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早在得知秦军要南下攻打百越当日, 明赫就开始忙碌地在商城囤积物资了,有些显示“即将到货”的紧缺防疫物资,得盯着守才有机会抢到。

  据史载, 为攻下这块原始而暗藏诸多资源的地盘,秦始皇先后派出两次大军前往百越:

  第一趟在公元前219年,由都尉屠雎率五十万大军南下, 在顺利攻下闽越和吴越, 继续攻打瓯越时,主将屠雎死于越人之人,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 面临粮草之危;(1)

  第二趟则在公元前214年,在修建出灵渠运粮后, 朝廷派任嚣和赵佗各率一支大军进攻南越,成功在岭南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这一仗在史书上, 是大秦帝国打得最艰难的一战。

  百越之地, 虽然人口不众、兵器不强, 却因尚未开化的地形气候之故, 成为比兼并六国更难啃下的硬骨头, 明赫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警惕心。

  不过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在这个时空中, 他从未听父皇提起过屠雎、任嚣、赵佗的名字。

  原本他以为是自己的到来,无形中又改变了这时空的历史轨迹, 但系统倒是提出了另一个新角度的答案:

  它认为, 也许是因为史书中的秦国, 这时期桓猗已经早死, 李信又因攻楚大败一蹶不振,除了王氏父子、蒙氏父子等人, 偌大一个帝国将才早已青黄不接,朝中再没有新的一流武将了。

  不然秦末乱世之时,章邯一个少府文官,为何要挺身而出挑起武将之责?

  正因如此,始皇帝当时派军南征之时只能退而求其次,从矮个子里选高个提拔;

  而如今的秦国,得到了诸如李牧、曹参、周勃、章邯等数十名秦汉时期最星光熠熠的大将,堪称人才济济一堂,在这些如雷贯耳的当世名将面前,那些二流将领自然就黯然失色无人提及了。

  它这说法虽有些新奇,但明赫认真想了想——如果真是这样的,无论是对大秦还是将领而言,倒都是一桩阴差阳错的好事。

  至少,屠雎不会再死于征越途中,而任嚣与赵佗,也不会再有机会手握重兵而背叛朝廷。

  诚然,任嚣病逝后,赵佗在秦末乱世之中,以按兵不动的聪明之法,保全岭南成为了一片远离战事的净土——但他手中的大批征南大军,来自秦始皇当日殷殷托付的信任,而他,毫不迟疑地辜负了这份信任。

  作为也幻想着当秦始皇家崽崽的系统,它自然是赞同宿主观点的,还格外认真地分析道,

  “是啊宿主,秦末之时,胡亥固然昏庸无道,但无论是后来被迫降敌的章邯、还是王离,他们一开始都怀着报国之心想拯救大秦的!他们领军拼命在战场与敌人厮杀了很久,直到后来赵高开始杀李斯、杀冯去疾父子、架空胡亥大肆残害忠良,打了败仗的他们才不得不降敌...”

  “但赵佗却不一样,他在任嚣死后,立刻“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而且,他在命人挖断关道自守后,又马上找借口以秦法诛杀秦吏,把当地官员全换成自己的心腹...后来又趁着大秦风雨飘摇之际,占领了桂林郡和象郡,自立为王...”(2)

  “南越到咸阳,当然是山高路险的,但征南大军既然能从咸阳下南越,怎么就不能从南越上咸阳呢?宿主,我觉得人类有句古话说得很好,‘非不能也,实乃不为也’...”(3)

  “赵佗借助秦始皇拨付给他镇守边关的大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多少为岭南的开化做出了贡献..但他作为秦始皇亲自派出的大秦将领,食君之禄而不思忠君之事,手握朝廷大军,却在朝廷陷入危机时第一时间封关杀秦吏,自立为王把持权柄…对始皇帝而言,他的确一个是名副其实的无义叛臣...”(4)

  明赫激动地一把抱起系统幻化出的小白猫,轻轻亲了亲它的一口,

  “统子,你真是我最好的统子啊!我也是这样想的,无论赵佗把岭南治理得多么滴水不漏,我都不会喜欢他,因为他确确实实用行动背叛了我父皇的信任,我只要一想到这个就不舒服...”

