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195章 天子上六军

第195章 天子上六军

  “捧日左厢、右厢,已经补齐,各有七千五百人,共计一万五千兵力。”

  文德殿中,张叔夜如实汇报着。

  “天武、龙卫也已补齐,兵力各有一万五千人,神卫尚有5000的缺额,正在招募。”

  此乃天子上四军兵力。

  “上次收受贿赂去赵野新府做工的都头,军督府已审判完成,于昨日斩首示众,传首三军。”

  按照大宋朝军队的编制,都、指挥、军、厢、番号军。

  一个都是100人,五都一指挥,指挥相当于营,也叫做指挥营。

  五指挥为一军,这里的军是小军,相当于团的概念,人数在2500人。

  小军上面就是厢,厢分左右,十小军为一厢,左右厢共计五万人。

  这是常规编制。

  往日的天子上四军编制兵额就有20万,不过真正实际的兵力才4万而已,空额非常严重。

  此次重新整顿中央禁卫军的第一要务就是整顿空额,规整编制。

  赵宁显然不准备按照传统的编制把一个厢整出两万五千人。

  为什么?

  因为现在能指挥大团军的宋军将领没几个。

  宋军最大的短板就是遇到大规模会战,指挥失灵。

  既然如此,干脆先控制每一个厢的人数。

  暂且定在7500人。

  张叔夜又说道:“按照陛下的意思,拱圣军列入上军,又编制神武军,是为天子上六军。”

  赵宁看完这最新的禁卫旅编制,感到很满意。

  神武军当然是给岳飞留着的,岳飞军的番号就是神武军。

  历史上岳飞军的番号叫神武后军。

  什么岳家军不岳家军,那是民间的叫法,就像大家也叫韩世忠的军队韩家军,张俊的军队张家军一样。

  更搞笑的是有人说因为叫岳家军所以被杀。

  那杨家将岂不是要被夷族?

  赵宁又看了禁卫旅的今年军费开支。

  好家伙,预算直接报了1000万贯。

  再一看,呵呵,还都是必须的开支。

  开支主要分如下四项:俸禄、日常粮食、军备、战马。

  俸禄从之前的600文每月,涨到1000文每月,这算是合理的,毕竟是天子上军。

  粮食一人每天按照1.5斤算,毕竟每日军训加强,体力消耗巨大。

  军备,包括甲胄、刀剑、各种钝器、弩弓等等,按照每人120贯算。

  最后是战马,每一军中编制有2000骑兵,每一个骑兵配置两匹马。

  这一算下来,精准的费用是8750625贯!

  其中粮食要吃20万石(2400万斤),但算是运输的耗羡,以及后勤人员的消耗,粮食至少要准备70万石(8400万斤)。

  其余则是后勤。

  所以啊,军队就是烧钱的。

  这还只是天子上六军,不算陕西、河北、河东等地的边防军,以及地方常驻的厢军。

  赵宁神色自若说道:“调往四辅的人马过去了吗?”

  “过去了,已经全部就位。”张叔夜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但不少人是新兵,臣担心无法控制局面。”

  赵宁神色自若说道:“各地老兵也混编了一些进去便行,新兵总要上战场的。”

  “陛下所言甚是。”

  “将士们的甲胄如何?”

  “军器监提供了5万副,其余的还在赶工中。”

  一边的工部侍郎陈规补充说道:“据说是前一段时间缺铁,所以军器监的进度慢了些。”

  北宋的铁矿场主要是河东、河北、山东一带,这些地方现在都受到战争的冲击,铁矿开采受到影响是在正常不过的。

  陈规又说道:“现在已经慢慢补上来。”

  “嗯,朕知道了。”

  赵宁寻思着,冶铁也算是重工业了,重工业的底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刻建起来的。

  大宋朝的冶铁量当今世界第一,但是消耗量却也是世界第一。

  就目前来说,前线其实有不少士兵是没有披甲的,大量披甲的除了陕西六路部分精锐,河北、河东各部精锐,再就是天子禁卫旅了。

  但金军却能做到正规军人人披甲,这依赖于辽国冶铁的发达,以及辽地铁矿繁盛。

  其实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到了明代,全国冶铁地,南方已经开采出不少。

  例如朱元璋时期占据全国冶铁量三分之一的湖广省,就是后世武钢成立的基础条件。

  这一点,赵宁已经布局下去,唐恪去荆湖北路,其实就是一颗重要的棋。

  福建和广东的铁矿分布,其实也不少,至少明朝时期,那里就有许多民间铁矿开采,而宋朝,民间私下开采的也不少。

  至于有名的遵化铁矿,在燕云地区,现在大宋是染指不了的,更别说辽东的鞍山铁矿了。

  等陈规退下后,文德殿只留下张叔夜和高俅,高俅说道:“官家,最近京师出现了一些声音,是为席贡喊冤的。”

  “为席贡喊冤?还有人为他喊冤?”

  “说是张浚逼迫各路大军决战,席贡第一个反对,若是按照当初席贡之策,陕西不会战死那么多人。当时阵前,已经有无数将士不愿意再战,张浚安排弓箭手在后,敢退者杀无赦,是以造成大溃败。”

  “哪些人为席贡喊冤的,你把名单收集起来。”

  高俅看了皇帝一眼,问道:“官家这是要?”

  “无他,朕就想看看是哪些人而已。”

  高俅立刻明白为什么皇帝一直不处理席贡,而是关押着他了。

  这又是故意的?

  “是,臣这几日便去收集。”

  上次高俅提到席贡之子席崇来汴京,恐怕便是为父亲一案来的。

  他赵宁就想看看,这事背后到底有多少人是想颠倒黑白救席贡的?

  “官家,还有一事,臣今日在汴京发现了一些形迹可疑之人。”

  “嗯?”

  “尤其的樊楼居多,多数从河北过来,四处打听朝廷募兵情况。”

  张叔夜说道:“可能是金国细作。”

  赵宁说道:“果然如此,金国派了一些细作来此,是为了打探我们的真实情况。”

  “官家,若是如此,现在在京畿路推行新政,被金人察觉,他们会不会趁机南下?”

  张叔夜说得一边的高俅脸色发白,这样一说,还真有可能。

  新政必然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若是京畿路一乱,朝堂便会乱,朝堂一乱,金军趁机南下,岂不是内乱外乱一起爆发?

  高俅说道:“官家,要不要把形迹可疑之人都抓起来?”

  “暂且没这个必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