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吉时已到

  黔国公不怀好意地嘿嘿笑了两声,“红薯这神物是你小子从蓝雍带来的,也是你小子说的红薯亩产五千斤,如今要收红薯你小子当然得跟着,要是没有五千斤我当场砍了你小子!”

  谢姜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我什么时候说亩产五千斤了?我说得明明是三千到四千斤!不谣传不信谣啊各位!”

  黔国公不乐意了,“你小子这话什么意思?不承认了是不是!”

  谢姜道:“我说了什么就是什么,岂能任由旁人胡乱更改,不信您可以问问徐衡宴,这话是就是跟他说的。”

  黔国公皱着眉头问徐衡宴,这小子当初说得到底是多少斤。

  徐衡宴道:“小谢当时对我们说的,是亩产三四千斤。”

  其实红薯的亩产普遍在六七千斤,最高能产一万斤这回事,徐衡宴没打算这时候说出来吓人。

  一会儿将地里的红薯都收了就知道究竟能产多少了。

  亩产从从五千斤一下子下滑到了三四千斤,这差得未免也太多了些,黔国公和几个老头听了脸色都有点不好看。

  赵国公开口安慰众人,“三四千斤已经很多了。”

  几位老侯爷也纷纷点头称是,哪怕红薯最多亩产三千斤,也比稻子和麦子多很多了。

  黔国公黑着脸,“谁瞎传的话,回头我剁了他!”

  害得他白白高兴一场!

  也不是白高兴一场,哪怕只有三四千斤,他也很激动很高兴。

  但三四千斤和五千斤之间的差距!

  那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那是足以让多少人活命的口粮!

  清晨的凉风扑在面上,黔国公脑中的某个念头,犹如野草一般疯长。

  谢姜那小子说的三四千斤,是红薯在蓝雍的产量吧。

  没准儿他们大予的土地才是最适合红薯生长的呢?

  听说这几个月徐衡宴派人精心照看,怎么就不能比在蓝雍生长得更好些?

  说不定就有可能亩产五千斤呢?

  到了地头时天边才刚露出一抹白。

  谢姜本想找徐衡宴靠一靠,却发现大家都开始忙了起来。

  地头空旷处摆上了香案,上面摆了整只的牛头、羊头、猪头,还有各种果品和点心。

  谢姜看得正愣神,不知谁掏了一只青铜香炉出来,放到了香案正中央。

  此时再看黔国公他们一个个全副的朝服,一派的端庄肃穆威风凛凛,谢姜这才慢悠悠反应过来,这帮人是要在挖红薯之前搞个祭拜大礼?

  祭拜谁?

  反正跟她没有关系。

  谢姜见没人关注她就默默走到一旁。

  聂通将带来的折叠凳子打开,让他家公子先凑合凑合坐会儿,稍后再叫人送一张躺椅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

  各就各位,正要行祭拜大礼的时候,黔国公发现少了个人,“谢小子呢?”

  徐衡宴早瞧见谢姜躲到一旁去了,他就没指望谢姜规规矩矩跟他们一起祭拜,因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不知道。

  黔国公这一问,大家回头找找,一位老侯爷就道:“这不在那儿呢。”

  黔国公暴喝一声,“谢小子还不过来!”

  谢姜指着自己鼻子,“我也要来?”

  她怕黔国公亲自来请她,黔国公年纪一大把又凶恶又残暴,她只能磨磨蹭蹭走过去。

  黔国公指指身后,“后面站好!”

  谢姜扯扯自己的衣服,表示跟他们不是一路的,“我就没有必要了吧?”

  黔国公竖着眉头道:“时间快到了,再废话我打死你!”

  谢姜无语地走到徐衡宴身边站好。

  聂通和骆铁几个好奇的在远处观望。

  一群位高权重的老头,十分隆重肃穆的在地头上,不知道搞什么鬼。

  几个老侯爷逮住了一顿大骂,让他们都滚过来站到后头去!

  大予和蓝雍之间虽然隔了海洋,但天上的神仙还不都是共用的!

  如此不懂规矩不虔诚简直岂有此理!

  骆铁和聂通几个算是领教了老年人骂街的本领,一个个乖乖站在队伍最后面头都不敢抬一下。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香案上,就听见黔国公高声喊吉时已到。

  所有人都跪下参拜。看書喇

  谢姜正打着哈欠就被徐衡宴一起摁了下去,她脑袋差点磕在跪在前面的永昌侯屁股上。

  她想骂徐衡宴的时候,瞧见徐衡宴一脸虔诚。

  谢姜不得不将粗口憋了回去。

  她虽然不信神不信鬼,但别人相信时,她也该有基本的尊重。

  黔国公开始感情充沛地念奏表祭词,谢姜刚打起来的一点精神被念没了。

  谁写的祭词太啰嗦了。

  不知道祭拜的是哪位大神,至于把人家自古以来的功绩从头细数一遍,不感恩戴德一遍不能许愿?

  谢姜快睡着了才终于念完了。

  几位老国公老侯爷依次上前祭拜上香。

  谢姜的手里也被塞了三炷香。

  跟着众人祭拜完毕,将三炷香插进香炉。

  退下来的时候,谢姜小声问徐衡宴,“祭拜的谁呀?”

  徐衡宴眼神怪异,“主管农业的社稷之神,蓝雍不祭社稷神?”

  谢姜转了转眼珠子,淡淡地哦了一声,就去找她的小板凳了。

  蓝雍祭不祭拜社稷神她不清楚,但是她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档子。

  她听到黔国公的念念有词了,就为了祈求能多挖几斤红薯。

  红薯是她带来大予的,要拜谢也该是拜谢她。

  高高在上的天地神佛何曾在意过这人世生灵的死活呀。

  广白领着县衙的小吏丈量土地,量出来一亩用绳子圈出来再挖。

  不止老国公老侯爷们要看看一亩地究竟能产多少。

  所有人都想知道。

  老头子们脱下繁重的朝服,卷起裤腿,一人拿了一把锄头下地。

  但他们没见过红薯长什么样,更不知道红薯是如何生长的,又担心不小心会毁坏了红薯。

  于是便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挖。

  主要是谁也不敢随便挖。

  毕竟所有人都对红薯寄予厚望。看書溂

  黔国公薅了一把红薯藤在手里,盯着地垄琢磨,“红薯似乎是生在土里面的?”藤上没有结果实。

  永信侯摸了摸胡子道:“说了是要挖红薯,那肯定是长在土里呀,不然为什么要挖?”

  “咱们不会挖,就去看看会挖的人,是怎么挖的。”

  秦国公指着旁边已经忙活起来,平日里专门照看红薯的农人们。

  “走,咱们去瞧瞧。”

  黔国公扔下红薯藤,朝忙碌的农人们走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