  系统害臊地挣脱跳下地,轻轻晃着尾巴高兴道,“宿主,别再想这个不重要的人了,在这个平行时空里,大秦有这么多身经百战的大将,哪还轮得到赵佗出人头地?再说了,只要这回能顺利打下百越,我们有高产粮种,又有始皇大大的爱民新仁政...我相信,不管朝廷派谁去驻守南方,百越之民的生活,都会比史书中过得更好,秦国官员也一定会把百越之地,治理得比赵佗更好的!”

  明赫也双眼亮晶晶道,“统子说得对,我们不必再为这种人浪费时间,快为扶苏他们多准备点好东西吧!”

  说完,他又开心地跟系统继续搜索囤积物资了。

  而嬴政在拿到“老神仙”提供的百越3D高清“身临其境”地图后,便立刻召集李信蒙武诸将,重新部署作战方针。

  秦军历来最擅长的,乃是大规模军团与多兵种配合作战,虽说李信等人先前,已结合探子传回的百越地形舆图,决定到时要缩小排兵布阵的阵仗,以适应百越崎岖之山地。

  但这让大秦君臣如同身临其境般感受百越各地山川风貌的地图,却让他们无比震惊地发现:

  除却离中原最近的吴越,旁的百越各国,皆密密麻麻布满了狭窄细长的山路与水路,纵横交错的山路与水路四处分岔,莫说排兵布阵,便是牵马通行,亦是极难辗转渡水爬山通过的。

  这意味着,秦军无法依靠畜力出行,离开水路抵达地面后,他们只能以独轮推车运送粮草,为节省时间与劳力,必须及早在岸边扎营安寨。

  但如此一来,不擅水战的秦军,便要面临被极擅水战的越人偷袭之隐患,而该地与河流毗邻而生的茂密森林,又让留守粮仓的秦军,面临对方放火烧山之忧患。

  再者,这些只容一人通行的山路,皆分布在森林之中,而密不见天日的丛林,则为越人提供了最好的埋伏掩饰,他们若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沿途设伏截杀,秦军几乎无后路可退。

  秦军虽有连通湘水之渠保障后援粮草,但在未知的瘴气与如此复杂难行的道路情况下,这场战事之艰难,仍远超众人想象中数倍。

  一时之间,反复商议新对策、又反复推翻新对策的君臣们,陷入了一整日的僵局之中。

  直到嬴政灵光一闪,突然想起,“老神仙”曾细细为他解释过瘴气的由来:

  在罕有人至的原始森林中,积累着数万年以来的枯枝败叶与动物尸体,而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则让这些腐烂的草木动物尸体,在缓慢发酵中散发浊气,成为瘴气的来源;(5)

  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森林中常年不能消散的蒸郁瘴气,自然会毒气愈重...

  思及此,君王立刻做出决定:待大军抵达百越之时,先大规模伐树!

  伐树,不但能让瘴气随风而变淡,还能为大军劈开一条条宽阔的大道,同时,亦能借此摆脱越人的沿途埋伏。

  王翦听闻这消息,在认真思忖一番后,亦赞同君王此计,总归,待秦军攻取百越,亦是要派民前去伐树开荒垦田的。

  虽然这法子是可行的,但嬴政心头并未轻松——伐树一事虽有用,却是极耗时耗力的,若五十万大军耗费大量时间在伐树上,攻下百越一事,不知将会往后拖延至何年...

  而大军出征的时日,与朝中粮食调拨息息相关,多停滞一日,便要多消耗一日粮草。

  君王没想到,忙着囤积防疫物资的明赫听闻此事后,便带着他花了100多亿善意值,兑换的四十万个自带电锯的收缩机器人,趁着梦境送给了自家父皇——

  在开机设置伐树范围之前,这四十万个机器人总重量只有一百千克,纵便一人揣一个带走亦是可行的,并不会为秦军增加押运负担。

  待足以支撑五十万大军半年的粮草辎重备齐后,太医署也筹备出大量防疫草药香囊。

  而再次化身为“老神仙”的明赫,正在君王的梦中,认真介绍着他囤来的物资,

  “始皇帝且看,这款防疫药名为‘藿香正气丸’,可防治百越瘴气夹杂寒湿、而侵袭脾胃引发霍乱之疫病,秦军抵达百越后,若有头晕犯呕之症,可即刻服下此药...”(6)

  “而这款疟疾药丸,需在大军出发前服下,可预防当地毒虫叮咬引起的疟疾之症...”

