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明耀四方> 第154节 打脸

第154节 打脸

  三天后。

  台风止息,雨过天晴,天空像被洗过似的,蔚蓝一片。

  王小林和吴俊义皆已经脱离伤故危险期。

  但没脱离生命危险期,为此,张新必须要做些什么,以此分散万历的注意力。

  自然而然,张新想到老努。

  金国(史称后金,后改名大清。)攻占抚顺和清河。

  如今,辽东北部,除铁岭已经全部被努尔合赤占领,明朝在辽东的根据地只剩沈阳、辽阳和在风雨中飘摇铁岭。

  看上去,局势十分危急;事实上,是万分危急。

  如果说,这个时候万历仍然选择躺平,张新相信他可能等不到1620年7月病故,收拾收拾可以提前下场休息去了。

  事实是万历没有,不仅没有,他还相当愤怒,原因是努尔合赤给他送来一封羞辱信。

  这封信比较短,但份量很重。

  努尔合赤是这样写的,他先是挑选三百汉人平民,然后杀死其中二百九十九人,只留下一个,老努割下这个人的耳朵,并让他带回一封信。

  ‘如果认为我做得不对,就约定时间作战,如果认为我做的对,你就送金银布帛吧,可以息事宁人!’

  万历脸色臊的通红,像被人抽过几耳光似的。

  发出狮子一般的嘶吼,誓言要把努力哈赤挫骨扬灰。

  这里得表扬一下明朝各皇帝,向来没有送礼习惯,所以万历根本没想息事宁人。

  于是开始备战,计划从各地抽调十二万大军征讨努尔哈赤。

  这次动员规模是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参战明军计划由境内七省,叶赫部女真,朝鲜士兵共同组成。

  大军准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万历现在准备,至少要到明年两三月份才能完成集结。

  不过,这次出征,还没出征,就已经注定失败结果。

  要成事,需要十二万人,但要坏事,一个人就够。

  是的,张新又要扯到名将的重要性。

  和朱棣被迫选择邱福带十万大军征讨鞑靼情况类似。

  现任当朝首辅方从哲,在朝中仔细挑选,想在矮子里面找个好的。

  结果,武将中,资历老,打过仗的,只有——杨镐。

  关于这个人张新不想扯太多,简单评价:搞关系一二流,打仗七八流,而且比较迂腐,说他蠢也行。

  多扯一句,明年三月正式对老努用兵前,他把自己的出征时间,出征地点,进攻方向写成一封信。

  收信:努尔哈赤。

  张新百思不得其解,他这么做的原因,难不成是为了装逼?

  就是这么一个又蠢又老的东西,居然可以成为总指挥。

  真为老万感到憋屈,奈何杨镐会搞关系,这和张新的职场经历类似。

  心里想法一闪而过,张新决定两边撩拨。

  一,派人刺杀杨镐。

  张新这么做不是帮万历,而是杨镐实在太蠢,他兵败速度之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换个人上,或许也会败,最差劲结果不过就是和杨镐败的一样快,还能差到哪里去?

  二,派人刺杀皇太极。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今年二十五岁,掌管正白旗(类似师团)。

  不同于努尔哈赤其他几个儿子,都会打仗不算什么,但唯有皇太极识字。

  而且是一个后勤管理高手,前面打仗,后面他把努尔哈赤的钱财收支,供应补给,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就很牛逼,能文能武,又聪明,这确定是主角的竞争对手,必须要弄死。

  都是杀人,看似相差甚远,其实目的一样,杀杨镐是为让大明打的久一点,杀皇太极也是为让大明打的久一点。

  冒许多风险,只是为让万历不能南顾。

  氹仔岛渔人码头。

  这里停着船厂生产出来的第一艘新船,小鸟三号。

  张新决定让二丫前往北方杀死皇太极;让尚可喜接手澎湖防务。

  让郑芝龙也一起乘船北上,刺杀杨镐。

  名将培养过程中,最担心的是被培养人运气太差,试想,刚成名将,就被刺杀,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血亏。

  对于‘穷学生’来说,这一关只能靠运气,比如郑和。

  对于张新来说,这一关可以刻意训练,训练办法就是亲自参与刺杀,体验刺杀。

  如果说,刺杀失败,或者身馅,说明这个学生气运较差,不能成为名将,早早退出也好,免得浪费资源。

  过去一段时间,李愧奇执行过刺杀任务,杀的是香山县令。

  尚可喜执行过刺杀任务,杀的是广州典史。

  现在,二丫和郑芝龙也要过这一关。

  张新看重二丫,她的任务是超强挑战,但只要成功,就可以升入三年级,甚至直接跳过三年级。

  当然,这也是考验,如果二丫和郑芝龙知难而退,他们的名将之路,也会嘎然而止。

  总的来说,成为名将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且压力巨大的事,非普通人可为。

  与此同时。

  陈明遇带着第二次补给,正在前往海参崴途中。

  这是一队包括七艘护卫炮船在内的四十艘大型船队,经过对马海峡时,被倭国海盗盯上,且已经被尾随两天。

  陈明遇曾多次跟随二丫出海,参加过俘虏荷兰炮船,目睹过击沉阴国人炮船,还看过二丫不费一兵一卒进驻澎湖。

  换句话说,二丫相当于是陈明遇海战老师。

  面对这种情况,不知陈明遇怎么想的,对于吊在后面的海盗,选择不闻不问。

  待到当天傍晚,有三艘更大海盗船加入,陈明遇命令一艘炮船降下三副风帆,仅剩两副,推着海船慢慢往前走,并慢慢落队。

  人性贪婪,加上财帛动人心,猜到猎物不好惹,但仅仅只是短暂犹豫,两小三大共五艘海盗船从四面向落单炮船包围过来。

  这是一艘由郭家水手驾驶,由氹仔岛训练的炮手控制火力,并满载第四队队员的武装船。

  仅从外面看,这艘五十二米长,九米宽的盖伦帆船,确是价值不菲。

  实际,船上暂时封闭在射口后面的六十门火炮,才是最值钱物件。

  猛虎架不住群狼,这是海盗们的想法。

  船上肯定没有西洋炮,这也是海盗们的想法。

  类似我在路边买到古董,我买的股票一定会涨等等思维,有一种迷之自信,于是他们争先恐后进入盖伦帆船的火炮射程之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