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 第170章 汝当人孙否

第170章 汝当人孙否

  别说他们,就是李贞英和孙尚香这些枕边人都不知道李韬这么有钱。

  那可是四百万贯啊!

  相当于今年大唐国库收入的一半了!

  卖瓷器这么赚钱?

  不对!

  这应该包含了他御驾亲征时,让大梁、大宋等赔偿的收入。

  还有夷男所献。

  据说李元霸和赵云还从大清的那座金矿中,夺来大量黄金。

  可这也不对。

  因为这些钱若是入了他的小金库,那么兴建天启城的钱哪来的?

  那里耗资百万计!

  国库一个铜板也没出。

  实际上也没钱出。

  这么一看,四百万贯哪怕有诸国的贡献,想来也不会太多。

  考虑到和珅贪污的那些又入了国库。

  所以这笔巨款的来源也就成迷了。

  当然,他是一国之主,只要愿意,利用东西厂暗中操纵一下,获得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贯也不是什么难事。

  七拼八凑之下,倒也勉强解释得通。

  只是身为皇帝,向国库借出四百万贯,半年之内就要收回,还要一百万贯的利息。

  这太骇人听闻了。

  在他已经被天下文人痛骂的情况下,他还这么做,好不容易通过御驾亲征积累起的声誉和威严,恐怕要荡然无存了。

  李贞英摇头道:“陛下,使不得啊!”

  孙尚香直言不讳:“你是想被大唐子民骂死吗?”

  还没缓过来的李渊几乎是条件反射似的附和:“如此荒诞之举,绝不可行!”

  李韬没有废话,看向内阁六大臣:“如何?朕敢借,你们敢要吗?”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他借出四百万贯,可不是为了那一百万贯的利息。

  这相当于是一笔投资。

  有投资,就要有回报。

  这个回报,主要是国库收入。

  前些年虽然因为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国库一直空虚。

  但在李韬眼里,这些都是借口。

  大唐疆域广袤,资源丰富,一年的国库收入却从未破过千万贯,这就是君臣无能的表现。

  咳咳,前任皇帝在这。

  这种话,他也不好当着他面直说。

  如果前任皇帝通过他这举动意会到了,那就跟他没关系了。

  眼下,他给了内阁六大臣最大的权利。

  这六位能臣也是他精挑细选的。

  倘若他们看不出他的良苦用心,只在乎那一百万贯利息的话,他会很失望。

  “敢!”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先开口的是刚才还想劝谏的魏征。

  李韬笑道:“魏爱卿,你又想通了?”

  魏征攥着拳头道:“身为人臣,让国库空虚,本就是耻辱;需要陛下接济,更是耻辱;陛下借钱,却依然无法让国库充裕起来,那更是奇耻大辱!”

  诸葛亮也摇着羽扇,简明扼要:“如果加上年关各国所贡,打造军备是花不了这么多钱的,陛下能否允许我们挪作他用?”

  李韬点头道:“保证军需的情况下,当然可以!”

  诸葛亮没再多说什么,看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不苟言笑:“臣虽然觉得此举不成体统,但这在我大唐也算是司空见惯了。陛下既然想走自己的争霸之路,而且也证明颇为有效了,我等做臣子的也不好拖后腿。”

  “所以内阁愿代表文武百官,向陛下借这四百万贯……”

  和珅、严嵩和李道宗立即道:“臣等附议!”

  李渊狠狠地瞪了一眼李道宗:“任城王,你怎么也跟着胡闹!”

  李道宗微微一笑:“陛下的四百万贯让臣意识到连年征战、民生凋敝等等都不是国库空虚的理由。我们若是再不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只怕陛下的小金库很快就将超过国库,到时我们这些食国之禄的大小官员,都将无法自处。”

  李韬趁机道:“那朕给你们订个小目标吧,明年的国库收入达到两千万贯以上!”

  “两……两千万贯?”

  一朝天子一朝臣。

  听到这个巨额数字,李渊恍然意识到自己临朝时怠政了,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跟不上他们治国理政的方式了。

  太夸张了!

  两千万贯可是今年国库收入的两倍以上……

  他临朝时只想过能破千万就很好了。

  结果临朝那么多年都没破过。

  如果李韬借出四百万贯,能让国库收入超过两千万贯的话,一百万贯的利息倒也不算多。

  只是……能实现吗?

  他深表怀疑。

  张居正还是古井一波地看了一眼其他大臣,然后点头:“可以!”

  “那就拟旨昭告天下,这是咱们的君臣之约,天下人皆可作证!”

  李韬摆摆手,让张居正去拟旨。

  诸葛亮似乎想起了什么事,忽然躬身道:“陛下当真足智多谋,这四百万贯不是借给大唐百姓看的,而是借给九国帝王看的。”

  “他们明令禁止购买您的瓷器,结果陛下易如反掌借出这么多,必然会引起他们君臣猜疑。如若他们严查,会让朝野风声鹤唳,这其中又以大宋最甚!”

  因为诗词瓷器一半都流入大宋了!

  大宋骂得最凶,买的人又最多。

  文人附庸风雅,自抬身价的臭毛病怕是永远也改不了……

  “不愧是军师,心思通透啊!”

  李韬慢悠悠地抿了一口茶道:“既能赚钱,也能隔空祸乱他们。用得好了,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兵器,只不过有的杀人见血,有的杀人不见血,你们说呢?”

  “陛下圣明!”

  魏征、和珅、严嵩、李道宗等人心悦诚服。

  “原来你还有这等筹谋!”

  李渊心下一沉:“朕终究是老了,跟不上了……”

  要不是诸葛亮说出来,他还在心如刀绞呢。

  他可是来宰李韬的!

  结果人没宰成,还让李韬反过来宰国库!

  关键他为这些大臣着想,这些大臣还没有一个站在他这一边的。

  扩充巾帼营,并让她们宿卫京城和皇宫之事,他还被拉下水了,别提有多郁闷!

  现在知道李韬是要借机祸乱九国,他才惊觉瓷器真是件极好的宝贝。

  之前通过预言瓷瓶,已经成功让九国罢兵了。

  如今又将通过诗词瓷器离间九国君臣。

  这简直就是一大杀器。

  而且可以颠来倒去,反复利用。

  他终于明白李韬为何要搞个瓷都出来了。

  这绝非心血来潮。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李韬也没急着安慰。

  等到张居正拟好圣旨,他盖上玺印后,递给他道:“皇爷爷,你看看这用圣旨写的借据如何,古今独一份哦!”

  李渊摇头道:“朕就不看了。”

  “你确定?”

  “嗯?”看書喇

  察觉到他眼神不对,李渊接过圣旨展开一看,差点炸毛。

  什么叫他鼎立支持?

  又把他拉下水了!

  这小子现在是改变策略,事事都捎带上他了?

  不过这还不是主要的!

  主要是他也被迫参与了这场君臣之约,而且属于臣一方……

  不用想也知道,张居正不敢擅作主张。

  这肯定是那逆孙搞的鬼!

  他当即指向李韬道:“汝当人孙否?朕都一把老骨头了,你还不放过朕?朕今后再也不宰你了还不成吗?”

  李韬和善一笑:“皇爷爷,您还年轻,理应继续发光发热!”

  “你是想多些小皇叔了!”

  “朕想通了,小皇叔再多,只要摆平了大的,他们唯有让朕逗趣的份。皇宫里还是孩子成群,热热闹闹的好哇!”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