贺立下的规矩。

  骊山的百姓、工厂里的工人见到自己和骊山的官员不需下跪。

  四娃介绍道:“他叫关俊祥,是厂里的技术工,技术过硬,平时大家都喊他手工关。”

  见到了艳光四射的琼英,关俊祥也是目不斜视,反而一眼就看中了放在地上的炉子。

  “这是?”

  黄贺笑道,“这是可以烧煤炭的蜂窝煤炉子,用途广泛,使用便捷。”

  “不仅能炒菜、烧水,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取暖。”

  这个小号的蜂窝煤炉子,是黄贺在网上花了136块钱购买的,包邮到家。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