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海盗> 第365章会面

第365章会面

    “那后来呢?”珍珠给钟离脱下靴子,捏着脚底板,一边关切地问。

    钟离嘶嘶地咧咧嘴,等那种脚底的酸胀感过去后,这才接着往下说。

    这个汪直虽然后来兵强马壮,但是他的本心不是对抗朝廷,他只是想开展海上贸易赚钱。因此,汪直可不总是和官军作对,他对于那些不听招呼的海盗,会痛下杀手。比如嘉靖三十年,汪直与官军配合,消灭了海盗卢七、沈九,吞并了在浙江活动的福建海盗首领陈思盼。

    嘉靖三十一年,汪直带着部下转移到了烈港,他上下打点关系,在浙江海道副使李文进的默许下,汪直的海上贸易顺风顺水,得了钱之后,自然也会给那些各级衙门的后台送礼,这样钱越赚越多,私底下和官府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逐渐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并开始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

    这时候,汪直部下分为几大船团,他的部下甚至可以堂堂正正的在苏州、杭州等地的大街上与百姓进行买卖,公开收货然后到海上贸易,百姓则争相把子女送到汪直的船队中。老百姓他们不懂什么海禁不海禁的,看到汪老板那么大的买卖,就想让孩子讨口饭吃而已。

    这个时候的汪直不过就是想把他的走私贸易合法化,因为当时大明的物品销售到倭国等地,利润丰厚。因此,在和官府打交道的时候,汪直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动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

    但是海盗毕竟是海盗,很多人劫掠的本性难改,福建的萧显、邓文俊、林碧川、沈门,广东的何亚八等,以及一部分汪直的部下,如徐海,和倭寇同流合污,引导倭寇袭击中国内地。毕竟走私贸易,货物还是要花钱买的,不如抢掠这种营生来的直接痛快,刀在手里想杀谁杀谁想抢谁抢谁,这玩意上瘾。

    大明对付倭寇比较吃力,汪直受明海道副使李文进邀请,和明军把总张四维击破一股倭寇,俘获倭寇海船两艘,然后就带领人马在定海主持开市。后来,因为汪直的进展不大,他毕竟不想四处树敌,这样便无法剿灭海盗,而他的部下很多都是乌合之众,改不掉劫掠的匪性,时不时地给汪直惹点乱子,这样朝廷对汪直渐生怀疑和憎恶。

    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一个深夜,月黑风高,总督王忬派遣总兵俞大猷率官军偷袭沥港围歼汪直。汪直败走倭国。他在双屿港与沥港的老巢相继覆灭。自此,明清时代的浙江沿海再无和平经营之海商的容身之地。

    汪直在离开中国沿海后,自称徽王。有资料说他是“据萨摩洲之松津浦,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前面给你们说过的那个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

    这个胡宗宪鬼点子多,为招降汪直,胡宗宪先将汪直的老母妻儿放出监狱,派人看住,但是物质上却是很优待,并四处放风让汪直知道母亲和妻儿被放出来的消息。

    后来胡宗宪派出使者蒋洲和陈可愿至倭国与汪直交涉,经过耐心的说服,汪直表示愿意听从命令。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蒋洲在汪直的帮助下,与倭国山口、丰后二国的国主源义长、源义镇都达成了协议,倭国归还被掠人口,并且这两家都愿意向大明纳贡称臣。

    汪直回国后,开始还算安稳。嘉靖三十七年春天,他在杭州西湖游玩期间被王本固诱捕下狱。汪直一直喊冤,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辩护,历数自己剿贼的功劳后,他仍祈求嘉靖开放海禁,并承诺“效犬马微劳驰驱”,愿为朝廷平定海疆。”

    但是,但是胡宗宪等人还是决定斩草除根,在抓捕汪直的同时,还命令军队攻击舟山的汪直属下。久攻不下,汪直的旧部逃出包围圈,逃亡倭国,此后他们多次进犯福建沿海。

    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汪直被斩首于浙江省杭州府宫港口,汪直被处死后,没人能震慑海盗和倭寇,由于群龙无首,倭寇之患又严重起来。

    牡丹说:“照这个情况发展那肯定是不行,那个朱纨也不能让他罢官而死啊。”

    钟离说:“所以说嘛,现在改变这些还来得及。”

