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 第398章 假仁假义看谁贼

第398章 假仁假义看谁贼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奉孝之才策谋略,毋庸置疑。看書喇

  李韬不是没动过招揽他的念头。

  正是因为这种念头太强烈了,他早就派人盯上了郭嘉。

  对于他的情况可以说了如指掌。

  他身子孱弱,这两年更是如此。

  想要为他续命,难度很大。

  另外,老曹视他为“奇佐”,他视老曹为明主。

  想要策反和招揽他的难度同样很大。

  综合考虑,李韬只能放弃。

  徐氏留在院墙上的那几行字,也是他让雨化田转达的。

  孙权和周瑜所察觉的难以言表的“蹊跷”,已然明了。

  他不会占卜,也用不着占卜。

  只是故技重施,根据历史大势和他在这个时代所掌握的情报,进行推敲罢了。

  同时,他还在推敲的基础上进行了“推演”。

  这种推演又是完全可以由他掌控的。

  譬如周瑜一去不复返。

  他若不放人,周瑜怎么可能离开长安?

  再譬如神龙三年灭魏蜀,这是他订立的新目标,也是志在必得的目标。

  以现如今大唐的国力,灭了魏蜀并不难。

  说白了,他是在利用这种方式,一边暗中给徐氏“镀金”,提高她的声望,为她成为大唐圣女做准备,一边加强对东吴的控制,并且动摇魏蜀的军心。

  东吴君臣猛如虎。

  孙权和周瑜更是人中之龙。

  恩威并施那些常规手段是很难让他们屈服的。

  这种借助“天机”的超常规手段,看似荒诞,但在这个时代却很管用。

  特别是对于黎民百姓而言。

  可以这么说,吴国君臣信不信东吴只有王侯命,并不重要。

  只要吴国百姓信了,他再利用扫灭瘟疫,攻打魏蜀等收割民心,那么最终不管孙权、周瑜等人愿不愿意,都不得不将东吴拱手送出。

  为此,他甚至还假仁假义,使用了卑鄙手段。

  周瑜感染瘟疫,其实是他暗中所为。

  不然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

  发生在魏蜀楚的瘟疫乃染疫的畜生传给人。

  周瑜在赶来长安的途中,需要通过驿站不停换乘骏马。

  所以他让人提前在驿站备好了染疫的骏马。

  而那驿站还是在吴国境内。

  这也就是说,在明面上加强对东吴的控制之际,他对东吴的暗中渗透其实早就开始了。

  至于将孙权留在长安,是帮助他躲过大劫,更是无稽之谈。

  他只是借周瑜染疫,和笼罩在他自己身上的那层神秘光环,连带着孙权一起糊弄罢了。

  这些并非君子所为。

  但为了兵不血刃地拿下东吴,他可管不了那么多。

  而且他得刷奖励啊!

  刚想到这,系统的声音响起:“叮,恭喜宿主触发系统隐性任务,假仁假义,坑蒙拐骗,特奖励嫁接、杂交和温室培育精通!”

  “终于来了!”

  李韬迫不及待地在脑海中查阅了一番,发现大量有关嫁接、杂交等的理论知识后,他终于不觉得自己是半道出家了。

  趁着包拯声名正隆,他要好好地撰写一文,刊发于《天启商报》之上,把嫁接、杂交等涉及的理论知识给讲明白,讲透彻。

  如此一来,敌国细作就是再煽风点火,恐怕也很难再煽动百姓质疑了。

  而在大规模种植红薯、土豆、黄瓜等的基础上,大唐再乘嫁接、杂交和温室培育等新技术的东风,他国想要追上大唐发展的步伐,无异于天方夜谭。

  曹正淳见他叹了一会儿郭嘉病逝后,心情终于好转,趁机道:“陛下,曹操此举,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韬轻描淡写道:“使些手段,让那假郭嘉自曝于百姓面前。如果在其自曝之后,曹操还要继续隐瞒,那你们就继续动手脚。”

  “还有,要记得造势,这种事闹得越大,越能让曹操适得其反,越能动摇魏蜀的军心,也越能提高徐氏的威望。”

  曹正淳有些为难:“如今他们如影随形,恐怕不好下手。”

  “那就换种思路,你们完全可以让人假扮郭嘉自曝,而且还可以变着花样不断自曝,三人尚且成虎,更何况这种曝法了,饶是曹操也吃不消,他会骑虎难下的!”