  “这款解毒胶囊,若在被毒蛇咬后一个时辰内服下,便可将体内毒素化解...”

  “这款净水过滤丸放于水壶之中,便能将水中病菌害物尽数溶解,进而转化成二氧化碳释放...”

  听着“老神仙”不厌其烦地一一为他讲解,睡梦中的嬴政,慢慢踱步到堆积如山的物资前,眼中有暗潮涌动。

  吾儿待朕,待大秦,是何等拳拳赤子之心,朕如何能辜负他的殷殷期待?

  大秦,此战必胜!

  在咸阳渐渐萧瑟的秋风中,扶苏与李信等人,带着五十万大军南下。

  跟他们一起启程的,还有阳庆与淳于意带领的五百医士,他们自愿跟随大军前往百越,以及时抢救遭遇各种突发意外的秦军。

  来此间数年,头一回经历生别离的明赫,到底是没忍住崩溃嚎哭——他来到这时空,感受到的第一份善意是扶苏给的,扶苏是他最好的哥哥。

  在扶苏放下他离去那一刻,他泪流满面跑上去抱住扶苏的腿,哭泣着喊道,

  “阿兄一定要平安归来!阿兄,你一定要好好听蒙武李信他们的话...呜呜呜你千万不能逞能,千万不能独自行动啊呜呜...”

  他这一哭,强作镇定的扶苏哪还忍得住?兄弟二人不免抱头痛哭了一场,扶苏留下一句“等阿兄回来”,便决然转身离去。

  上前将抬袖擦泪的明赫抱起的君王,抬眸望向大军浩浩荡荡出城的身影,眼中亦浮现出担忧之色。

  虽大秦此番万事俱备,但儿行千里,父焉能不忧?

  ...

  楚地南郡,安陆县县衙之中,不断有小吏士卒慌张进进出出禀告公务。

  安陆陈县令每打开一份文书,就忍不住唉声叹气一声,百越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已接连攻下距此不足八十里的、州陵与江陵两座城池,郡中四万守备军,着实难以抵抗二十余万敌军。

  他放下文书起身望向衙外,抖着花白的胡须跺脚叹道,“长沙郡虽有十万守军,却有边境之虞,不敢全调来解南郡之危,若朝廷援军再迟迟不至,我安陆县亦危矣...”

  一旁认真审阅文书的四十来岁清瘦文吏,终于抬起头来,肃声问道,“县令大人,我等可有献城投敌之意?”

  陈县令闻言瞳孔骤然一缩,厉声道,“竖子放肆!陛下赠我安陆高产粮种,为我安陆减税两成,为我安陆修建道路沟渠,君恩何其浩荡?我安陆之人饱受国恩,又岂能临阵降敌!”

  说着,他哐当抽出腰间配剑,颤巍巍指着文吏道,“喜,本官欣赏你精通律法,办案严谨,素日待你礼遇有加..这几年来,本官看着你因上计之考核,由小吏而被提拔为县丞,我大秦朝廷,何曾亏待你半分?你...你这楚人安敢提出献城投敌之言...”

  陈县令是从咸阳被派往楚地为官的老秦人,而他面前被称作“喜”的文吏,则是土生土长的楚地安陆人。

  喜面不改色上前,拱手拜道,“县令大人误会喜矣,下官虽是楚人,如今却是秦吏,岂敢忘怀陛下之恩?下官方才之言,乃是想提醒大人:我等既无献城投敌之意,便当遵循秦吏本分,只要尚存一气,便该为朝廷理好文书卷宗,为朝廷守住安陆城门,何必为蛮夷动向患得患失,以致荒废县衙公务?我等无法改变这场战事结局,却可改变面对它的姿态...”

  陈县令怔怔一愣,手中长剑不由咣当落下,忽而哈哈大笑上前拍了拍喜的肩膀,“喜啊,喜啊,本官为方才失礼向你陪罪!你胜过本官多矣!”

  说完,他便心平气和重新坐回桌前,认真看起县中文书来。

  半月后,长沙郡派来的六万援军,仍未抵挡住百越大军的步伐,他们杀至安陆县,以木箭攻城,登上城墙查看守城情况的陈县令和喜,这才知晓百越军这般勇猛的原因——他们在木箭上淬了剧毒。

  大秦无毒之铁箭,杀伤力远不及淬毒木箭。

  但安陆县并无一人退缩畏惧,甚至,源源有百姓扛着铁锄铁刀,自愿奔赴县衙而来——他们愿与士卒共守城门,他们不愿让家园被异族强占!

