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 第383章 长安不眠夜

第383章 长安不眠夜

  查还是不查?

  这是包拯必须要作出的抉择。

  偏偏在这个时候,欧阳春快步走来道:“包大人,又发现一处,应该是最后一处,里面堆积的金银珠宝估计超过一百万贯!”

  还有?

  不仅包拯,公孙策、展昭、白玉堂等人皆是扭着僵硬的身体看向欧阳春,堪称神同步。

  欧阳春心直口快道:“属下觉得,陛下的小金库就在这里。”

  “这里只有区区七百多万贯而……而已!”

  白玉堂本来是想端着说这句话的,奈何金额太过震撼了,直接让他破功。

  他只得耸着肩,撇着嘴道:“不过意外的话,汉王和荆王只是守财王爷,帮助他打理生意和保管这些钱财。”

  “做生意需要大笔钱财流通,在宫外有这样一个储存的地方,肯定要比在宫中方便很多。”

  公孙策深以为然:“看样子,我们现在所查只是冰山一角。陛下财富之巨,恐怕已是惊世骇俗。”

  “陛下明知大人已经查到了他头上,却没有阻拦,这恐怕既是为了考验大人,也别有深意。”

  包拯缓缓地吐了一口粗气,字正腔圆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包拯既担其责,当义无反顾。若因此而人头不保,包拯亦无怨无悔。”

  公孙策、展昭、欧阳春、白玉堂等人听到这话,皆是备受鼓舞,异口同声道:“我等愿与包大人共进退!”

  包拯道:“速速调集人手清点,陛下和文武百官还在太极殿等候。”

  白玉堂大笑道:“查陛下,我们陷空岛五鼠就是把手指和脚趾都给点废了也不会停!属下请命,前去清点东侧的两个储藏点。”

  “准!”

  包拯点了点头后,快速分派任务。

  可七百万贯实在是太多了。

  仅靠他麾下的这点人手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他没有任何迟疑,当即求助狄仁杰。

  狄仁杰和他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听说了大致情况后,狄仁杰若有所思道:“此乃大事,陛下又极擅布局,应该不是临时起意。既然他未阻拦,那咱们便把这些钱财都清点出来,搬到太极殿去。”

  “狄某这就召集我大理寺的所有人,让他们前往两王府。另外,狄某在长安也与不少人熟识,可以请他们召集更多人手前来相助。”

  说来也巧,他是感染了风寒,没有上早朝。

  而且跟白玉堂一样,一听说是查陛下,他顿时觉得自己生龙活虎,病症全无。

  还恨不得把这件事闹得越大越好。

  经验告诉他,即便是捅了天大的篓子,陛下也能闲庭信步地给补上。

  这次他很想看看陛下让包拯查自己,还直接查出了七百多万贯,这要怎么补!

  太极殿。

  百官在等候案情进展的时候也没有闲着,先是上奏诸事,随后歌功颂德。

  晌午的时候,就在太极殿用了膳,然后有事的说事,没事的找事说。

  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刷存在感。

  这真不怪他们。

  他坐镇长安时,就很少升朝。

  此前又离开长安一年多。

  有些新晋的官员都是最近才见到圣颜。

  如果连这种因包拯查案而出现的机会都把握不住,那说明不适合官场,不如回家种田。

  李韬则是歪靠在龙椅上,时而眯着眼,时而闭着眼,也不知道有没有在听。

  不过坐于他两侧的武则天和蔡文姬一直在认真倾听。

  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

  李韬让人点上蜡烛,赐了晚膳。

  百官终于等得不耐烦了。

  “他包拯不是断案如神吗?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怎么还没来禀明案情?”

  “要我说案子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那可是汉王和荆王,他真敢一查到底?”

  “他初来乍到,再怎么着也会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的,我估摸着他连两王府的大门都没踏进去呢,现在就看他和两位王爷谁先眨眼了!”

  “这应该是陛下登基以来,用时最长的朝会了!都多吃点吧,看这样子,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

  吃完饭,他们继续议事。

  李韬太过无聊,一心二用,当朝和武则天下起了象棋。

  等到二更时分,包拯终于现身了,还带来了狄仁杰。

  看了眼沉稳不少的狄仁杰,李韬笑道:“狄爱卿,你不是感染风寒了吗?看着倒是挺精神!”

  狄仁杰躬身道:“启禀陛下,臣是感染了风寒,但因这桩大案已经完全好了。臣要参一本!”

  李韬勾起嘴角道:“你要参谁?”

  狄仁杰一字一顿道:“参陛下官商勾结,欺瞒百姓!”