  “陛下圣明!”

  曹正淳会心而笑道:“曹操这回又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而据老奴所知,徐姑娘已被西厂高手秘密护送至天启,她想待在天启一段时间,似有向两位国师请益的想法。”

  “随她吧,勿要暴露行踪即可。”

  “还有一事,曹操让贾诩出使诸国,商量联手禁绝陛下货品之事。出人意料的是,杨广并没有打算参与,这在隋国朝野引发不少质疑,老奴担心此中有诈!”

  “那杨广可不是什么善茬!”

  李韬勾起嘴角道:“他这是看朕所赚甚多,想要趁着朕之货品涌入隋国之际,猝不及防地收割一波,填充大隋国库呢!”

  “不出所料的话,他到时还会不分青红皂白,借机给大隋商贾安上与朕勾连,榨取民脂民膏的罪名,连带着他们一起收割。”

  “杨坚留给他的家底是很厚实,可在他扩兵百万的情况下,国库恐怕也难以支撑,他需要想办法捞钱,这无疑是最快,最省事,捞得也最多的渠道之一!”

  杨广此举妥妥的阳谋。

  不过,想要收割他的小钱钱,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不怕贼惦记,就怕贼不上钩!

  曹正淳连忙道:“那杨广还真是打了一手好算盘,需不需要将此事告知三位王爷?”

  “他们若是连这都察觉不到,朕不会将建立黑市帝国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们。”

  李韬负手走了几步道:“不过,仅是察觉到还不行,朕要反过来狠狠地宰他一顿,让他出出血。”

  “陛下的意思是?”

  “你附耳过来!”

  他如此如此地交代了一番,随后眺望南方道:“杨广啊杨广,这回朕一定要让你好好尝尝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滋味。无论你想怎么玩,朕都奉陪到底!”

  半月后。

  魏国,许昌。

  一个身形瘦削,病容满面之人在闹市之中大喊道:“吾乃郭嘉,吾乃郭嘉,不过是魏王授意假扮之郭嘉,真正的郭奉孝已于年前病逝,那徐氏所占之言不假!”

  “吾不想让郭祭酒英灵受损,更不想再欺瞒世人,今日愿冒死自揭!”

  说着,他揭去了脸上的假面皮。

  围观的百姓一片哗然。

  “怎么会这样?”

  “郭祭酒真的死了?”

  “不!不可能!大王不可能骗我们!”

  “此人妖言惑众,其心可诛!”

  “可徐氏所言皆在应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

  王宫。

  曹操拉着郭嘉的手走在前头,荀攸、程昱、刘晔等谋士紧随其后。

  他们所议还是禁绝唐帝货品之事。

  从目前的反馈来看,除了大隋外,秦、汉、明、楚等都和大魏一样,正式颁下了禁令。

  诸国共同组建一支使团前往西域,游说西域诸国禁绝唐帝货品,乃至彻底孤立大唐之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曹操对此事的进展还是颇为满意的。

  只是他对杨广的做法有些费解。

  他特意看向郭嘉道:“奉孝,依你之见,杨广此举为何?”

  郭嘉扯着有些沙哑的嗓子道:“回主公,应是图谋唐帝钱财!”

  “奉孝真是一语中的啊!”

  曹操称赞了一句,然后道:“只是这近乎阳谋,李韬那般狡诈,又岂会察觉不出?”

  郭嘉配合道:“也许那位登基不久的隋帝以为,无论他用阳谋,还是阴谋,唐帝都会察觉,索性直接大敞大隋国门,让唐帝来做决定。”

  “而且商人逐利,他此举让商贾有利可图,即便唐帝禁止货品通隋,也会有大量商贾在大隋暗中倒卖。”

  “接下来就看唐帝如何‘放’,隋帝又如何‘收’了,以这两人的秉性,这恐怕不啻为一场惨烈的大战!”

  “说得好!”

  曹操刚称赞了一句,荀彧脸色惨白地走来,附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了一番。

  “还有这事?”

  曹操大怒道:“立即将此人捉拿归案!”

  荀彧道:“此人自揭后便在城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臣琢磨着这天下非东西厂,其他势力恐怕很难做到。那徐氏的占卜之言,也有可能是唐帝所为!”

  “唐帝曾以预言瓷瓶祸乱天下,如今再以一个徐氏掌控东吴并且扰乱我大魏军心,不过故技重施耳!”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