  随着数百守城士卒接连死在毒箭之下,只有援军两万的安陆县岌岌可危,但到了这个地步,依然无人想开门投降。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有个叫黑夫的年轻庶民,想出以泼粪水御敌之法,急忙将它禀了上去。

  凡大秦境内,皆遍布沤肥之粪池,很快,一桶桶臭烘烘的粪水,就被源源送来了城池之上。

  比起百越军从下往上拉弓射箭补箭的繁琐流程,安陆守军从上往下泼粪,自然要轻松得多。

  从城墙泼落的一桶桶粪水,随着高空抛洒的重力作用,蹲在城下搭弓的百越军被淋得浑身湿漉漉,甚至还有不少飞溅到了他们嘴里。

  这些来自百越诸国各部落的蛮夷敌人,纵便再没熏陶过中原礼教,亦知晓粪水是不能吃的,如此一来,被淋到的士卒再也不肯上前,后方的士卒亦跟着悄悄往后退,一时士气大衰。

  可惜,随着各部将领斩杀数百名不肯继续攻城的逃兵,刚缓了三日的安陆城门,再次陷入水深火热的防守之中——两万守城秦卒,面对十倍于己之敌军,成功守住城池的概率几乎是0。

  陈县令看着城楼下,用粪水也泼不退的敌军,不由长叹一声,“天亡我安陆也!”

  喜却冷静道,“大人,对方手握如此大军,到如今却只攻下我大秦两座城池,我安陆纵便成为第三座沦落之城,亦无愧于心。”

  说起来,百越人此番带大军绕过长沙郡,专往守备军不足的南郡小县攻打,原想先占据几个根据地安置粮草辎重,哪知,他们想象中的势如破竹之态却并未出现。

  一则,楚地南郡土地辽阔,离得最近的县城亦有近百里之遥,百越大军耗费太多时间在路上行军。

  二则,他们原以为唾手可得的州陵、江陵二县,人数虽远不如百越军,城中却展现出视死如归的强硬对抗姿态,硬生生拖慢了他们继续攻城略地的步伐。

  正在安陆县官兵百姓,做好以身殉城的悲壮准备之时,王贲父子与刘季各率一支援军疾驰赶到,二十万秦军从三个方向包抄百越军,在以威力远胜普通秦箭的三弓巨弩,射杀上万百越士卒,这般一来,百越军的淬毒木箭就有些不够看了,巨大的恐慌开始在他们之间蔓延。

  三支秦军趁着对方士气大落之时,冲上去以精钢铁刀乱砍一阵,一时形势骤然颠倒,秦军威势愈甚。

  陈县令喜不自胜,忙命人出城应合襄助大军,城门一开,百姓们自发扛着铁锄冲上去,气势汹汹一顿乱挖,许多百越士卒的脸被挖得只剩一半...

  两军僵持不到十日,百越各部主将便纷纷率军投降,在楚地懂百越语言商贩的翻译下,王贲等人这才知晓:

  原来,是窜逃到百越的屈附,先以重金收买各部首领,许诺他们若助自己夺回楚国故地,他将分出一半疆土赠与对方。

  接着,他又以“秦国眼下已灭掉中原六国,定然亦会灭百越,不如先下手为强”之言,成功说服早就蠢蠢欲动的各部首领。

  在当场斩杀充当军师的屈附后,看着百越十多万俘虏,主将王贲不由犯了愁。

  自古处理俘虏之法,无非是放、杀、留。

  按理说,陛下以仁政治天下,秦军灭六国之时,便从未杀过俘虏。

  但在时人心中,中原之民与四周披头散发之诸夷,是决然不同的,中原列国征伐之时,从不在战胜后屠杀敌国平民,而诸夷侵犯中原边境之时,最喜爱屠杀平民。

  陈县令此刻,只恨不得将这些豺狼千刀万剐,但在大良造王贲面前,他只得极力掩饰愤怒情绪,劝道,

  “将军,夷狄之军不可亲也!若放任这群越人离去,下官担心...他们会因此藐视我大秦朝廷,恐怕过不了几年又会整军重来...”

  王离急忙附和道,“阿父,陈县令此言有理,绝不能放了这帮狗贼!”