  此话一出,百官一片哗然。

  他要参陛下?

  他们这是查到陛下头上了?

  刺激啊!

  那些口干舌燥,腰酸背痛的大小官员无不跟打了鸡血一样,竖起了耳朵。

  魏征也是颇为愕然地看向狄仁杰,心说少年可畏啊!

  看来陛下一路提拔他,没有看错人。

  李韬知道这家伙在和包拯打配合,顺势而为道:“你要参朕?呵呵,好大的胆子啊!今天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朕丢你去养鱼!”

  包拯沉声道:“臣附参!陛下,臣在两王府搜到了大量钱财,尚未清点完毕。不过已经清点的已让人运至皇宫外。”

  “汉王和荆王虽守口如瓶,并未供出陛下,但以钱财数额来看,如今大唐恐怕唯有陛下拥有这么多钱财。”

  “荒唐!”

  一官员呵斥道:“我看你们是恃宠而骄,只凭钱财便随意诬陷陛下!”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附和。

  包拯看向李韬道:“眼见为实,多说无益,还请陛下允许臣将那些钱财运到太极殿来。”

  李韬面无表情道:“既然你们都闹这么大了,朕为了自证清白,也没理由拒绝,让他们运来吧。”

  “喏!”

  包拯迅速离开。

  很快,只见一辆辆马车停在殿外,一眼望不到头。

  众人抬着一个个箱子走进大殿。

  百官无不看得瞠目结舌。

  尤其是刚才出言维护李韬的那些官员。

  他们全都看懵了。

  殊不知他们现在看到的还只是一隅。

  此时从宫门到两王府将近八里的路程,皆是被首尾相连的四轮车、手推车和太平车所覆盖。

  这些车子上全都堆放着装满金银珠宝的大箱子。

  而今夜注定是长安不眠夜。

  百姓聚集在道路两侧,观望着、震惊着、议论着。

  他们能有这样的机会,也跟李韬有关。

  李韬取消了宵禁。

  天公也作美。

  圆月悬空,冷风远遁。

  与百官不同的是,看着连梦中都未曾见过的巨额钱财,他们的情绪波动更大。

  “听说这些都是包大人从两王府抄的,包大人真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啊!”

  “俺可是听说这些钱财都是陛下的,有七百多万贯呢。”

  “什么?怎么这么多!难道是陛下官商勾结?”

  “别这么大声!你不要脑袋了?据说现在还没散朝呢,今晚势必有个结果。不过我真替包大人捏把冷汗,他怎么查到陛下头上了?”

  “还有狄大人!他们可都是难得的好官啊,这是不要命了吗?谁不知道陛下富可敌国?他们这回把陛下的老底都给掀了,陛下还能容得下他们?”

  ……

  太极殿。

  看到装钱的箱子快堆满半个大殿了,而运钱的队伍还是车水马龙,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百官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这是查抄了多少?

  今晚运得晚吗?

  其实,包拯也在发愁呢。

  按照现在这个运法,恐怕得运到明天。

  他硬着头皮道:“陛下,臣斗胆恳求陛下增派人手。”

  李韬干笑道:“你们参朕,要治朕的罪,还要让朕帮忙?”

  包拯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也只是依律法办事,而且尚未结案,陛下可自证清白。”

  狄仁杰跟着和稀泥:“如果陛下和各位王公大臣愿意不眠不休地等下去,我们也不需施以援手。”

  “呦,你还威胁上朕了?”

  李韬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道:“狄仁杰,你说这寒冬腊月的,如果朕就这么走了,留下百官在这干等,你和包拯会不会被锤死?”

  狄仁杰苦笑一声,慌忙伏拜道:“还请陛下相助!”

  “这才有点求助的样子。”

  李韬看向李道宗道:“任城王,调动兵马协助他们。”

  “臣领旨!”

  李道宗火速离开。

  有了兵马的介入,转运的速度无疑直线飙升。

  不过声势也更大了,全城百姓都被吸引了。

  整个长安灯火通明,彷如白昼。

  快到四更的时候,钱财转移完毕。

  太极殿内外堆满了金银珠宝,看着蔚为壮观。

  百官看得两眼发直,相顾无言。

  李韬漫不经心道:“这是多少啊?”

  被押上大殿的李元昌急忙道:“启禀陛下,是……”

  “朕没问你!”

  李韬瞪了他一眼,看向包拯。

  包拯深深地吐了一口粗气道:“回陛下,计七百五十六万贯!”

  “这么多???”

  百官虽然有所预感,但听到具体数额后,还是无不震惊。

  毕竟这些钱财相当于陛下登记前,整个大唐一年的国库收入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