    让朱纨总督闽浙一沿海的抗倭肃海盗事宜,让他选择数处港口和外界通商,税收收归朝廷。

    同时,让陆炳的锦衣卫派出一支精干力量,帮助朱纨查察和海盗勾结的朝廷官吏和地方豪强,严厉打击。同时,要教育老百姓,不要参加那些走私的团伙,要注重民生民本,让他们种田的种田,打渔的打渔,推行海水养殖,只要他们不瞎掺和,海盗什么的就没有了兵源。

    对于这个汪直要招安,这个人的心胸气度不是一般的海盗能比的,他的脑子里不仅仅是赚钱,也不仅仅是争夺地盘,他还有一份儒生的家国情怀在里面。

    钟离就这样在和牡丹和珍珠的闲聊中,把自己的战略思路重新梳理了一遍,人就是这样,有时候你貌似是和别人讲话,实际上梳理自己的内心,把原本杂乱无章的思绪整理出一个头绪来。同时,又因为别人的参与和纠正,你的思路会更加的清晰和明确。

    钟离回到寝宫,看着那幅大地图,眼前浮现出一张完整的行动图来。

    一个月之后,钟离到达南京。

    这次他走的是水路,沿途访查民情,忙的不亦说乎。随着钟离来的有牡丹和珍珠,魏不群、毛伯温也在其中,常庆波和周通一块留守京城。

    陆炳带着锦衣卫的大队人马也跟随左右,当然,钟离的亲兵卫队在魏不群的带领下不离开左右。

    莫小二率领一众文武出城门迎接。

    钟离看到越来越老成的莫小二十分的感慨。莫小二行完大礼说:“陛下,俞大猷和戚继光已经来到南京等候陛下训话,哦,那个胡宗宪还有朱纨都来了。”

    说着话,几位人物都来给钟离见礼。

    钟离寝宫上的那幅大地图,已经有匠人照着原样儿复制了一份,带到了南京,还有几幅缩小版的地图也带了来,这样的适合出征打仗时随身携带。

    俞大猷身材高大,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戚继光年新精神,两眼有神,透着一股子干练;胡宗宪长得样貌不凡,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睿智和老练;朱纨神情严肃,寡言少语,一看就是个忠厚而又严厉之人。

    任是钟离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可是,这些历史名人活生生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是有些许的紧张和激动,不过,他的皇帝的打扮给了他一些镇定,是的,他现在是嘉靖帝,没人会怀疑他的身份。对了,干嘛要心虚呢,他干的是一件千古伟业,一件彻底让华夏历史扭转的事情,这些人虽然是当时的英雄人物,但是他们没有做到,因此,他领导着他们一起干大事,并没有什么可心虚的。再说了无论是从见识、武功还是战略指挥上,他都远超过他们,他们跟着他听从指挥没什么不对劲的。

    钟离安顿好之后,专门召开了一次将领会议。参加者只有有限的几个人,莫小二、魏不群、毛伯温、俞大猷、戚继光、胡宗宪、朱纨,朱顺跟着在一边听候吩咐。

    隔着一个布帘子,牡丹和珍珠坐着旁听,因为她们都知道钟离的打算了,只是听听这些将领们的发言,算是图个新鲜,看看他们有没有钟离说的那么厉害罢了。

    钟离说:“诸位,今天朕把你们召集到这里来,是因为朕要你们跟着朕刚一件大事,估计你们此前也已经知道了吧?”

    胡宗宪拱手说:“启奏陛下,臣从一个七品县令,一下子成了巡抚,心里惶恐不安,不知微臣做了啥事让陛下如此垂青。”

    钟离说:“朕是个不按常规办事的人,锦衣卫告诉我了你一些事迹,朕觉得你是个有本领的人,因此,破格提拔你,希望你戒骄戒躁,好好办差。”

    这时,俞大猷也拱手说:“陛下,臣一直在前线杀敌,不知道到这次陛下下旨要微臣前来,是不是哪里要打打仗了?臣猜测是要对倭寇和海盗出重拳了!”

    戚继光也跟着拱手说:“陛下,自从接到圣旨后,我就很兴奋,手下的士兵也在加紧训练,估计是和俞将军所说的那样,陛下要御驾亲征扫平沿海倭患了。”

    朱纨也拱手说:“陛下,臣这两年一直在对付海盗和倭寇,深感被各方势力掣肘,这次接到圣旨,不瞒陛下,臣的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只要能扫平倭患,臣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