  王贲重叹一气,“本将自是不想放了他们,但异族历来有狼子野心,岂可将他们收编于我大秦军中...”

  刘季呵呵一笑,“收编入我秦军?以我大秦之粮,养活这帮杀戮我秦人之狗贼?王将军,此事莫说我大秦将士绝不会答应,便是陛下亦绝不会应允!”

  王离忙道,“是啊阿父,若是未沾染我秦人鲜血之越人倒也罢了,无非如楚国灭诸越那般,将他们全收为国中之民...但这帮狗贼不行!”

  若是不能放,又不愿留,那就只剩最后一条路了:杀!

  可王贲担心秦军杀俘一事,将让楚地百姓心生恐慌,有损陛下近年收拢的民心,一时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但很快他的担忧就烟消云散了,因为南郡长沙郡诸县皆送来百姓的请愿书,安陆县衙外更围满了从各处赶来的百姓,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请求:杀了这些蛮夷俘虏。

  原来,在百越军攻下州陵和江陵两城后,竟杀光了城中留守的老弱妇孺!

  此事直到近日南郡守备军,趁援军与百越军交战之际,偷摸前往两县赶走驻扎的夷狄,才发现流经州陵江陵的洈水河中一片血红,身首异处的浮尸无数——

  百越军用收缴来的秦人铁刀,活活砍死了那些无辜百姓!

  此等屠城残杀弱小平民之暴行,在数百年列国征伐中从未出现,让楚地百姓怎能不悲愤万分?

  刘季与王离气得当场抽出配剑,冲去关押俘虏之处咣咣咣乱砍了一通,看着那些吓得屁滚尿流的披发蛮夷,二人却并未有半分心慈手软——当他们在城中屠杀大秦子民之时,可有想过围观的子民是何等惊惧恐慌?

  当日,王贲命快马往咸阳送去密信后,便毫不犹豫下令,

  “百越大军犯我大秦疆土,占我大秦城池,杀我大秦士卒,屠我大秦平民,我秦军此番御戎之战,若不杀俘却反以秦粮哺之,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同袍乡邻?传本将令,就地坑杀百越战俘,以慰我大秦同袍乡邻之灵!”

  在大秦将士与百姓含泪的欢呼声中,后悔莫及的百越将领们,恨不得把屈附的尸体挖出来生啖其肉——他们,悔之晚矣!

  而给予将士最大程度信任,秉持“将在外,事从权急,无须枯守君令”的秦始皇嬴政,在收到王贲解释杀俘的密信后,只淡淡说了一句,

  “此百越军譬如禽兽,朕犹以为死而有辜。”

  ...

  比起百越大军对大秦的进犯以团灭告终,一路南下反攻的秦军之征程,倒是顺利得多。

  首先,他们备有各色齐全药材,并未遭受毒虫或瘴气侵扰。

  其次,在率先攻下最近的吴越为落脚点后,接收伐树任务而骤然变成三米巨人的数十万机器人,便在设定的范围之内,开始风雨无阻地快速用电锯砍起树来。

  而它们这些样貌怪异、身姿奇高的样子,看在偷偷埋伏的越人眼中,简直不啻于天神下凡!

  更何况,来自黑科技时代的机器人,还有锋利无比的大电锯,它们就这么伸手用电锯“呜呜”响上数十声,一棵棵足有二三十米高的粗壮大树,便纷纷应声而倒,简直吓得素日彪悍的越人魂飞魄散,哪敢主动出击?

  加之,他们发现有天神襄助的秦军,并不会主动攻击残杀越人,只有主动举着石刀木棒冲上去要杀秦军的越人,才会被秦军用光亮的武器随手反杀。

  这般一来,越来越多被部落首领派出的越人,根本不敢再与秦军作对,他们假装“出兵攻敌”之时,其实都在山上摘果采叶,还借机好奇地观察着那些巨人。

  反正秦人又不杀他们,百越之地如此辽阔,秦人纵便占了,亦与他们无关,又何必凑上去送死?

  在越人“友好”的氛围下,一个接一个的地盘被秦军靠伐树占领,越人自觉不敢靠近被伐树开荒的范围,一时与秦人倒也相安无事。

  但各部落首领着急啊,那都是他们的地盘!

