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军阀> 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流汹涌,择人而噬

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流汹涌,择人而噬

  天启皇帝最近心情大好。

  少年天子,登基四年,帝王的平衡之术,以及政治手腕的运用愈发炉火纯青。

  利用宣府战事,将内阁,内宫二十四监,还有辽东诸将官玩弄于手掌之中,自己坐镇于京师之地仿若垂钓者,掌控池中万物。

  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天启帝有些飘飘然了。

  天启皇帝今天驾临京外大通河,视察宝船的建造进度,身边有魏忠贤,王恩,以及大学士周嘉谟,工部左侍郎王观等人陪同。

  “按照进度,今年五月份时候,陛下就可以登临宝船,一览海河风光,”工部左侍郎王观顶着黑眼圈,一脸的憔悴,看起来为了给天启帝督造着宝船,着实耗费了不少心血。

  “爱卿辛苦了,”天启帝神色灼灼,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宝船,大致的外观已经出来了。

  那宝船的图纸天启帝也看过,身为手工狂色爱好者的朱由校自觉那副图纸确实精巧异常,实物成型之后应当是威风无比,足够彰显自己天子雄风。

  “不过,”天启帝感叹一声:“如果能在此次封赏大典的时候将此宝船建造完成,那就是双喜临门了!”

  听了天启帝没由来的一句话,身后众人都有些诧异,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

  天启帝身旁的魏忠贤拽了拽王观的衣袖,轻轻咳了一声。

  那王观如梦初醒,急忙上前:“陛下所言极是,臣会加紧工期,让其赶上封赏之日!”

  天启帝瞄了王观一眼,轻轻嗯了一声,又扭头问向周嘉谟:“镇辽侯能赶上封赏大典吗?”

  “依照路程,这个月二十号下午应该就到了,”礼部左侍郎周嘉谟于此事非常清楚。

  今天被皇帝召来大通河,周嘉谟就有些疑惑,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

  “朕听说,镇辽侯诸事繁杂,好些日都没有与家人团聚了,”天启帝神色淡淡,站在高处眺望着河岸对面的街市,那里人声喧哗,热闹非凡。

  这话是一个疑问句,天启帝明显在等待有人回答。

  工部侍郎明显不是什么合适的人选。

  司里监乃是圣上近人,周嘉谟瞄了一眼,魏忠贤和王恩都如同木头一般立在那里,看起来没有什么回答的动作。

  当朝大学士,吏部左侍郎的额头上冒出冷汗,周嘉谟往前走了两步,答道:“镇辽侯家眷都在辽东,此次救援宣府,应当是未曾带着家眷。”看書溂

  “传朕的旨意,趁着封赏大典,把镇辽侯家里人都接过来吧!”天启帝扭头看了看周嘉谟:“此事你礼部和司里监一块去办。”

  朱由校话音一落,周嘉谟以为自己听错了,眨了眨眼,愣在原地。

  魏忠贤无奈,走上前去:“奴才领旨!”

  吩咐完此事,朱由校依旧兴致高昂,向着前面走去。

  魏忠贤不着痕迹的落后两步,等上周嘉谟的脚步。

  而周嘉谟还愣在原地,有些疑惑:李元要栽跟头了?

  以往臣下的家眷被圣上下旨接到身边,都是天大的喜事,圣降的隆恩。

  但是发生在李元这等边臣武将身上,却不同寻常,家眷族人,是后盾也是弱点,有可能是削权降职的前兆。

  现在皇上下旨,让司里监和礼部周嘉谟一起去办此事。

  此乃一石三鸟!

  首先就是将李元德软肋握住,家眷族人都在京城,李元在京城有无兵马,自然由皇帝揉捏。

  其次破坏李元和司里监的关系,让魏忠贤等人彻底倒向朱由校。

  最后,周嘉谟乃是东林中坚,这就是彻底将东林党和李元之间划清界限。

  此事一出,盟友皆无,李元只能归于朱由校所用。

  看到魏忠贤在前面等自己,周嘉谟此时已经缓过神来,挺了挺腰身:“魏公公,此事最好抓紧点。”

  周嘉谟觉得,凭借扳倒李元德功劳,也许登阁入大部尚书也是指日可待:“周某明日就把章程列出来,劳烦魏公公安排人手!”

  此事东林党心心念念多年,在李元立功于宣府之后骤然发生,恍惚间周嘉谟好似在做梦。

  魏忠贤已经领旨,此时也是无奈的闭上眼睛:“此事不用周大人多言!”

  至于要不要提前给李元一封信解释一番......

  魏忠贤只觉得头大如斗。

  ————

  礼部尚书刘一璟府衙。

  “陛下要对李定国动手了!”

  周嘉谟已经将消息告知朝廷东林党高层。

  刘一璟书房内,督察院御史黄嘉善,礼部左侍郎周嘉谟以及刑部尚书王之寀皆在。

  叶向高卧病在床,现在大事都由刘一璟和黄嘉善处理。

  韩爌虽然回京,但是其目前的态度有些暧昧,因此今日大事,故未曾通知韩爌。

  “正好梦白(赵南星)近日也要回京述职,我等好生计划一番,需一鼓作气,将李元势力剪除!至少不能让其在军中如此一手遮天!”

  李元的风头今年最盛,令东林诸人深感不安。

  正好最近辽东籍兵将势力也让皇上心中有感,那整好利用圣意做一做事情!

  剪其羽翼,令其枯坐京城!

  等到朝廷将辽东和西北诸部兵将内部消化,逐步掌控在手里之后才能从新启用李元。

  “既然要安置于京城,那么给他一个什么职位?”刑部尚书王之寀对于李元向来没有好感。

  “圣意难测,此事要皇上出言,我等隐于幕后,”刘一璟坐于上位,伸手做了一个推手的动作:“推波助澜即可!”

  黄嘉善摆了摆衣袖,声音沉肃:“朝廷应该有人会为其站台。”

  从宣府回来,黄嘉善对于李元的手段有了一些的认识。

  司里监和李元的交好众所周知,而熊廷弼,徐光启等人会如何做也是显而易见的。

  “今次不同于往日,”刘一璟冷笑一声:“以往是我等冲锋陷阵,摇旗呐喊,人人都在干岸上看笑话,而此次是圣上开口,有陛下站台,害怕没有人出头?”

  墙倒众人推!

  熊廷弼?徐光启?

  就算再来一双,都不够分量!

  “明日我去拜访韩虞臣,探探口风,”周嘉谟握住拳头,此次是他建功的好机会,皇上都把机会送到自己手上了,可不能坐岸上观。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