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一统天下,从救关羽开始> 第121章 上庸之战(下)

第121章 上庸之战(下)

乐琳、典满点头认可,此时曾树将一杆“汉”字旗插在上庸和秭归中间说道:“文鸯打下秭归,就已经被困死秭归了,他绝对回不了上庸了,我们的征南将军赵云率领王平的无当飞军转眼就到,你觉得文鸯会不会向上庸求救?”

乐琳、典满想了一下,文钦目前仍旧是先锋,若是徐晃敢不救他儿子,他绝对和徐晃拼命。说道:“我们的平寇将军徐公明一定会去救文鸯的。”

曾树道:“若是我们的士兵穿上你们这三千降兵的服装在徐晃出城之后回去,你觉得上庸丢不丢?”

二人顿时急了,若真是如此,上庸一定会丢,届时黄权就能占据上庸和邓芝赵云一起夹击徐晃和文鸳,再想想上庸到秭归的山路,他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曾树又道:“当我们把秭归拿回来,将徐公明和文鸳斩杀之后,从上庸出兵直达临沮,和我们的大将军关云长南北合击,你们的夏侯尚还有几分胜算?”

乐琳、典满此时一屁股坐在地上,曾树又说道:“二位将军均是少年英豪,当能看出,天下归刘已经是大势所趋,再挣扎也不过是平白害死士兵性命。”

乐琳、典满倔强的不肯搭话。

曾树又说道:“二位将军都是忠良之后,自幼弓马娴熟,我来时陛下有言,若是抓到二位将军,不得打骂羞辱。”

乐琳、典满道:“你家陛下怎知我名?”

曾树道:“二位将军有所不知,别说你们,就是吴魏所有的年轻将领,名字都在陛下心中,陛下给我们上课时曾说,尔等都是我汉人的精英,你们的战场应该是在草原大漠,在山的尽头、海的彼岸,不应该死在汉人的自相残杀中。”

二人听到此处说道:“我等愿降,只是希望将军能答应我们,我等终生不愿与大魏为敌。”

黄权道:“那是自然,只要你们助我拿下上庸,我就把你们送到丞相处,雍、凉北部仍有不少胡人,偶尔会来劫掠,你们可去那边立功。”

徐晃治军一向很严谨,他和文鸳的约定是自从文鸳出兵,每日都要派人报告情况,最开始的时候还能互通讯息,直到文鸳占领秭归之后,信息断了。

徐晃一连三日派出哨骑,都没了消息,徐晃开始担心起来。

文鸳更担心,占据秭归之后才发现,秭归驻扎的兵力并不多,储存的粮草前几日才被关羽调走,如今他马上就缺粮了,一连三天派出信使要求徐晃送粮,都没有回信,文鸳心急如焚。

眼看就要断粮,到时候自己这一万人马怎么办?文鸳怀疑路上应该是出了意外,这次派出仅有的五百骑兵,向上庸求援。

山路狭窄,即便是骑兵也快不起来,而且邓芝等着呢,怎么过得去。这五百骑兵被邓芝的三千步兵射成了马蜂窝,邓芝不知道的是,文鸳也派了十余名老猎户,在他埋伏骑兵之时,从山后偷偷的逃到了上庸。

徐晃得知文鸳被断了粮草,内心大急,当初文鸳打秭归,他就觉得太容易了,原来蜀汉竟然报此想法,不得不说此计高明,用最少的代价换来最大的战果,一不小心,文鸳就要全军因缺粮而崩溃了。

徐晃不能见死不救,当即点了一万五千人出了上庸,准备将邓芝剿除,恢复上庸和秭归的联系,徐晃这一走,上庸就只剩下八千老弱病残。

黄权来了,乐琳、典满带领三千蜀汉残军,倒拽了旗,返回了上庸。守门将领听说是乐琳、典满,出来验看,果真是,就打开了城门让二人进了上庸,二人进了门,三千蜀汉精锐就控制了城门,黄权随后杀到。

城里大部分官兵投降,徐晃留下的亲军四十余名逃出城去,一路向南直奔徐晃报信。

文鸯在秭归坚守半个月之后,援兵没有等到,等来了赵云和王平,粮草越来越短缺了,再不突围就得被围死在这秭归城中。

徐晃终于找到了邓芝,可是邓芝占据了地利,他根本不敢主动作战,只得远远的驻扎下队伍,然后派出一队骑兵三百人通过邓芝的埋伏区向秭归传递信息,邓芝也不敢下山追击,让这队骑兵过去了。

就在此时,徐晃突然接到消息,上庸丢了,这消息让他有些懵,上庸怎么可能丢呢?敌人哪儿来的,飞过去把上庸取了?热气球是能升空,可是上庸还有八千人呢!

徐晃突然想到,汉中,对,一定是汉中的兵马到了,可就算汉中兵马到了,上庸也不至于这么快就丢了啊?不管怎么样,上庸丢了,他徐晃得把手里的人马带出去。

就在此时,后面马蹄声阵阵,黄权来了,黄权知道诸葛亮的安排,他和邓芝的一万人单独或许不是徐晃的对手,可是前后夹击两万人打一万人,尤其是这种围歼战,别说徐晃,曹操复生也是插翅难逃。

两边是高山,中间的小道又崎岖难行,徐晃被堵在中间,当黄权堵住退路的时候,徐晃就知道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他输定了。

黄权发动攻击,徐晃大叫道:“坚持住,援兵马上就到!”魏兵知道文鸳驻扎在秭归,连忙往秭归奔去。到秭归出长江,顺江而下还能和夏侯尚在江陵汇合,后退杀回去就会暴露上庸已丢这个事实,士气转眼就散,徐晃现在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就在徐晃踌躇之时,黄权也对他发动了攻击,当蜀汉的军队从山上奔下来时,徐晃的士兵已经明白了,这是进了敌人的包围圈,士气一下就散了。

战斗开始了,不过结束的很快,有士兵在山上拿着大铁皮喇叭大喊“跪地投降不杀!”,很多士兵便放下手中的刀,跪地投降了。

徐晃宁死不降,带领亲兵数次往山上冲去,想冲上去之后逃出去,但是都被弓箭射了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徐晃中了一箭,之后就是第二箭,身边的亲兵不断的倒下,徐晃知道,挣扎下去毫无意义了,于是命令士兵放弃抵抗,投降蜀汉。

士兵投降之后,徐晃拔出佩剑就往脖子上抹去,跪下的亲兵眼疾手快,伸手握住徐晃的佩剑,鲜血汩汩而出,谁知徐晃用力过猛,将那亲兵手指削断,自刎而死!

徐晃死后,黄权本来下令厚葬的,但是被曾树拦住了,曾树道:“将军,秭归还在文鸳手中,我们带徐晃的尸体到秭归,秭归可不攻自破亦!”

黄权听了之后,觉得有理,当即命人带徐晃的尸体以及万余俘虏前往秭归城下。

文鸯看到徐晃尸体,当即投降,上庸被蜀汉拿下,秭归也重新回到蜀汉的手中。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