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 第433章 眉目传情,复国之火

第433章 眉目传情,复国之火

  “咳咳!”

  李韬轻咳数声,笑着走到武则天面前,抬起手臂,极为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后脑勺道:“又长高了!”

  武则天像小鸡叨米般点了点头:“皇宫的膳食太好了,媚娘不仅长高了,还长胖了。”

  “有吗?”

  李韬又捏了捏她那嫩如新剥荔枝的脸蛋儿,故意道:“朕怎么没发现?”

  武则天眼皮子下压看向自己那鼓胀的胸脯,抿了抿嘴道:“就是胖了呀,今后我每顿要少吃点。”

  前后确实都长肉了。

  这说明胖对地方了。

  为何要节食?

  李韬是第一个不允许:“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还是要多吃点。”

  樊梨花附和道:“对对对,你身段高挑,哪里胖了?”

  闻言,武则天笑嘻嘻地道:“既然陛下和梨花姐姐都这么说了,那我听你们的。”

  李韬又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你这一路舟车劳顿,想来很累了,先去洗漱一番,好好休息吧,其他的事,等你休息好了,朕再与你说。”

  “多谢陛下!”

  武则天欠身行礼后,随着宫女离开。

  望着她那连蹦带跳,显得很兴奋,也很小孩子气的背影,樊梨花哭笑不得道:“陛下,她分明童心未泯,您真的打算派她去跟萧综勾心斗角?”

  勾心斗角算什么?

  这岂不是辱没她的潜能了!

  人既然都来了,那自然要玩把大的!

  大到能够震惊天下,让世人尽皆错愕的程度……

  他刚张口准备向樊梨花透露一些信息,曹正淳快步走来道:“陛下,徐达依然没有找到。”

  自从败给吕布和张燕后,徐达便失踪了。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颇为诡异。

  东西厂和鼠盟早已联手,在暗中寻找一段时间了,依然不见踪迹。

  李韬眉头微皱道:“他的家人呢?”

  曹正淳道:“其长子徐辉祖,随父出征,在和吕王大战中战死。长女昔日为燕王妃,朱棣登基后成为大明皇后,得知朱棣自尽后,亦是于宫中自尽。”

  “次子徐膺绪,次女徐妙清,即代王朱桂的王妃,已被送往长安。其三女徐妙锦听闻天资聪颖,善诗画,且心地仁慈,被朱棣所倾慕,朱棣一度想将其纳入宫中,她不愿,后出家为尼。只是老奴查了许久,亦未查出她在何处出家。”

  李韬负手走了几步道:“这么看来,徐达应该藏身在徐妙锦出家的地方,你们继续查,一定要把他给朕找出来。”

  他并非要赶尽杀绝。

  相反,如果徐达愿意效忠于他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委以重任。

  这么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找出来,实在是他在大明的影响力太大了。

  属于一呼百应的那种。

  他是朱元璋眼里的帝国之柱石,位列大明开国“六王”之首。

  兴许他已经看破尘世,不愿再掌兵了。

  但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可不会轻易放弃利用他来反唐的机会。

  他这几天就听到一些民间传闻说,徐达持有朱棣遗诏,正在聚拢义士,准备赶走唐人,重振大明。

  说实话,他对这类传闻已经习以为常了。

  因为每伴随着一个强大的帝国覆灭,总会有复国的火苗燃起。

  有些人就是不甘心啊!

  大清、大宋等帝国被灭后,能臣名将死的死,降的降。

  即便有一些人想复国,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大明现在和它们有所不同。

  一方面,大明的帝国根基比它们厚实,想要在短时间内让明人都心向大唐,根本不现实,哪怕他拥有真武大帝转世的身份也不行。

  另外一方面,徐达,还有几个颇有战功的侯爷消失得很诡异。

  给了那些妄想复国之人操纵的空间。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他既然已经灭了大明,那肯定要彻底掌控。

  任何苗头都要及时掐灭。

  另外,他还有更深层次的担忧。

  如今大唐的兵马绝大多数都压到了秦汉隋一带。

  他不久后也将亲临。

  虽说长安有巾帼军,东方诸地也将有几十万兵马镇守,但相较于这极其广袤的疆土而言,这些兵马还是太少了。

  如果原各大帝国复国的火苗借机抬头的话,对于大唐而言将是大麻烦。

  特别是嬴政、刘彻和杨广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他们对付大唐,必然不会仅限于使用兵马。

  让大唐各地想要复国的人联起手来,一起祸乱大唐百万大军的后方,明显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想到了,他不免又想到了那个毒士贾诩。

  在曹操都放出话后,贾诩依然没有来投靠他。

  而根据东西厂提供的情报,在魏国被灭时,贾诩当时正在出使大秦。

  不过在曹操投降,魏国君臣也被他悉数委以重任后,贾诩便消失了。

  东西厂从那时开始便再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此人和范增一样,善于搞事情,擅使毒计。

  如果嬴政、刘彻等人正是让他在暗中祸乱唐军后方的话,那必须要提高警惕了。

  就在他准备叮嘱曹正淳增派人手,尽快把贾诩也给揪出来的时候,左慈、于吉和徐氏求见。

  李韬连忙道:“宣!”

  很快,四人来到了他面前。

  对,四个人。

  还有一个身穿白色道袍,手持拂尘的女道士。

  她不是别人,正是公孙如意。

  和在宋地时相比,她看起来愈发得出尘了,整个人像是已经脱胎换骨了一般。

  李韬颇为诧异地打量着她,没有说话。

  公孙如意浅声道:“陛下,贫道来此是因在无意中发现,有一股颇为神秘的势力正在暗中勾连,似要趁你全力攻打秦汉隋之际,助清、宋、明、楚、蜀等地复国。”

  “贫道以为天下一统近在眼前,若是因这些人祸害而迟缓,只会让更多的黎明百姓死于战乱,所以特地前来告知!”

  朕懂!

  朕都懂!

  这由头也找得很好!

  若非朕心思如发,已经有所猜测,单凭你提供的这份情报,就可以成为我大唐国师或者护法了。

  李韬在心中嘀咕了一番,然后一本正经道:“不知公孙道长有没有发现是何人在暗中所为?”

  公孙道长?

  你这是在刻意疏远我吗?

  公孙如意皱了下眉头,昂起白皙的脖颈,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据贫道推测,此事的始作俑者应该是秦帝、汉帝等人,负责推动此事的想来是贾诩和那些不愿臣服大唐的诸国旧臣,其中又以楚明两国最多。”

  “这两国帝王死得壮烈,致使一些臣子心有不甘……”

  她有条不紊地说着,时不时地看一眼李韬,发现他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全然不顾左慈、于吉和徐氏也在时,她那欺霜赛雪的脸蛋上瞬时浮上了一层红晕……

  左慈和于吉相互看了一眼,只觉自己是糟老头子,该离开了。

  徐氏却是看得津津有味。

  她从李韬和公孙如意有意无意的眉目传情中,看到了一些盼头……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