  正在他们绞尽脑汁,想用毒木箭暗杀秦军之时,秦军已经“热情”地用红薯收买了一大批忠诚的越人拥趸。

  这是扶苏提出的怀柔之策,大秦反攻下此地,定然是不能屠杀百越平民的,如果能用温和的方式收服这些越人,以后大秦治理这片土地,就能少了许多阻碍。

  李信与蒙武等人亦是赞同此计的,无他,这百越之地实在太穷了,到处是荒山密树,只有少许开垦出的土地。

  这里的百姓,大多靠奔跑在山间摘野果挖野菜为生。

  既然六国之民,能因陛下的仁政而甘愿当秦人,这些披头散发、只会刀耕火种的百越之民,如果因秦人的到来,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又岂会再被部落首领奴役?

  至于分给他们这点当诱饵的粮食,秦军既有运渠之粮,倒也不愁无法及时补给。

  于是,吃着一小块甜津津的烤红薯,在秦人语言官的翻译下,越人得到了秦军的承诺:只要他们从不跟秦军作对,便能得到一小块红薯;

  只要他们能为秦军带路,便能得到半个红薯;

  如果秦军能顺利占领整块百越地盘,便会为他们分地、发粮种...

  越人再蛮荒,也知晓,跟着有天神保护的秦军,就能有好吃的,以后还能一直有好吃的,而且秦军还怪温和的,全不似首领那般动辄以鞭子打他们哩!

  这般一来,百越各国各部首领,还没来得及制造出足够的毒木箭,便被兴高采烈为秦军带路的下属出卖了藏身之处,只得硬着头皮带人仓促迎战。

  秦军奉行“打到一处,收买一处民众”的政策,处处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迅速联结了越人中最贫寒的广大阶层,又以扶持的谈判态度,笼络了处于中间地位的部落首领。

  在这两批人的帮助下,秦军接连快速攻下吴越、瓯越、闽越、扬越,而面对强大的南越与西瓯各部势力,秦军将领则兵分各路,展开了以熟悉地形的越人为前锋的偷袭游击战,一路披荆斩棘往南打去。

  秦始皇二十六年春,“自会稽而至交趾七八千里”的百越诸国灭。

  正在李信准备召集部分士卒,押送百越之君返回咸阳时,却听见一名加入秦军当前锋小卒的越人,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袍,用新学来的蹩脚咸阳官话问他,

  “将军,再往南边走,还有古滇国与夜郎国,我等..不去帮他们加入大秦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耽美] [咒回同人] 肝露谷,但咒高物语【完结番外】
  2. [耽美] [银魂同人] 无良上司是呆毛夜兔【完结】
  3. [耽美] [英美娱同人] 摇滚之王【完结】
  4. [耽美] [鬼灭同人] 我在鬼杀队里养时透【完结】
  5. [耽美] [咒回同人] 转生到咒术界成为团宠【完结】
  6. [耽美] [综武侠] 搞事,搞事【完结】
  7. [耽美] [终极一班] 扒一扒我的绿茶腹黑男友【完结番外】
  8. [耽美] [火影同人] 在战国开餐厅的日子【完结】
  9. [耽美] [综漫] 和英雄恋爱吧【完结番外】
  10. [耽美] 背着主角卷生卷死【完结番外】
  11. [耽美] [HP同人] 黎明向日葵【完结】
  12. [耽美] [红楼聊斋] 废太子与末世大佬的异世之旅【完结】
  13. [耽美] [历史同人]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完结番外】
  14. [耽美] [网王同人] 攻略阔少迹部君【完结番外】
  15. [耽美] [综漫] 讨人喜欢的绘梨同学【完结番外】
  16. [耽美] [综漫] 月黑风高婶出没【完结番外】
  17. [耽美] [原神同人] 蒙德情话【完结】
  18. [耽美] [网王同人] 危!幸村拐跑了仁王他妹【完结】
  19. [耽美] [综漫] 捡到毛茸茸代餐啦【完结】
  20. [耽美] [历史同人] 开局直播秦皇汉武互飙演技【完结番外】
  21. [耽美] [综漫] 我跟酒厂真没关系【完结】
  22. [耽美] [原神同人] 身为天理代行者的我作为万人迷是否有哪里不对【完结】
  23. [耽美] [综原神] 骑兵队长想要回家【完结】
  24. [耽美] [柯南同人] 我的幼驯染不可能是琴酒【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