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戍边四年,袁绍官渡喊救命> 第100章 治世之能臣,袁绍使臣入并

第100章 治世之能臣,袁绍使臣入并

  “小子,可还适应?”

  袁买看着初成规模的学宫,也是笑眯眯的问道。

  也是在乌桓万骑大营,遇到了这小子,死活想要加入并州军的时候。

  袁买才打发着让他干脆帮助组建学宫,成立并州州学。

  “多谢主公,小子定会好好学习,未来要为了主公效命。”

  刘子弃无比激动的说道,恰少年时,风华正茂。

  一旁的田丰,神色有几分古怪,貌似袁买和这小子的年龄,也差不多多少。

  却有一种少年和一个老者的感觉。

  田丰心中一惊。

  这是袁买成为并州之主,威势日渐浓厚了。

  “见过主公。”

  众多学子,同样兴奋,这第一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寒门。

  袁买的强硬屯田制,和镇压世家的举动,就意味着未来,袁买还会得罪更多的世家。

  寒门子弟,其实也有很多人才,只是缺乏教导。

  袁买也不指望他们成为什么无敌大才,只要教导成学,有县令之才、郡守之才便可。

  为了并州,安稳各地。

  尤其是这小子……

  袁买看着刘子弃。

  魏之谋主也,运筹决胜,功绩卓然。

  魏骠骑将军,中书监,魏明帝一朝,托孤重臣,如诸葛亮执掌蜀汉辅佐刘禅一般。

  刘放执掌中央权柄,中枢机密,长达三十年。

  魏明帝临死之前,曹爽和司马懿能够被托付大政,也是刘放一力主导。

  可以说,刘备的蜀汉四相,都不一定比得上这位大佬。

  治世之能臣。

  这也是袁买不让这小子,上战场杀敌的原因。

  当然,袁买也是尊重这小子自己的意见,虽年少成才,被举孝廉,有了功名在身。

  这小子本质上,还是个孩子。

  更有一腔热血,去北疆救助一些百姓的时候,才被乌桓人有机可趁给抓走了。

  “一代大才啊。”

  袁买心中感慨,学习几年,多磨炼一下,一定会比历史上更快显名发迹。

  辅佐并州。

  “主公,州学现在有老师三人,皆是并州本地大儒。”

  田丰指着三位老师说道。

  现在的州学,一切简陋,刚刚初建。

  这些老师,也是从太原郭氏和王氏找来的,传家悠久,即使并非名师,现在教导这些小子,已经足够了。

  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家世清白,长辈多为当今并州文武。

  这第一批的根基,田丰也不敢马虎。

  未来州学如何,很多真正有才学的小子,那都是要看,这州学具体能够成为什么样子的。

  “先定下三年为学,只是这教导的内容,还要改变一下。”

  袁买微微皱眉,想起来了什么。

  “走,小子,跟我一起走一趟。”

  刘放很欣喜,他现在非常的崇拜袁买,虽然袁买说他该从政,未来必名扬天下,成一代名臣。

  但是心中对于强者的仰慕,是不会这么快就消失的。

  跟随袁买一直来到了晋阳城东,一个隐秘的院子。

  田丰神色都有些惊讶,从不知道,袁买在外面还有这么一个秘密基地。

  难道是金窝藏娇的?

  田丰心中恶趣味的想着,守护院子的,都是袁买亲卫。

  一直到走进了院中,田丰和刘放这才发现,这里戒备森严的超乎寻常。

  一直走到深处,田丰这才认出来,这里面是当初马邑的五个工匠。

  “主公,成了,成了,按照您的说法,真的成了。”

  一见到袁买,几个工匠,就无比激动的说道。

  “主公,这是成册。”

  “就是还有几分粗糙,我等本想继续精进几册后,再禀告主公。”

  工匠拿出还热乎的书籍,递给了袁买,是一部论语。

  袁买翻看了几眼,就递给了刘放。

  “看看。”

  刘放早就吃惊无比,小脸上写满了惊疑,接过了书籍之后,翻看着字迹清晰的书籍,只是几眼。

  就难以置信的看着袁买……

  田丰也激动坏了。

  “这是书籍,这么好的纸张……”

  纸张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只是这时代的纸张制作成本昂贵,而且保存程度,也不如竹简。

  他手里的这书籍,竟是薄如蝉翼。

  就这还粗糙?

  田丰震动了。

  “先生大才啊。”

  田丰也是恭敬至极的对着工匠行礼,只要是有真才实学,得到了田丰的认可,他也会不吝夸奖。

  “不不不,这都是主公的功劳,要不是主公,我们也制作不出来……”

  几个工匠都是笑眯眯的,可惜了,袁买是他们的主公。

  不然就这天赋,要是来当工匠,和他们一起干,必成一代名匠。

  “主公?”

