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朕不是昏君> 二百零五章 欠皇帝的钱还理直气壮

二百零五章 欠皇帝的钱还理直气壮

  历史上李起元死于崇祯二年八月,但在天启六年身体就撑不住了,辞官回家后就缠绵病榻。

  “臣……”

  张口说了一个字就停住,李起元揉揉鼻子,不好意思的再次开口道:“先给内库一百万,剩下的一百万明年夏收后补上可好?”

  朱由校未置可否,看了一眼他后曼声道:“朕富有四海、天下归心,秦皇汉武皆等闲,唐宗宋祖不足道矣!”

  李起元顿觉脸上火辣辣,急忙说道:“臣留下银子是为了担心明年春荒,并不是想苛待陛下,请……”看書喇

  话未说完,被朱由校打断道:“别!别解释了,朕若连你都不相信还能信谁,当年卿就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廉,朕记着的。”

  说着大手一挥道:“一百万就一百万吧,但规矩就是规矩,该还还是要还的,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借不还。”

  李起元这才松口气,赶紧告退。

  主要是在这呆着尴尬啊,皇帝都说反话了,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数落一遍,哪里还呆的下去。

  不过对朱由校记的他美名还是很得意的,这名头是他当年在河南当布政使时,被河南人民称颂的。

  那还是在万历皇帝时候吧,想起这李起元唏嘘不已,当年意气奋发,为了百姓敢怼所有人。

  无论是当初掌权的楚党,还是追赶楚党在民间声望高涨的东林党,他都是丝毫不给面子。

  再后来到了朝廷六部,新皇连续继位,如日中天的东林党拉拢他,开始崛起的阉党同样拉拢他,可他还是不动如山。

  眼看精力一天不如一天了,皇帝把钱袋子扔给他,他记得自己当初推辞过,不愿接下这烂摊子。

  可皇帝坚持,而且信任他,为此他连上十三道奏折,从民田到军屯,从军饷到赋税,全面改革大明的税赋制度,皇帝一一同意了。

  因此他接过户部尚书这位置,开始为大明殚精竭虑,两年时间连上三百多道奏章,都是因为财税问题。

  可党争越来越激烈,虽说自己还是稳如泰山,但皇帝却躲到后宫当木匠不出来了。

  那时候他真的想放弃了,好在皇帝突然大发神威,三下五除二的清除了两党势力,亲自握紧权利。

  这两年眼看这大明朝复苏了,他高兴啊,作为一个老臣,他觉的不负自己当年立下的志愿,为大明中兴死而后已快要做到了。

  ……

  “朕是个穷鬼啊,幸好宗人府那边的生意还有分成,不然今年连赏赐都不知道怎么办。”

  朱由校叹息着,作为皇族最高领袖,每年还是要给穷困的族人恩赏的,加上后宫嫔妃们的娘家,总得意思一下吧。

  一百万是勉强够,可花完了自己明年上半年喝西北风呀。

  “皇上”

  狄蕾莎叫了一声,迟疑了一下说:“一年才收入四千多万两白银,这……”

  后宫不得干政,她这话问的突兀,好在朱由校没介意,这女人跟别人不一样,绝对不会背叛,而且同样很有经济头脑。

  朱由校笑了笑,解释道:“李尚书说的收入只是指商税等银钱的收入,包括海贸的税收,其他的没算在里头。”

  “没算!为何呀?”

  既然问了,皇帝也回答了,她的胆子也就更大了。

  朱由校笑道:“税赋改革后,田赋收的是粮食,储存于户部设在各地的粮仓,俸禄不在用实物,这些也就不需要全部押解进京。”

  狄蕾莎算了算后,抬头道:“那也不多呀,田赋一年折价一千万差不多了吧?”

  朱由校点点头道:“不错,还有一点,地方衙门留下一部分税银,充当本地经费,当然这是每年核算开销后才允许的,省的来回押解,浪费人力物力。”

  狄蕾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财税改革后,大明朝实行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离制度。

  不是后世那国税、地税,而是地方留下的税银大幅度增加后,朝廷只收取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剩下的税银。

  这一条朱由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何要给地方增加财政收入,是为了建设地方基础设施。

  原本的地方政府也有留下部分税银,但那几乎只够衙门运转,其他的什么事也办不了。

  一旦地方要办事,就得向上一级报告,然后一层层的报上去,经过朝廷同意后,再有户部拨款项。

  这样,地方几乎不可能建设当地,地方官只能召集当地有钱人,倡议捐款。

  可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被乡绅富户拿捏的死死的,拿人的手短啊。

  现在不用了,直接由朝廷出钱,有人要主动捐款当然不会拒绝,可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是朱由校命令,各地官府在财政宽裕的情况下,必须首先解决建设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对外面的说的,那就是对乡村的控制力。

  中原王朝从古到今皇权不下乡,说白了就是道路太难走了,百姓连告状都不方便,只能由村里自行解决。

  除非大案要案,否则县城里的衙役捕快是不会下乡的。

  没有主持公道还想百姓听你的,想得美,因此乡村底下朝廷的威信就弱了很多,还不如村里的村官。

  要想改变这状况,必须有快捷的交通。

  不说后世那样的村村通,至少乡镇一级必须要有大路,一旦有事就能快速反应,百姓也能快速去县里请求主持公道。

  这是釜底抽薪的办法,朱由校当然不说出来,有些事本来只能做不能说的,说了会激起大量的反对。

  “老高,问问御用监咱们还有多少钱。”

  高时明憋着笑回道:“不用去了皇上,奴婢昨天刚了解过,一共有一千六百万两银子,其他不算。”

  “这么多?”

  朱由校眼睛一亮,好奇问道。

  高时明咬着后牙槽不笑,点着脑袋道:“昨儿宗人府送分红来,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李尚书刚好看到了。”

  “啥!”

  朱由校惊愕一下,马上懊恼的捶一下自己的胸口,顿足道:“难怪老李今天想赖账,原来被他知道朕有钱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暴君的白月光是我
  2. [历史军事] 王爷王妃今天和离了吗?
  3. [历史军事] 明末之定都上海
  4. [历史军事] 许愿穿古:续命行医
  5.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6. [历史军事] 一代狂君
  7. [历史军事] 武直潘晶琏
  8. [历史军事] 我的大唐我的农场
  9. [历史军事]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10. [历史军事] 抗日之幽灵
  11. [历史军事] 三国寻龙记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西凉兵王
  13. [历史军事] 御极大明
  14. [历史军事] 亚历山大四世
  15. [历史军事] 病娇邪王的废柴毒妃
  16. [历史军事] 凤凰斗:丑后倾城
  17. [历史军事] 王的女人谁敢动
  18. [历史军事] 大唐:开局被骗婚,反手娶晋阳
  19. [历史军事]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20. [历史军事] 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21. [历史军事] 大秦国运:开局选择秦始皇
  22. [历史军事] 极品皇太子
  23. [历史军事] 我爹绝不可能是李二
  24. [历史军事] 鬼手医仙:殿下,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