  田丰和刘放,都不敢置信的看着袁买,见到了少年略带几分憨厚的笑容。

  “只是一时想到,便提了一下,也是多亏了几位先生了。”

  “五位先生,每人赏赐千金,晋阳城中奖励一座院子。”

  五个工匠都惊喜至极,这就是他们拼命赶出来书籍的原因之一啊。

  “多谢主公。”

  袁买从不吝啬奖赏。

  相比于他们成功改良出来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这点奖励,袁买觉得还是太低了。

  即使袁买看来,这书籍的确还很是粗糙。

  却意味着,袁买不必再完全依托世家才学。

  这时代的世家,还不是后世那么夸张,一言定天下那种。

  大部分都只是作为人才输送基地。

  在乱世之中,才是招收了大量的流民,形成了特殊的世家集团。

  真正发力的只是几个顶级世家,如袁家一般。

  剩下来的世家,还没有完全成为体系,袁买现在就要直接打断他们的爪子。

  无法招收流民培养成为自己人,光是一个家族本姓,根本翻不了大浪。

  “子弃不妨再看看这个……”

  袁买又拿出一本书籍来,还是论语。

  他建立州学,想到了改良造纸术,也都是因为这小子。

  现在搞出来了,当然要让他好好欣赏一下。

  “这……怎么可能。”

  刘放再次吃惊起来,两本书几乎一模一样,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纸张改良过了,而书也是有工匠操作,直接印出来的,非常方便。”

  袁买让工匠演示了一遍后,刘放和田丰都大惊。

  “主公,这书籍一本,造价几何?”

  田丰的声音,都颤抖起来了,寒冷的天气之中,此时心中燥热的像是有一把火就要直接爆发出来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袁买给了他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造价啊……百文左右。”

  工匠说道,初期建造的成本都算进去,也就差不多是这样。

  田丰的鼻子都在冒着热气了。

  哪怕是现在币制崩坏的厉害,一溢的金,也有三百文。

  这时期虽然有金子出现,不过还是以铜钱为主。

  一溢的金,同一斤重的铜钱之意。

  大概三百文。

  也就是说,一金可以铸造三本书?

  刘放更是反应过来,恭敬的抱拳。

  “若并州有此神迹。”

  “从此后,并州必将人才涌现。”

  这时代,寒门子弟的学习权利,几乎都被把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有了这东西,大量印刷,岂不是人人可以学习,必将大才涌现。

  “本将就是希望,天下人人如龙啊。”

  袁买笑着说道。

  当然,这也是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

  只需要这一批的并州学子学业有成,未来将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标杆,吸引更多人才来。

  袁买笑着离开了。

  “这件事情,暂时还先保密,不要外传。”

  刘放和田丰都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是划时代的神器。

  国之重器。

  “主公,要不要再调集精锐,守好院子?”

  “不用。”

  袁买哭笑不得,没有几个人知道那里是做什么的,倒也不必如此风声鹤唳。

  “子弃,回去后,安稳学子,等书籍印制稳定,第一批将会供应给学宫。”

  刘放顿时激动坏了。

  “多谢主公,小子必不辜负主公厚爱,带领所有小子,学成归来,效忠主公。”

  有了这书,该学的基础,每个人都能够掌握,不必拿着些竹简,天天看的很累不说。

  很多竹简都是孤本,还需要互相借阅。

  这书籍造价,就几十个学子,人手一本都不是问题啊。

  还不好好学习?

  为了并州崛起而读书。

  “好小子啊。”

  田丰也是夸奖了一声,刘放的身上,透着股不属于少年的灵性,连他看了都非常喜欢。

  “有时间,你们这些文武,也可以去书院教导,以文为主,以武为辅。”

  这第一批学子,基本都是文官,不必学习多少武艺,足够防身就行。

  田丰也激动的抱拳。

  “是,主公。”

  名师自然也喜欢优秀的弟子啊。

  “嗯,学宫稳定,百姓们也需要安稳,如今各地情况如何了?”

  出去逛了一圈,袁买才发现,现在的天气已经很冷了。

  “禀主公,粮草足够了,只是并州的冬天,似乎来的比往年更早,有几分寒冷。”

  “之前百姓们多是生产军用辎重,现在棉衣可能不太够了。”

  袁买手指轻轻点动起来,来不及制作了,并州也缺少制作棉衣的材料,还不如直接从其他地方购买。

  这时候,贾诩匆匆走来。

  “主公,公孙瓒听闻并州镇压张郃,伺机暴起,击退了袁军三十里。”

  “并且派使臣过来,被袁绍拦路截杀,现在袁绍的使臣已经到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